視頻標簽:分數的初步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安徽省 - 滁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安徽省 - 滁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比較等活動,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活動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小組合作意識。 4.數學思考: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的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
2學情分析
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學習了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了大量的立體實物,具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本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事物特征的抽象和歸納,讓學生逐步建立空間圖形的概念。通過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進一步認識和學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立體圖形。
3重點難點
重點:長方體和正方體有關概念和特征。 難點:學生空間意識和數學思維的發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
~一、情境創設、分類導入 1.大屏幕出示學生已認知的各種圖形,回顧介紹。 2.引導學生對圖形進行分類,并說出依據。 3.師揭示課題,導入新知。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新課伊始,利用學生對已認知圖形的回顧、介紹、分類的一系列活動導入新知,既凸顯了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體現了數學基本思想與方法的滲透。】
活動2【導入】二
二、動手操作、探究特征
(一)認識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三)比較長、正方體的異同
活動3【導入】三
三、多層練習,鞏固新知
1.填一填 圖一:長方體的長( )厘米,寬( )厘米,高( )厘米。 圖二: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 )體,12條棱長總和是( )厘米。 2.想一想 判斷 (1)長方體相對的面可能會有正方形。 ( ) (2) 正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不一定相等。 ( ) (3) 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3.猜一猜 猜猜身邊的學習用品 (1)一個物體長約25厘米,寬約18厘米,高約1厘米。 (2)一個物體棱長約7厘米。 (3)一個物體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5厘米。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是數學學習的基本原則。這組練習題內容豐富,具有針對性,有坡度、有深度、有趣味性。既加深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習的是有用的數學。】
活動4【導入】四
問:這節課的學習你快樂嗎?都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我認為快樂的學習是收獲的基礎。課的結尾,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收獲,這些收獲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也可以是學習方法上,或是情感態度方面等。總之,把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培養學生清晰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