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山西省 - 長治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山西省 - 長治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能掌握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在動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轉化”的數學思想。
3、通過觀察與思考,合作與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2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求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初步建立了“轉化”思想。
3
重點:運用多種方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難點:理解水升高部分的體積就是浸沒在水中的物體的體積。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觀察上面三組圖,他們的什么變了?什么不變?(形狀變了,體積不變)
活動2【活動】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出示梨、土豆、橡皮泥
導語:我們已經學會了求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現實生活中還有像梨、土豆、橡皮泥等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怎樣求他們的體積呢?
任務: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任務呈現:設法求出橡皮泥、梨的體積
(準備的輔助材料有:水、量杯、長方體玻璃杯、尺子、彩筆等)
策略:
1、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物體分別有什么特點?
2、獨立思考解決的辦法。(需要什么輔助材料?需要測量或記錄哪些數據?)
3、組內交流想法。
4、準備上臺匯報,并做演示實驗。
活動3【活動】交流展示、升華認識
1.小組代表做演示實驗,匯報成果。
實驗一:捏橡皮泥,使之變形為正方體或長方體,進一步通過測量計算出體積。
實驗二:用排水法測梨的體積。
師:根據學生的敘述適當板書:
A. 梨的體積=總體積-水的體積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上升部分水的體積
追問:你是如何理解“升高部分水的體積就是梨的體積”的呢?
2.回顧與反思。
◆ 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據?(水和物的總體積、水的體積)
◆ 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不同方法的共同點是什么?(將不規則轉化為規則物體,轉化過程中形狀發生了變化,但體積不變.)
◆ 可以利用排水方法測量乒乓球、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活動4【練習】實踐運用
1、把一個體積為460立方厘米的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里,此時溢出一部分水,你知道溢出部分的水的體積是多少嗎?
2、一個容器的底面積是78平方厘米。容器里裝滿水,并且水中沉沒著一塊石頭。取出這塊石頭后,容器里水的高度下降了2厘米。這塊石頭的體積是多少?
活動5【測試】檢測反饋
一個長方體玻璃容器,長8cm,寬8cm,蓄水深6cm,現將一塊珊瑚石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水面上升了2cm,求這塊珊瑚石的體積有多大?
活動6【作業】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出了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如果我們面對不規則物體是一個龐然大物或是細小的顆粒,又該怎樣去計算它們的體積呢?課后我們還可以討論,把你的設想告訴老師或同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