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河南省優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第39頁例題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掌握用等積變形法和排水法測量物體體積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方法的過程,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探究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并讓學生感知數學思想——轉化。 教學重點: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靈活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具體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激思導入;
1.出示魔方和魔尺,它們是什么形狀?你能求出它們的體積嗎? 2. 轉動魔尺,使之變形,現在它是什么形狀? 3. 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不規則物體?
4.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還能利用公式直接計算嗎?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二、探究發現,合作實踐;
1、測量橡皮泥的體積
(1)出示橡皮泥,誰有辦法測量出這塊橡皮泥的體積? (2)將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它的體積有沒有被改變? (3)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取出橡皮泥和記錄表(一); (4)小組合作測量并計算出橡皮泥的體積,完成記錄表; (5)學生匯報測量數據;
(6)我們看到這幾位同學的測算結果,都不相等。其實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的橡皮泥的大小幾乎是一樣的,為什么大家的結果差距這么大?你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7)在實驗中出現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只有做到認真、細致,方法得當,才能有效減少誤差; (8)出示變形的魔尺,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9)它和測量橡皮泥體積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都是把不規則物體轉化成規則物體,從而求出體積。 2、測量土豆的體積
(1) 還能用捏的方法測量土豆的體積嗎?怎么辦呢?
(2) 請學生解釋排水法,引導學生明白排水法的原理,就是把物體
的體積轉化成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只要求出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能得到物體的體積。
(3) 小組討論,實驗中需要哪些工具?怎么測量?
(4) 提供工具箱,小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教師巡視,了解
實驗情況。
(5) 小組匯報實驗結果,請小組長帶一名助手到前面演示,在演示
過程中配合動畫,使學生清晰物體體積就是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及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如何計算。
(6)小結:不管是等積變形法,還是排水法,都是利用了轉化的思想,把不規則物體轉化成規則的物體,把不能解決的問題轉化成能夠解決的問題,轉化是一種很好的數學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它。
三、解決問題、熟練方法;
1.一個容器的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容器里裝入一些水,水中沉沒一塊石頭。取出這塊石頭后,容器里水的高度下降了2厘米。這塊石頭的體積是多少?
2.把一個體積為460立方厘米的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里,此時溢出一部分水,你知道溢出部分的水的體積是多少嗎? 3.一個正方體水槽,長8cm,寬8cm,蓄水深6cm,現將一塊珊瑚石完全放入水中,此時水面高度為7cm,求這塊珊瑚石的體積?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的方法適合所有的不規則物體嗎?
2.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希望同學們勤于思考、大膽實踐,在數學學習中,感受探究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