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重慶市 - 涪陵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重慶市 - 涪陵區
《不規則物體體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二)經歷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方法的過程,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過程。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
三、教學準備:水槽、量杯、水、土豆、墨水瓶、橡皮泥。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經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關于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會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嗎?指名學生說說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教師總結板書體積公式。說明長方體和正方體是規則物體。
(二)探究合作求體積
1、發現不規則物體的特點,明確任務。
出示橡皮泥、土豆等物體,讓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特點,說明它們叫做不規則物體。明確今天的任務就是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并出示課件)
2、測量橡皮泥的體積
教師:橡皮泥的體積你會測量嗎?互相說說打算怎么測量?然后讓學生匯報并小結:橡皮泥容易變形,我們可以把橡皮泥壓制成規則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再測量長、寬、高從而計算出橡皮泥的體積。在這個過程中,什么變了?(形狀)什么不變?(體積)。因此叫做等積變形。
3.測量土豆的體積
(1)明確任務,思考方案。土豆的體積可以怎樣測量呢? 讓學生說出可以把梨放到裝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梨的體積。教師介紹這種方法可以稱為“排水法”。說明排水法的操作主要步驟和注意事項。
(2)小組合作,操作實踐。
學生分組操作,并把測量數據填寫在記錄單里。
請小組代表上臺重點介紹排水法測量土豆的體積,一個同學匯報,組內同伴演示實驗過程。
教師適時板書:V物體=V上升部分水。教師:想一想,遇到下面這兩種情況,你還能計算出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嗎?
④.再次實驗,深化認識。
實驗一:請同學將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觀察量杯中的水位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結論。V物體=V下降部分水;
實驗二:把墨水瓶放入裝滿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完善結論。V物體=V溢出部分水。
教師:我們現在懂得了利用轉化思想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誰來說一說,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據?可以利用剛才的方法測出乒乓球、核桃和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在這個過程中,什么變了?(形狀)什么不變?(體積)。所以仍然是等積變形(代替)。
4、如果沒有量杯,該如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呢?引導學生利用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完成求珊瑚石體積的計算,看看使用了哪一個結論。
(三)鞏固練習
1、基礎練習:利用V物體=V上升部分水,解決求西紅柿體積的問題。
2、專題練習:利用三個結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拓展練習:求上升部分水的高的題目 (四)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