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人民幣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認識人民幣簡單的解決問題-天津市 - 和平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人民幣簡單的解決問題-天津市 - 和平區
認識人民幣解決問題
韓爽
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58頁內容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運用人民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優化策略
2、過程與方法:經歷商品買賣的過程,體會人民幣在社會活動,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有序思維及思維的廣度和靈活性,進一步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的樂趣和用數學的情感,培養愛家鄉及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優化策略。 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民幣學具 五、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思維非常具體,形象,善于機械記憶,不考慮事物的意義而死記硬背。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地讓同桌合作學習和交流,初步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 六、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學會了人民幣的計算,今天這
2
節課就一起用人民幣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一) 復習導入
師:今天來了幾位大家熟悉的好朋友,大家看是誰? (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
他們要帶我們一起去購物大家高興嗎?
師:我們來到了羊村的購物街,大家看這是什么柜臺?(玩具柜臺)誰來介紹一下這些商品的價格?
8元5角 10元 9元 師:如果讓你選擇兩樣玩具你會選擇哪兩樣,一共需要多少錢? 生:8元5角+10元=18元5角,共花了18元5角。
8元5角+9元=17元5角,共花了17元5角。 8元+9元=17元,共花了17元。
小結:剛才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當我們求一共需要多少錢時要用加法計算。
(二) 主題圖:(出示主題圖)
1、理解“正好”的含義。
3
師:這次我們來到了雜志柜臺,你看到了哪些雜志?說一說它們的價格?
師:這回懶羊羊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課件出示題目)誰來讀一讀這道題。
生:用13元錢正好買下面哪兩種雜志。(誰能再大聲讀一遍題) 師:你們知道應該選哪兩本嗎?
生:《我是小學生》和《卡通世界》或《畫報》和《連環畫》。 師:喜洋洋說選《畫報》和《卡通世界》可不可以?為什么? 生:不可以,因為6元+8元=14元,比13元多? 師:比13元多可不可以,為什么? 生:題目中要求正好是13元? 師:正好是什么意思?
生:正好就是不能多也不能少。(反復說兩至三遍) 小結:正好就是不能多也不能少。 2、解決策略1:試一試,調一調
師:你們能不能幫喜洋洋把其中一本雜志換掉,使得兩本雜志正好是13元?
方案一:可以把6元一本的《畫報》換成5元一本的《我是小學生》。5元+8元=13元
方案二:可以把8元一本的《卡通世界》換成7元一本的《連環畫》。6元+7元=13元
師:因為喜洋洋選的兩本雜志比13元多,我們要把其中一本換便宜。(有學生反復模仿練習敘述)
4
師:再來看看美羊羊是怎么選的(選擇5元的《我是小學生》和7元的《連環畫》),行不行?為什么?12元為什么不行?
師:結果比13元少,有什么辦法能調成13元?小組之間說一說。 方案一:可以把5元一本的《我是小學生》換成元6元一本的《畫報》。6元+7元=13元
方案二:可以把7元一本的《連環畫》換成8元一本的《卡通世界》。5元+8元=13元(學生白板操作)
師:真棒! 這次我們是把其中一本價格換多了,為什么? 生:比13元少了。把其中一本調貴一些。(反復敘述)
小結: 解決用13元正好買哪兩種雜志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先隨便選兩本,如果價錢大于13元,就應將其中一本換便宜些,如果價錢小于13元,就應將其中一本換貴一些。這種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解決策略2:選一選,搭一搭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解決用13元正好買哪兩種雜志這個問題?
這時懶羊羊也想到了一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他說先選一本和其他的三本都去試一試,然后看看哪兩本符合條件。懶洋洋的方法第一步是什么?
生:先選一本。 師:第二步是什么? 生:和其他的幾本試一試。
師:誰能像懶洋洋一樣幫我們試一遍?誰能再挑一本,試一遍? 師:這樣試有點亂,誰能夠有順序的試出來?
小結:剛才懶羊羊的方法就是先選定一本,然后和其他的每一本去試的。 師:剛才我們用了多種方法解答了懶羊羊的問題,最后選定的是哪兩本?
5
課件演示結果
師:誰能用一個算式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
板書: 6元+7元=13元,5元+8元=13元。(同時出示答話) (四)鞏固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下面繼續我們的購物游戲,看看我們又到哪里了?(雜貨柜臺)
師:誰能幫我們說一說都有哪些商品和他們的價格? 師:誰能幫我們讀一讀題目?
師:喜洋洋說可以買6元的掛鉤和7元的小汽車,對嗎? 生:不對,6+7=13元,比16元少了。 師:誰能用剛才學的方法幫我們調一調呢?
生:把6元的掛鉤換成9元的《童話選集》,7+9=16元。(學生白板連線) 師:我們這次來到了體育用品柜臺,哪位同學當一下小導購員幫我們說說都有什么商品和他的價格。 2、
6
師:老師想買7元的跳繩,又想把10元錢都花掉,還可以買哪一樣? 生:3元的羽毛球。
師:那除了這兩樣10元錢還正好可以買哪兩樣呢? 生:8元的呼啦圈和2元的乒乓球。 (三) 實踐應用: 游戲:買東西
師:大家學習的非常認真,快到六一兒童節了,喜洋洋他們為福利院的小朋友舉行了愛心義賣活動,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師: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商品呢?
師:喜羊羊這時問:我有15元錢,但是坐車花去4元,那我能用剩下的錢正好買哪兩樣?大家用卡片擺一擺選出合適的兩樣物品(一組展示,其他組舉卡片匯報)
師:美羊羊又提出一個問題:誰能用10元錢正好買三樣東西,同學們用卡片擺一擺。請學生匯報你是怎么選的?
師:懶洋洋問20元錢最多可以買幾樣?小組之間擺出你認為最多的物品。(提問都有幾樣,找最多的組匯報,指出從價格低的選起。) (五)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1、正好 2、調換 3、搭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