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人民幣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5.認識人民幣-河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5.認識人民幣-河北省 - 保定
認識人民幣課前小活動
1.和爸爸媽媽讀一讀,認一認。(把認漢字放到課前) 壹 貳 伍 拾 佰
2.到超市中找一支鉛筆多少錢,一瓶水多少錢,并在家長幫助下自己向售貨員阿姨付款。
3.找一找中國的貨幣有哪些?你知道外國貨幣是什么樣子嗎?
認識人民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2頁例1和例2及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它們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通過經歷探索進率的的學習過程,知道進率是10的由來,滲透有序思想。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養成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重點:通過擺一擺等活動經歷人民幣單位間進率的探索過程。
難點:能夠進行簡單地人民幣兌換,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 由主題圖引入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發現。
師: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錢,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還會用到錢呢? 錢有什么作用呢?(體會錢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零用錢,不要亂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2.簡單介紹貨幣發展史。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的方法。
通過課前10分鐘的小調查, 激起學生對人民幣的興趣,由家長協助認識繁體字,了解相關知識。
出示第五套人民幣,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共同得到識別方法方法,可以看漢字、數字、顏色、圖案來識別 。(注意描述的準確與簡潔性用第幾行第幾列說)(用放大鏡功能突出數字漢字等細節) 3、分類。
引導學生把雜亂的人民幣按照一定標準分類,同桌說一說想法。(注意分類標準)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按質地分紙幣(展示紙幣)和(金屬做的叫展示硬幣)硬幣。
按單位分 元的一類 角的一類 分的一類。 預設 按年份分類,按數字分類等等。
強調:像這樣將人民幣分為元角分三類,這是按照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同一種面值的紙幣和硬幣是等值的,如1元紙幣和1元硬幣是相等的,5角硬幣和紙幣是相等的。 3、認識進率。
(1)認識元和角之間的進率。
通過換錢游戲知道1元=10角。
① 用1角人民幣幣來換老師手中的5角硬幣,你可以怎樣換?學生擺學具。匯報后一生前面白板演示,生共同數一數。(克隆技術) ② 再用1角的和老師換1元錢?要怎樣換?擺學具,一生前面演示(克隆)生共同數一數(體會10的由來),經歷10的由來。 ③ 還是換老師的1元,請你用任意的角幣來換,可以怎樣換?生擺學具,教師拍照,大屏幕共享不同擺法。(手機拍照多屏共享) 鼓勵方法的多樣化,小結:不管用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來換,換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間的進率。
猜測1角=10分,然后用換錢游戲驗證。
擺一擺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引導有多種想法的學生可以畫一畫或者寫一寫來記錄(比如學生出現畫簡化圖一個圓里面寫上1角=5分+5分 最好出現等式的1角=5分 +2分 +2分 +1分體會數學的簡潔性)。教師拍照共享不同情況,再用投影展示會記錄的學生,對比哪個更便捷。
(注重每次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每次活動要求要明確,小組長拿出對應物品,輕輕放到桌子上,共同活動,放回去的時候指導著按照一定方法(類別)放回,如先放回元做單位的人民幣再放回角做單位的人民幣,最后放回分做單位的。)
(3)及時反饋:
做一做1題,獨立完成回答。掌握先寫元再寫角后寫分的順序。板書(有順序。)
做一做2題。選擇3個題說明理由。 三 拓展練習
擺錢活動。3元1角和4元6角。生到前面擺,共同評價。共同得到先擺大單位再擺小單位,滲透有序思想。(克隆功能)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人民幣,知道了人們不但為有元角分,其中元是最常用的貨幣單位,還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根據這些關系,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可以在等值的前提下進行兌換,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商品價格(圖片)32元、64元、216元,引出下節課內容大面額人民幣。
四:布置作業:課下去超市找一找價格大一些的商品,并記錄下來,和爸爸媽媽一起擺一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