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數的性質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小數的性質》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眼小數的認識
《小數的性質》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翼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75、76頁的內容:小數的性質 【學情分析】
小數的性質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為后面的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四則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對于整數的知識已經有了較多的了解,對于整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會引起整數大小的變化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小數的性質卻與整數不一樣,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知道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體驗 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難點:小數基本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彩筆、探究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發過微信紅包嗎?小黃人昨天想發一個紅包,可是在發紅包的過程中有一個疑惑,為什么我輸入的是0.3元,屏幕上顯示的卻是0.30元?這是為什么呢?
生: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3角=30分,0.3元就是0.30元。
2
師:0.3元末尾添上0大小不變,其他小數會這樣嗎?這里面含著什么數學知識呢?這節課我們就讓我們從《小數的性質》里尋找答案。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達到知識的遷移。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一)探索5分米、50厘米和500毫米。
1、引趣。先在黑板上寫三個“5”,提問:這三個5相等嗎?學生回答相等后用等號連接。接著在第二個5后面添寫一個0,成50;在第三個5后面添寫上兩個0,成500,提問5、50、5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不能像剛才一樣在后面添上一個單位使這三個數相等? 生:不相等。
師:引導學生填上相應的單位,板書: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活動一:
1、把5分米、50厘米和500毫米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師: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10
5
米)?改寫成小數是多少米?(0.l米)50厘米呢?500毫米呢?請大家拿出探究單,完成活動一。結合學生回答,應寫為: 5分米是
10
5
米,就是0.5米。 50厘米是
100
50
米,就是0.50米。 500毫米是
1000
500
米,就是0.500米。 師:5分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
10
5
米,也是0.5米。 2、既然5分米=50厘米=500毫米,那么改寫后的數有怎樣的關系?
因為實際的長度沒有變化,5分米=50厘米=500毫米,所以0.5米=0.50米=0.500米。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思考5、50、500怎樣才能相等,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分別添上長度單位“分米、厘米、毫米”后,讓學生把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借助分數轉化成小數,復習了小數的意義,既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
3
的意識。
3、初步觀察,感知性質
接著教師指著“0.5米=0.50米=0.500米"這個等式,觀察這三個小數0.5、0.50、0.500有什么發現?(小數的位數不同,但在0.5米的末尾添上一個0或兩個0,實際長度不變)。
師:在0.5的末尾加上一個0或加上兩個0,小數的大小沒有改變,那其他的小數有沒有這樣的性質?我們來驗證一下。 活動二:動手實踐,驗證猜想。 1、畫一畫,比大小。
師:請大家想一組這樣相等的小數,你想好了嗎?你想的相等的小數是? 生:0.3=0.30,0.7=0.70
師:拿出老師提供的活動二,上面有一些大家熟悉的線段圖,方格圖等,在活動二中任選兩道,把你想的那個小數在上面表示出來,驗證你想的這組小數為什么相等。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現在可以用你的彩色筆在上米表示出來。
生:第一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我取了2份,就是0.2,第二條線段平均分成100份,我取了20份,就是0.20.因為畫的這兩條線段長度相等,所以0.2=0.20。 師:所以你驗證的這組相等的小數是0.2=0.20.
找四位學生分別評價,將學生找的小數板演展示出來。 師:想這樣的等式還能寫嗎?(能)
你能寫一組像這樣但是大于1的等式嗎?1.2=1.20 像這樣的等式可以寫多少個?無數個
后面只能添一個0或是兩個0,數的大小才不變嗎?(不是,可以添無數個)
4
2、觀察思考,提出共性
師:觀察黑板上這幾組小數,發現什么規律,標出箭頭“→”,補充板書:添上0。再右向左觀察,補充板書:去掉0。并用自己的話總結發現的規律即小數的性質。接著板書: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讓學生齊讀一遍。
師:你覺得在句話里,那個詞最重要?重點提醒“小數的末尾”。那如果改成小數點的后面可以嗎?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從單一的特性到其他小數的共性,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通過畫線段圖、方格圖和數計數單位等4種方法驗證小數的性質,讓學生能更直觀觀察、掌握規律,全面概括出小數的性質。
活動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接下來請大家拿出探究單,在活動三下面的空白處,請聽要求: 1、請你寫一個含有0的小數。(這個小數的0不能去掉) 2、寫一個還有0的小數。(0可以去掉) 請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一階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過程。自己寫小數,抓住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數中哪些0去掉是對的,哪些0去掉是錯的?去掉“0”后,小數的大小怎么變化?這些問題,有利于學生動腦思考,對小數的性質加深理解。 三、提高能力,運用性質
師:根據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這叫做小數的化簡。 (一)、化簡
師:化簡0.60和203.0500兩個小數。分別找兩個學生來回答。并重復理由,也就是小數的性質。
0.60 = 203.0500 = 提醒學生,“化簡”體現出數學的簡潔美。 (二)、改寫
師:學習小數的性質除了可以化簡,我們還可以不改變小數的大小來改數。
5
1、把下面的分數改寫成小數。
1007= 1000
19= 2、把小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 0.03= 0.05=
師: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是化簡還是改寫我們都沒有改變數的大小。 師:這個節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 生:小數的性質
師:有何用處?利用小數的性質除了可以幫助我們“化簡和改寫”小數外,以后小數加減法,四則運算也會用到。 四、質疑再探,運用拓展
師:接下來我們進人沖關大比拼,一共三關 第一關、找茬我最棒
(1)“小數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2)“0.3和0.30的大小相同,計數單位也相同”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第二關、形狀比比看
( ) ( )
第三關、我是全能王(課本76頁)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讓學生對新知識的各種誤解進行辨析、判斷,使得所學知識真正轉化為能力。沖關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結合數位順序表,對小數的性質,規律再理解
師:今天大家學習了小數的性質,知道了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那么整數有類似的性質嗎?在整數的末尾添上0可以嗎?
6
生1:在整數的末尾添上“0”,原本在個位上的數要提前到十位或百位上,整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師:5末尾添上0之后,十分位上的5在數位順序表中有什么變化?
生2: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原本在十分位上的數字還在十分位上,小數的大小沒有發生了變化。
師:在小數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影響小數的大小,因為這些0不會改變計數單位的個數。而整數不具有這樣的性質,整數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會改變各個數字所在的數位,計數單位發生了改變,數的大小也就變了。
【設計意圖】順位順序表有助于學生對小數的性質進行深入的思考,是通過十進制計數法來連接和解釋的。這樣既建立了知識間的聯系,又對小數的本質有了更深入的剖析,有助于學生理解小數并不是分數的附庸,它是整數計數方式的拓寬、延伸。 六、全課小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生: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學了小數的性質后,你能想出別的辦法,使5、50、500相等嗎?看誰最簡便。答案是在50、500的5后面點上小數點即5=5.0=5.00。
【設計意圖】這樣既前后照應,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效果更好。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應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主要突出教學重、難點,所以這樣設計了本課的板書:
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添上“0”
0.3元 = 0.30元 0.3=0.30
5分米 = 50厘米 = 500毫米 0.5=0.50=0.500 0.5米 = 0.50米 = 0.500厘米 0.7=0.70
0.1=0.10=0.100 去掉“0”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