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數的性質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性質-吉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性質-吉林省
小數的性質教學設計
課 題 小數的性質
【教學內容】四年級下冊教材38頁—39頁
【教材分析】小數的性質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2小節“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的內容。本課為這一小節第1課時,教學P38-39頁例1-例4,是在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
【教學目標】
1. 理解掌握小數的性質,認識小數性質的知識本質,會利用小數的性質化簡小數和將小數改寫成指定計數單位的小數。 2.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經歷探索發現小數性質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科學驗證的數學方法。
3.感受數學的科學嚴謹。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理解小數的性質的知識本質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紙條、數位表、方格紙、課件 【教學過程】(含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超市里逛一逛。出示超市圖片認識商品標價。 2.幫助小紅解決買東西時遇到的難題,結合生活經驗直觀感知2.5元=2.50元,8元=8.00元。
(設計意圖:在課堂中展示商品價格的標簽和為小紅解決買東西時遇到的難題,這樣既使學生體會到小數的性質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更有利于學習小數的化簡與改寫,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意識,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小數的性質
(1)提出學習要求: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比較出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比較方法。
(3)全班匯報,交流比較結果和比較方法。教師肯定比較結果并且把比較結果板書到黑板。
教師課件演示,學生弄懂0.1m=0.10m=0.100m的原因。 2.認真觀察,發現規律。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師的板書,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中,教師一步步引導,并且相機板書。
(2)引導學生結合板書把我們剛才的發現說完整。初步體會小數的性質。
3.提出質疑,動手驗證。
(1)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存在這樣的規律呢,在提問的過程中發現意見分歧,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任意寫一組這樣的小數,可以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涂色紙、數位表,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其它方法來驗證。
(2)學生驗證,教師巡視,發現不同的比較方法。 (3)交流不同的比較方法。在交流中一步步引導學生脫離具體量感知小數的性質,并且利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
4.結合“用數位表驗證”的同學的方法,遷移體會小數的性
質的知識本質。
(1)剛才老師看到這位同學是用數位順序表來驗證的,請這位同學來說一說。
(2)還有誰也用了這樣的方法,再來說說。
(3)同學們,他們的方法給我們揭開了一個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嗎?(預設學生的驗證小數是3.5和3.50)3.5的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5在十分位上,表示5個十分之一,在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小數就變成了3.50,但是3還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5還在十分位上,表示5個十分之一,所以這兩個小數相等。你還能
寫出與3.5相等的小數嗎?(如3.500、3.5000……)
(2)教師將學生說的數寫在數位表中投影,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3.5的末尾在不斷添0的過程中,什么跟著不斷的變化,什么沒有變化?在學生明確計數單位發生了變化,但小數的大小不變時,教師追問,小數的大小為什么不變,讓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
(3)教師總結。小數的末尾添上0和去掉0的過程中,改變的只是小數的計數單位,而小數中每個數字所在的數位并沒有改變,所以大小不變。
5.肯定發現,板書課題
(1)同學們,我們經歷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探索,終于證明是我們的發現是完全正確的,這條規律叫做小數的性質。
(2)結合具體例題,明確性質中“小數”“末尾”兩個詞不能忽視。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操作實踐,并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態演示,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討論,自己獲得知識,鍛煉自己的分析、推導和概括能力。把概念的關鍵屬性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相聯系,并在驗證的環節里,引導學生發現小數的性質的知識本質來加深對小數的性質的理解。)
三、應用性質,改寫小數
(1)學習例3,先理解“化簡小數”的含義,在化簡,最后總結化簡的方法。
(2)改寫小數,先明確要求,再改寫。
(使學生體會到小數的性質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了學生學習數
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數學的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