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例的意義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課例-天津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課例設計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節概念課,但我并不是對知識簡單的復述,而是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展現學生“活生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從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出意義和性質,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和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內容】
人教版十二冊40頁、41頁“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比的知識和除法、分數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第四個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節課,主要屬于概念教學,是為以后解比例,講解正、反比例做準備的。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初步接觸函數的思想,而且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 知道比和比例的區別。
2、教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目標:學會用比例的意義或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 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究全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通過對課本主題圖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護國旗、尊重國旗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難點: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和應用意義和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遷移,引入新課
1、師:我們已經學習過了有關比的一些知識,現在請你回憶一下,關于比你都有哪些了解呢?(學生可能說出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的基本性質和比值等。)
2、小結后運用多媒體出示情境圖,問題:
(1)我們先來欣賞一些圖片,看了這些圖片,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2)“你們知道下面四幅圖是什么時候的場景嗎?(廣場上、學校里、教室里、外事交流等)
(3)這四幅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學生可能回答四幅圖都有國旗)那么你們知道每一幅圖中國旗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學生可能回答:不知道。接著教師分別出示各面國旗的長和寬。)
長5m,寬10/3m 長2.4m,寬1.6m 長60cm,寬40cm 長15cm ,寬10cm
3、師結合國旗圖片對學生進行尊重和愛護國旗教育。同學們可以算一算這四幅國旗的長、寬之比,并求出比值。(表格)
5 :15 :1060 :402.4 :1.6比值
國旗長和寬的比3
10
2323232
3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出示有關國旗的四幅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圖的內容,并找找圖中共有的東西。接著出示四面國旗的長和寬的具體數據,然后讓學生去思考,猜測。為探究比例的意義找準方向。 二、自主探究,明確思路 (一)、比例的意義。 1、探索共性,揭示意義。
(1)觀察這四組數據,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可能回答比值都是相等的) (2)看四組數據,能否從中選出兩個比組成等式呢? (3)學生匯報并板書:
2.4∶1.6=60∶40
2.4∶1.6= 15:10 2.4∶1.6=5:10/3
60:40=15:10
60∶40= 5:10/3 15:10 =5:10/3
(4)師: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出示)這就是比例的意義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出示課題的一部分: 比例的意義) (5)引導學生再次理解意義:教師寫出一個比,請學生想出一個比,配成比例。
強調指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是看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研究四面國旗長和寬的比,求出比值,把學生的計算結果出示在屏幕上(四面國旗都有)接著請學生仔細觀察計算結果發現了什么,發現他們的比值都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的關系,從而引出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揭示了比例的意義后及時進行配比例的練習,以加深對比例意義的認識。 (二)生活中比例的應用 人體中的比例:
據研究,大多數人的臂展與身高的比是1:1
出示老師的臂展與身高,科比的臂展與身高數據,學生判斷能否組成比例。 【設計意圖】 比例和我們的生活聯系非常的密切。因此,在認識比例后,并不急于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而是通過生活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例子,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比例的意義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心中。
(三)比例的基本性質
1、組織看書,自學,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知道比中兩個數分別叫前項和后項。今天我們學習的比例中的四個數也有自己的名字,你們知道它們分別叫什么嗎?現在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41頁,自學課本內容。
(1)小組上講臺匯報相關知識。
(2)比例中各部分名稱,內項和外項分別是誰?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你能找出它的內項和外項嗎?
【設計意圖】教學比例的各部分名稱。這部分的教學,采用了閱讀自學法。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由“學會”變“會學”,這里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活動探究,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比例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那么比例里還藏著什么奧秘呢? 比例中,還有一個有趣的規律,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1)學生匯報。(生可能說出內項積等于外項積) (2)小結后強調出示: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出示課題的另一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質
(4)引導學生找出分數形式的比例的內項之積和外項之積。并強調:交叉相乘。 師:我們學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后,你有幾種方法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兩種)
應用比例的意義或者基本性質,判斷下面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設計意圖】 鑒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與比例的基本性質聯系較為密切,因此將這兩個知識點放在一起學習。學生在認識了比的內項和外項后,通過觀察、交流發現內外項之間的聯系水到渠成,學生歸納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然后探討寫分數形式,歸納“交叉相乘”積相等。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師:學到現在,咱們這節課已經認識了比例的意義,還學習了比例的基本性質。 下面我要檢驗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了,你敢接受挑戰嗎?
1、練習一:選擇合適的方法判斷下面的比例是否成立(應用比例的意義或者基本性質判斷)
6 :10 = 3 :5 ( ) 20 :5 = 1 :4 ( ) 1/2 : 1/3 = 6 :4 ( ) 6 : 2 = 2.4 : 0.8 ( ) 2、練習二: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1.5 : 3 = ( ) : 4
( ) : 2 = 5 : 2.5
( ) =
3、練習三:知識拓展
用下面的四個數組成比例,比一比誰寫得又對又多? 2、3、4、6
【設計意圖】本課三個練習題分別代表三個層次,且各有側重。
練習一和練習二,可以根據比例的意義,也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是針對意義和性質的基本練習,定位于選擇合適的方法判斷比例是否成立。練習三,用四個數組比例,學生在組的過程中沒有方法和順序,那么,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去引導學生發現方法,總結規律,這個練習是鞏固比例的基本性質,意圖是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有學生可能只能寫出一個,而有學生可能寫出4個,還有學生可能寫出8個。 四、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師:咱們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回想一下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或者有什么啟發嗎? 師:咱們一開始是研究國旗長和寬的比,那么比和我們今天學的比例有什么區別或者有什么聯系嗎?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讓學生對本節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并能把握住重難點,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五、板書設計:
比例的意義和 基本性質
2.4∶1.6=60∶40 2.4:1.6=60:40 2.4∶1.6= 15:10 1:2=10:20 2.4∶1.6=5:10/3 6:3=12:6
60:40=15:10 10 : 5 = 20 : 10
60∶40= 5:10/3 外項 內項 內項 外項 15:10 =5:10/3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明了的數學式子反應出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