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24時計時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24時計時法》山西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82~83頁
直觀模型
時間尺
教學目標
1.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借助“時間尺”,理解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并能熟練轉換。
3.建立時間觀念,增強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24時計時法,理解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兩種計時法的轉換。
教學資源 云平臺、微課、課件、時間尺、時刻粘貼條若干、小組活動材料若干
教學實施過程
教學環節
分解目標
問題導航
設計意圖
前置性學習 確定教學起點
1.了解小紅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2.知道24時計時法。 1.小紅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
2.從晚上12時到中午2時,經過了幾小時? 3.從中午12時到晚上12時,經過了幾小時? 4.一天中時針轉幾圈?
借助云平臺,使學生在觀看視頻、完成前置性作業的過程中形成點狀
的認知結構。
數形結合 建立對應關系
1.了解24時計時法
是怎樣表示的。 2.能正確區分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1.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3個12所表示的時刻一樣嗎? 3.觀察這兩種計時法,你發現了什么?
借助“時間尺”,將一天經過的時間展開,將抽象
的、不斷流逝的時間與直觀的示意圖建立起聯系,將“時刻”與示意圖上的點建立聯系,
將抽象的時間轉化為能夠具體感知的“量”。
教學環節
分解目標
問題導航
設計意圖 時刻轉換 建構轉換模式
1.掌握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轉換方法。
2.體驗24時計時法的優越性。
1.下午3時是什么計時法?為什么在第2圈?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
2.12時計時法怎樣變24時
計時法? 3.17時用12時計時法表示,
只說5時可以嗎?為什么? 4.24計時法怎樣變12時計時法?
5.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哪種更好?為什么?
以整時為引子,通過下午3時與凌晨3時的比較,明確時刻在時間尺上的位置,感悟12時計時法變24時計時法的方法,類推出24時計時法變12時計時法的方法。
遷移類推 解決實際問題
1.熟練進行兩種計時法的轉換。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任選時刻先判斷是什么計時法,再轉換成另一種計時法。
2.將實驗小學的夏季作息時間表改成24時計時法。
脫離“時間尺”,由整時拓展到幾
時幾分,由文字表
示法延伸到電子
表表示法,讓學生
在體驗時刻表征多元化的同時,掌握轉換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嫁接生活 進行惜時教育 增強珍惜時間、合理
安排時間的意識。
1.昨天和今天、今天和明天
相接的時刻是幾時?表示什么?
2.這首《明日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回歸生活,整合課程,教育學生珍惜
時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