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24時計時法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24時計時法-福建省 - 三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計時法的感性經驗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充分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為學生今后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鐘表,初步認識了時間的表示方法,并且學習了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24時計時法,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部分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要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臺。要用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來了解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鐘面上時針的轉動,使學生認識1天(日)=24時,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
2.借助時間軸,直觀地呈現時針一天走過的時間,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交流中掌握1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特征,發現兩種計時法互相轉化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會進行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并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體驗24時計時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 4.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理解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會進行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
【教學準備】課件、每生一份學習單:正面鐘面圖,背面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猜謎:三匹駿馬不停蹄,日日夜夜轉圓圈,有的快來有的慢,提醒人們爭朝夕。
2.說一說:(課件出示一個3時的鐘面)這個時刻,你可能在做什么呢? 問:這是幾時?這個時刻你可能在做什么?都是3時為什么他們做的事這么不同?我們是怎樣來區分這兩個不同的時刻呢?
小結:對,一個就說成凌晨3時(板貼),一個說成下午3時(板貼),前面加上了一些時間詞的說明。這種記時方法我們把它叫做普通記時法(板貼:普通記時法)。用普通記時法記時,要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時間詞,比如上午9時(板貼)、晚上8時(板貼)等。
3.揭示課題
師:生活中,除了普通計時法,你還見過其他計時法嗎? 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采用24時計時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這個時刻,你可能在做什么呢?”這一生活情境,引出兩種不同的記時方法,讓學生在幽默輕松的氛圍中開始了一課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動態觀察,體會一天24小時的周期變化。
(1)課件演示:從午夜12時到中午12時,時針邊轉動邊在鐘面上留下一圈紅色。
(2)課件演示:從中午12時再到午夜12時,時針邊轉動邊在鐘面上留下一圈藍色。
【設計意圖】多媒體動畫設計讓學生直觀地整體感受到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
2.借助時間軸,直觀認識24時計時法。
師:經過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轉了幾圈?一天有幾小時?
(1)課件演示把鐘面上兩圈拉直,變成時間軸,介紹24時計時法。 (2)在鐘面上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中午12時以后的時間。 ①問:按照24時計時法下午1時是幾時?怎么知道的? ②同桌合作:在鐘面上表示其他中午12時以后的時間。 ③學生匯報。
④小結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中午12時以前的直接用1-12表示,中午12時以后的要加上12。
【設計意圖】借助時間軸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24時計時法。 3. 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相互轉化
(1)觀察并思考:兩種計時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2)同桌交流后匯報。
(3)探討普通計時法轉化為24計時法的方法
試著把板貼的4個普通計時法時間轉化為24時計時法:凌晨3時、上午9時、下午3時、晚上8時。
小結方法:中午12時前的直接去掉時間詞,中午12時以后的去掉時間詞,再加12。
(4)如何把24時計時法轉化為普通計時法?
請把這幾個時刻用普通計時法表示:6:00、17:00、23:00。
小結方法:中午12時前的直接添上時間詞,中午12時以后的添上時間詞,再減12。
4、小結:關于24時計時法,你學會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理解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會進行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
三、鞏固應用,解決生活問題。
1. 小紅的作息時間表不小心擦去了幾處,你能幫忙填上嗎?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起床 早上6:30 6:30 上學
早上7:30放學 中午11:30 午飯 12:20 上學 下午1:30 放學 16:30 做作業 下午5:00 17:00 晚飯
晚上7:00
【設計意圖】在學生發現兩種計時法互相轉化的規律基礎上,設計幫忙填寫作息時間表的練習,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鞏固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
2.下午4時,爸爸開車走了公交車道,他違反交通規則了嗎?
【設計意圖】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 24時也叫0時,難道一天中有兩個0時嗎?
【設計意圖】借助時間軸,溝通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間的關系。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2.最后送給大家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希望咱們同學能夠一起共勉,做一個會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的人。
五、布置家庭作業
1.第83頁做一做第1、2題。
2.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六、板書設計:
24時計時法(1日=24時)
(去)
凌晨3時 3時
(添)
上午9時 9時 (去,+12)
下午3時 15時 (添,-12)
晚上8時 20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