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筆算乘法,不進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第二部分第一課時《筆算乘法(不進位)》廣西 - 南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第二部分第一課時《筆算乘法(不進位)》廣西 - 南寧
教學目標評論
1.知識目標: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究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感受方法之間的聯系。
3.情感目標:初步形成數學表達的意識和良好的計算習慣,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2學情分析評論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筆算乘法”中的第一課時,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乘法和多位數乘多位數的重要基礎。學生在此前的學習中已掌握了筆算加減法、表內乘法、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等知識技能,具備了一定的運算能力。但由于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筆算乘法,且筆算乘法與筆算加減法有較大的差異,學生對多位數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及運算法則規定的合理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情感目標:初步形成數學表達的意識和良好的計算習慣,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3重點難點評論
【教學重點】 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復習舊知,為遷移準備評論
1.開火車口算
8×7=
20×4=
30×3=
6×9=
40×3=
70×4=
2.呈現情境,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例1主題圖題:課外小組的同學正在進行繪畫比賽,我們去看看吧。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指名回答后:求三盒水彩筆多少支,會列式解答嗎?
指名回答,師板書:12×3=36(支)
活動2【活動】二、探究算法,理解算理評論
1.借助舊知,初步悟理
(1)提出問題:12×3大家都認為等于36。但是計算只知道結果還不行,我們還要以理服人。請你在作業本上用畫圖或者列算式的方法驗證我們的結果是正確、有道理的。
(2)學生嘗試,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方法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預設:
方法一:借助加法驗證結果
12+12+12=36
小結:他是把12×3轉化成連加來驗證。
方法二:利用畫(小棒)圖驗證結果
小結:畫圖的方法讓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12可以分成10和2,3個2根是6根,3個10根是30根,合起來就是36根。
方法三:用口算驗證結果
10×3=30 2×3=6 30+6=36
小結:看出來了嗎?他也是把12分成10和2兩部分來計算的,結果也是36,真棒!
2. 設置任務,探究筆算
師:剛才還有幾位同學是用豎式計算來驗證12×3的呢?你們想不想也用豎式來試一試?
提出要求:請把你們計算12×3的思考過程用豎式表示出來。
學生自主探究,師適時板書學生不同的豎式表達式。
3.溝通聯系,析理說法
(1)請學生介紹豎式二:你是怎么算的?
溝通筆算與小棒直觀圖及口算方法的聯系:
他先算2×3,這一步在畫圖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嗎?
指名學生在畫圖和口算的方法中圈出來,提問:這一步表示求?(3個2)
他再算10×3,畫圖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嗎?圈一圈。表示求?(3個10)
最后算6+30=36,畫圖和口算的方法中有嗎?圈一圈。
小結:由此看來,豎式計算和畫圖、口算方法的思路是一樣的啊!
(2)溝通豎式二和豎式三之間的聯系,優化方法:這兩種豎式有什么不同?
指豎式三的積:這個3為什么可以直接寫在積的十位上?(因為是3個十)
小結:沒錯,所以筆算乘法的時候也可以像他這樣省略6+30的過程,直接把3寫在積的十位上。
課件動態演示由豎式二演變為豎式三的過程。
(3)學生再次交流12×3的筆算方法。
活動3【練習】三、鞏固應用,抽象算法評論
1.基礎練習: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34×2和312×3的筆算步驟與方法。
師適時追問:(34×2)這道題同學們乘了兩次,為什么第一次乘得的積“8”寫在個位上,而第二次乘得的積”6”卻寫在十位上?(指312×3)9為什么寫在百位上?
師在312前添上□,推理:如果是四位數乘一位數又該怎么計算呢?
提升小結:看來,多位數乘一位數,和個位上的數相乘,積就寫在個位上;和十位上的數相乘,積就寫在十位上;和百位上的數想乘,積就寫在百位上……和哪一位乘得的積就寫在哪一位,說得真棒!
2.判斷、改錯
3.解決問題。
活動4【作業】學生自己編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題。評論
組織學生互動,進行練習,并引出有進位的乘法,為后續的學習鋪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