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移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平移》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平移》天津泰達實驗學校
《平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2011新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圖形的運動(二)》例3“平移”、例4做一做“平移的應用”及練習二十一部分內容。
[教材與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學階段“圖形的運動”共安排了三次,第一學段安排了一次,側重于整體感受現象,鼓勵學生直觀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第二學段安排了兩次,側重于通過畫圖等方式,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特點。本冊是第一次學習,主要是對平移知識的再認識,,要求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會運用平一直是解決簡單地實際問題。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幫助學生積累圖形運動經驗,描述或畫出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促使學生在探索和理解“運動”的過程中,認識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新修訂的教材,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得到結論的數學過程設計,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與結構更加清晰,為學生主動的從事觀察、實驗、猜想、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提供適宜的學習素材,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應用,重視“四基”“四能”。
教材分層次對《平移》這一內容進行的編排:第一層次是已知移動方向和移動個數,畫出平移后的圖形;第二層次是已知平移后的圖形,讓學生根據平移前后的圖形,確定圖形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格數。教學中建議教師動態呈現平移過程,明確“平移的距離”這一概念;并且讓學生主動探索畫平移的方法,發展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平移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第二次學習“平移”。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認識了平移,明確了平移是沿直線的運動,平移前后位置改變、形狀大小不變等特點。此前,學生也已經學過了關于線段、三角形、梯形、長方
形等圖形的特征,并會在方格紙上進行作圖。以上的內容都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
四年級學生正是完善具體思維、發展抽象思維的關鍵期,學生對于平移中“平移的距離”這一抽象概念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難,需要借助形象感知進行學習。四年級學生的各種活動經驗較為豐富、動手操作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在探索畫法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總結過程中,積累平移圖形的經驗,體會圖形平移的特點,加深對圖形平移的認識,并順勢遷移應用。
[教學目標]
經過深入研讀教材,并結合新課標的理念,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經歷猜想、自主探究、總結歸納,理解圖形平移的距離就是對應點之間的距離這一概念;通過自主探究、交流討論,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并利用平移解決問題。
2、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歸納總結等活動,感受平移運動的特點,增強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遷移、轉化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密切聯系,產生對圖形變換的興趣;在交流討論過程中感知合作的力量。
[教學重點]
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感受平移運動的特點,并利用平移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圖形平移的距離就是對應點之間的距離這一概念,掌握正確的方法畫平移。
[教學方法和手段]
新課標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四年級是學生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邏輯推理、歸納總結、描述表達能力,教學中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直觀演示法,直觀形象助思考;設疑誘思法,建立沖突引發思考;自主探究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等。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使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主動建構知識,采用合作交流法、觀察發現、自主探究、歸納推理、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體會平移的特點。
[教學資源與工具]
本節課采用iPad平板,采用iPad+APPS的形式,通過微信交流群、微信公眾平臺和NumberkizPro繪圖軟件,整合微課、動畫視頻、希沃白板、希沃助手投屏、iPad截屏、公眾平臺投票功能等,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完成教學過程。
對教學資源與工具的具體設計和使用,如下。
1、教學內容呈現一:動畫視頻導入,回顧舊知,建立沖突,調動學習熱情。教師課件中,借助“希沃白板”呈現“小火車”這一視頻,通過小火車的平移,回顧舊知;通過人物對話,建立沖突,引發猜想。
2、教學內容呈現二:使用“希沃白板”中的播放視頻、拖拽、出現、克隆、書寫、表情筆等對象動作增加教學趣味性和互動性。
3、教學內容呈現三:通過希沃助手的使用,投屏學生作品、展示選擇百分比,達到直觀便捷的作用。
4、iPad平板的使用一:使用NumberkizPro繪圖軟件的數學、繪圖、圖形、剪切等功能,為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提供豐富的素材和操作的可能;教學過程中學生先后4次使用NumberkizPro繪圖軟件進行探究。
5、iPad平板的使用二:通過班級微信群,學生上傳自己的作品,為學生分享討論交流自主探究成果提供了可能。
6、iPad平板的使用三: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自定義菜單,學生自學“畫平移”的微課已解決畫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的自學提供平臺。
7、iPad平板的使用四:借助微信公眾平臺——投票功能,學生完成“選一選”,并能及時呈現全班選擇結果。
8、課后作業:整合NumberkizPro繪圖、班級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為學
生課后繼續學習與交流提供了可能。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舊知。
師: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更近了,游樂場里熱鬧極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視頻:火車平移,火車平移之后暫停)
師:圖中的小火車做什么運動? 學生預設:圖中的小火車做平移運動。 師:你能舉幾個生活中平移運動的例子嗎? 學生預設:推拉抽屜、黑板滑動等 師:關于平移,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預設:沿同一直線運動,平移前后位置變化,物體的形狀大小不變。 師: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平移”運動。(板書:平移)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直觀觀看視頻喚起學生對“平移”的記憶,為后續的學習調動知識基礎。]
二、建立沖突,獨立探究“平移的距離”。
(一)建立沖突,引發猜想。
師:這時候,火車上的小動物們吵起來了,吵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視頻:車頭的小老虎說“我在車頭,我行駛的距離最長”,車尾的長頸鹿不高興了“我雖然在車尾,但是咱們行駛的距離是一樣的”,小朋友們,請你來判一判“到底誰形式的距離長”。)
師:你的看法呢?
學生預設:小老虎行駛的長,一樣長,長頸鹿長等。 (二)iPad輔助,自主探究,驗證猜想。
師: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把小老虎所在的車頭定義為點A,把長頸鹿所在的車尾定義為點B,那么小火車就可以看做一條線段AB。(邊說邊在原圖上標注)
師:我們把它放到方格紙上,當小火車向前移動后,A和B分別平移到了什么位置呢?我們把A平移后的位置記作A’,把B平移后的位置記作B’。 師:請你打開NumberkizPro繪圖軟件,找到線段任務,先標出A’和B’,在用你的方法比一比到底誰平移的距離長。
學生操作iPad,Numberkiz Pro繪圖軟件,通過繪制、標記等自主探究。 學生預設:
師:可以與小組里的同學討論一下。 學生小組內交流意見。 (三)自主探究結果匯報
師:誰能上臺來標記A’B’的位置,并說一說你是怎樣驗證的? 生上臺講解。
學生預設:A——A’7格,B——B’7格,所以是一樣的。 師:誰聽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用什么方法進行驗證的? 學生預設:數格子的方法。
師:也就是說,從A——A’,向右平移了7格,B——B’,也向右平移了7格。所以距離是一樣的。(邊回顧邊板書)
(四)引發猜想:點平移到線段平移
師:像A與A’這樣的點,我們把它們稱之為“對應點”,那么B和B’也是一組(對應點)。這兩組對應點都向右平移了7格,那么線段AB呢? 學生預設:AB——A’B’也向右平移了7格,4格,10格等 (五)驗證猜想,鞏固概念“平移的距離” 師:誰能上臺邊移動邊數一數,驗證我們的猜想。 生上臺操作。
(當學生平移線段到4格時,暫停,讓學生觀察,以確定:圖形間的距離并不是平移的距離。直到移動7格后完全重合。)
師:所以線段AB——A’B’也向右平移了7格。
師:那小火車呢?
學生預設:也是向右平移了7格。
師:我們對比一下對應點之間的距離,以及線段、火車這些圖形平移的距離,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預設:距離相同。
師生一起總結:所以我們可以說“對應點之間的距離=圖形平移的距離”,反過來“圖形平移的距離=對應點之間的距離”。
[設計意圖:通過引發沖突、提出猜想,學生使用iPad終端借助NumberkizPro進行自主探究,最終驗證猜想;再由點平移猜想線段、圖形的平移,經由驗證得出結論“圖形平移的距離=對應點之間的距離”。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知識、也獲得了學習能力、歸納推理能力的成長。]
三、借助新知,獨立探究畫平移。
(一)iPad輔助,自主探究畫平移。
師:剛剛我們通過找到A、B的對應點,確定了線段AB平移后的位置,如果我們要畫這個△向右平移5格之后的圖形,應該先找到誰呢?
學生預設:△三個頂點的對應點。
師:為什么一定是三個頂點,其他位置任意的點不可以嗎?
學生預設:不可以,因為當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確定了,它的形狀和大小才不會變。
1、借助NumberkizPro繪圖軟件,獨立探究畫平移 學生預設:
2、畫好之后,借助“班級微信群”與同學共享。
學生預設:
3、希沃助手投屏,班級交流討論
師:你認為這四幅作品,哪個是對的?如何驗證? 學生預設:X號是對的,數一數對應點之間的距離。 師:請這位同學上臺介紹你是如何畫的?? 生上臺介紹。
(邊介紹,教師邊發問:①為什么選3個點?②如果是正方形、梯形、六邊形又該如何選點?③根據什么進行平移?)
再請學生上臺介紹,總結畫法。 (板書:選點、移點、連點成形) (二)嘗試練習,鞏固畫法。
師:你能用剛剛同學們自己總結的畫法,畫一畫,填一填嗎? 1、借助NumberkizPro繪圖軟件,獨立完成小練習。 學生預設:
2、如果遇到了困難,請到微信公眾平臺“TES數學好玩兒”——“SJ數學
課”中“微課”尋求幫助。
3、分享交流,鞏固畫法。
[設計意圖:學生先自主借助iPad終端NumberkizPro繪圖軟件進行探究,再透過班級微信群與同學交流,最終歸納總結出畫法;隨后學生使用
NumberkizPro繪圖軟件進行練習,仍然有困難的同學,借助微信公眾平臺使用微課進行復習,達到鞏固畫法的作用。]
四、練習鞏固
(一)選一選,練習檢測
師:大家已經會畫平移了,接下來我們通過一道選擇題,檢測大家對平移的掌握情況。
1、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投票功能,進行選擇。
打開“TES數學好玩兒”——互動課堂——選一選,選出你覺得正確的選項。 2、借助“投票”功能本身的模塊,匯總選擇情況,通過希沃助手進行展示。 3、驗證答案。使用希沃“表情筆”進行評價。 (二)拓展應用平移,解決實際問題
師:其實,利用平移的知識,還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1、學生使用NumberkizPro繪圖軟件,編輯圖形。
2、學生交流,介紹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選擇、剪拼平移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五、課后總結
師:今天你都學到了哪些內容呢?
學生預設:平移的距離、畫平移的方法、剪拼平移求面積。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梳理知識,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深刻理解平移。]
六、課后作業
1、請你使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利用平移的知識設計一幅作品,主題為“美麗的春天”。2、創作完成后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擇優發布在“TES數學好玩兒”的公眾號上。
[板書設計]
圖形的運動二平移
AA’對應點之間的距離選點
BB’移點 ABA’B’圖形平移的距離連點成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