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確定長度單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確定長度單位》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確定長度單位 》
確定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P7及練習一 學情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在本冊的第一單元,學生已經初步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長度表象,學習了測量長度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認識了線段。厘米和米是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認識他們不僅僅是量化把握物體長度的基礎,而且建立長度單位的表象還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以及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1.通過類比、觀察,學會如何運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2.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想象、猜測、推想、對比等,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3.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常規學具。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質疑反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出問題。
1.前面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長度和1米的長度嗎?(學生用手比劃。)
2.教師口頭出題,學生比劃。
3.小結: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時候用厘米作單位,什么時候用米作單位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參與活動,探索交流。 (一)教學例8。
1.教師談話:歡迎大家來到動物王國,這里有幾種動物,你覺得哪種動物最高?
2.你們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長頸鹿嗎?在哪里見過?
3.聯系實際想一想,你和長頸鹿比,誰高?長頸鹿到底有多高呢?
4.降低難度:這樣猜測范圍太廣了,我給大家提個問題:長頸鹿的高度是5厘米還是5米?同桌互相說說想法。
5.指名回答,說想法。 引導:方法一:排除法。
l厘米只有這么長,(用手比劃)那么5厘米就只有這么長,長頸鹿不可能這么矮,所以是5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長頸鹿的高度和我們的身高對比一下,我們大約是1米多高,才到長頸鹿的這個高度,所以長頸鹿應該是5米高。4個小朋友的身高加起來差不多和旗桿一樣高。
方法三:類比法。和身邊的5厘米高的物品進行比較,旗桿是不是和這個物品一樣高,比如,我們手上的鉛筆都不止13厘米長,長頸鹿的高度應該是5米。
小結:原來要確定答案有這么多種方法,我們在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時要多思多想,最終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二)探究練習,鞏固新知。
1.問:學校的旗桿高是13厘米還是13米? 2.同桌交流,再全班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知。
1. 出示教材第7頁“做一做”題目。 讓學生進行練習并討論。 2.辨析題。
逐步出示題目,說說下面的長度單位對嗎?把不對的改正后寫在括號里。 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猜一猜。四人小組討論,小軍的身高是多少?
四、拓展提升,自主盤點。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