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6和7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6和7的認識》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6和7的認識》遼寧
教材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讓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0至5的認識及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本節課的學習,為下節課的6、7的加減法的教學和學習打好基礎,也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基本理論。
本節內容是一種用情境圖反映的數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才一個多月進行的知識教學,這時的學生對學習生活充滿新鮮、好奇。學生在這部分知識在生活實踐和幼兒園已經有了接觸,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由于學生年齡小,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老師、同伴以及與同伴合作交流這些學習常規、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由于年齡特點,上課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雖然在幼兒園和平時的生活中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區分6、7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體會6、7的基數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知道7以內數的數序,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經歷認數的過程,通過數數、撥珠等探究活動,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運用于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
培養數感,建立6、7的概念,會讀、寫6和7。 教學難點:
6、7的基數和序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復習舊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把之前學習的數字寶寶都帶來了,它們就藏在這首拍手歌里,你想和老師一起來對拍手歌嗎?
1、出示拍手歌(自讀兒歌,師生共讀)
2、你在拍手歌里找到了哪些數字寶寶?(指名匯報,互相訂正) (1)女孩子和老師一起從1數到5。
(2)男同學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數呢?(男生從5數到1)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
以拍手歌引入新課,同時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復習數序,并從大到小、從小到大讀一讀。
(二)導入新課
今天,又有兩個數字寶寶想和可愛的你們見面,可是它們很調皮,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你有信心找到它們嗎?兩個數字寶寶早就藏在這幅圖里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它們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新知 (一)數數和認數
1、出示自學提示
(1)認真觀察,說說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他們做得怎么樣? (2)數一數圖中的人和物,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根據提示觀察,數一數,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2、匯報交流
(1)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他們做的怎么樣? (2)看到他們做得這么好,你有什么感受呢? (反饋交流,并從中受到教育)
小結: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
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
(3)剛才同學們自己數了圖中的人和物,通過數數,你發現了
什么?(匯報圖中人和物的數量,互相訂正)
(4)恭喜你找到了數字寶寶“6”,你是怎樣找到它的?(全班
交流數數的方法)還有一個數字寶寶,誰找到它了?你是怎樣發現它的?數一數吧!(匯報數數)
(5)誰能從1數到7呢?同桌之間互相從1數到7。 小結:同學們很有辦法,還能動腦思考,這么快就找到了兩個數
字寶寶“6”和“7”,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兩個新朋友吧,看誰能和它們成為最好的朋友。(板書課題) 3、抽象出6和7
(1)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板書:6)我們
用點子圖來數一數。
(2)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板書:7)我們
也來用點子圖數一數吧。
(3)仔細觀察一下數字6和7的形狀,它們分別像什么?(想象、
交流、匯報)
(4)閉上眼睛在心里跟我們的新朋友打個招呼吧:“6,你好,7,
你好!” 4、書寫6和7
(1)認識了6和7,你會寫它們嗎?觀察一下,說說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觀察交流,注意寫法)
(2)范寫
(3)獨立書寫,指名板演
5、數一數、擺一擺
(1)小組合作,用6根小棒擺一擺,說說你擺出了什么圖形? (2)再用7根小棒擺一擺。
(小組合作擺一擺,展示擺出的圖形,并說說用了幾根小棒,擺
出了什么圖形)
6、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給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己獲取信息,培養其自學能力。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用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培養學生思維空間并加深6和7的認識。在操作和數數活動中進一步認識6和7,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數序、比較大小
1、出示計數器
(1)計數器上是幾?(指名數)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也就是
5添上1是幾?
(2)6顆珠子再添上幾顆珠子是7顆珠子?也就是6添上幾是
7?
2、出示直尺(顯示刻度0—5)
(1)你知道5后面應該填什么嗎?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明
確數序)
(2)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指名數數,集體訂正,
拍手數一數) 3、比較大小
(1)通過剛才撥數和數直尺上的數,你有什么發現嗎?(互相
交流,發現相鄰兩數之間的關系)
(2)出示點子圖5,后面一幅圖應該是幾?怎么擺?(數一數
并反饋)
(3)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互相交流,體會5、6、7之間
的大小關系)
設計意圖:學生操作,自己總結誰比誰大,誰比誰小,培養學生勤于
思考的能力。
(三)序數
1、老師家里養了許多小魚,想去看一看嗎?(出示魚缸圖) 2、老師家的魚太多了,你愿意幫老師來數一數嗎?(出示問題,
指名回答)
3、想一想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全班交流,了解基數與
序數的區別)
4、你會像老師這樣提問嗎?(互相提問,進一步感知序數的意
義)
設計意圖:以幫助老師為由,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習積極性,突
破難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提升
1、P43練習九第1題 2、比較大小 3、P43練習九第3題
(獨立完成練習,全班評議并訂正)
設計意圖:在獨立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了解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回顧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呢?
我們把“6”和“7”也編到拍手歌里吧!(課件出示,拍手齊讀)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用6,7表示的物體個數的例子特別多,下課后我們就去學校里找一找,但是粗心的小朋友可看不到它!(下課后學生去學校操場上找用6和7表示物體的個數。)
設計意圖: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并培養學生認真細心觀察的習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