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分一分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獲獎課例《分一分》—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獲獎課例《分一分》—遼寧省本溪市南一小學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遼寧省本溪市南一小學 | |||||||
課名 | 分一分(一) | 教師姓名 | 汪淑艷 | |||||
學科(版本)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 | 章節 | 第五單元 | |||||
學時 | 1課時 | 年級 | 三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探究怎么樣表示“一半”的過程,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會讀寫分數。 2、通過折紙活動,創造分數的過程,進一步體驗分數的意義。 3、感受分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會與人合作。 |
||||||||
三、學習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分數的概念是初步接觸,分數被作為整體的一部分,離不開平均分的經驗。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他們在頭腦中已有了比較感性的認識,比如說“一半”,還有學生見過,聽過簡單的分數,這都為學習本課打下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會讀寫簡單的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解決措施: 本課教學從教師的教來看,要做到設情引趣,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要創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從學生的學來看,要注重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數學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要讓他們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親身感受探尋數學的樂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學習。例如:表示半個披薩時,讓學生嘗試著想辦法表示它。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激趣引學 |
00'30''-0'56''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利用猜字謎的游戲,引出平均分,為下面學習分數做好鋪墊,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
學生積極動腦,參加猜字謎活動。 |
利用電子書包互動課件,出示謎面,但學生猜出后再出示謎底。 | |||
鞏固平均分的定義 |
01'16''-2'58'' |
直觀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 利用圖形,讓學生觀察,判斷是不是將圖形進行了平均分。 |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哪些圖形是平均分,哪些內容不是平均分。 | 利用電子書包互動課件,出示圖形。 | |||
導入新課,創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
5'10''-9'20'' |
通過自主探究,找出表示“一半’的方法。 | 利用平均分幫助淘氣和笑笑分食物。4個草莓平均分給他們兩個,每人分解?2串葡萄平均分給他們兩個,每人分幾串?一個披薩平均分給他們兩每人分多少?(一半)畫一畫,寫一寫,可以怎樣表示“一半”。 |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然后回答問題。 | 利用電子書包互動課件,播放視頻,讓學生回答問題。運用ipad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表示一半的方法,然后進行集體點評。 | |||
深入理解二分之一 |
10'59''-17'30'' |
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以及所表示的意義。 |
1、涂一涂:讓學生涂出所給圖形的二分之一。 2、斷一斷:判斷下面所給的圖形中,藍色部分是不是整個圖形的二分之一。 3、理解二分之一中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義。 |
1、學生完成練習,提交之后查看其它同學的提交答案。 2、搶答問題,并分析原因。 3、通過上兩個練習,總結二分之一中分子,分母所表示的意義。 |
1、利用ipad涂出圖形的二分之一。 2、通過搶答的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課堂的氣氛。 3、互動反饋功能,讓教師能及時的對每個同學的答案進行點評。 |
|||
認識理解其他分數 |
27'00''-34'53'' |
通過折一折活動,讓學生找到并認識更多的分數 | 通過活動讓學生找到不同的分數,從而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 學生用學具紙,動手折一折,找到不同的分數。 | 利用ipad拍照上傳功能,將折好的圖形及表示的分數拍照上傳,方便集體訂正。 | |||
介紹分數各部分名稱 |
35'00''-36'36'' |
學習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怎樣讀寫分數。 | 介紹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怎樣讀寫分數。 | 學生觀察,理解記憶。 | 利用電子書包互動課件,展示分數各部分名稱,并利用圖形,讓學生直觀理解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 |||
綜合運用,發展思維 |
36'45''-39'06' |
通過練習,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 |
1、判斷:下面圖形是否能用八分之一表示。 2、游戲,隨機出題,學生用分數表示。 |
學生根據給出的題目,回答問題。 | 利用電子書包互動課件,出示問題,并展示答案。 | |||
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
39'07''-39'49' |
對本節課所學內容做一個梳理。 | 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 學生暢所欲言。 | ||||
學校 | 遼寧省本溪市南一小學 | ||
課名 | 分一分(一) | 教師 | 汪淑艷 |
學科 | 數學 | 年級 | 三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本課教學運用ipad和互動反饋技術,首先運用ipad播放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找到表示“一半”的方法,根據反饋的情況,可以一對一的進行交流。 本課的教學中還運用了拍照上傳功能,利用ipad的拍照功能,將自己動手折出的分數上傳,便于集體討論,交流,發現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糾正。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5'10''-9'20''探究“一半”怎樣表示,這一環節讓學生在ipad上畫一畫,寫一寫,找到表示一半的方法,同時可以在提交自己的答案之后,查看其他同學的答案,從而生生互相學習, 提高學習效率。 10'59''-17'30''涂一涂環節,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但在圖形的選擇上,如果能少幾個圖形就好了,圖形過多有些浪費時間。 27'00''-34'50''讓學生折一折,從而發現更多的分數。在這一環節中,利用ipad的拍照上傳功能,將學生這出的圖形及表示的分數結果上傳,便于學生集體訂正與講解。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教學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ipad和互動反饋技術的使用,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學情,教學中可以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實現一對一的交流。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提交自己的答案以后,利用ipad瀏覽其他同學的答案,實現生生互動。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Ipad對圖形的轉換,切割等功能還不夠完善,如果能將互動式白板的功能與ipad的功能合二為一,就更得心應手。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