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吃飯有講究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吃飯有講究》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吃飯有講究》河北省優課
第三單元 家中的安全與健康
10.吃飯有講究
一、教材分析:
《吃飯有講究》是統編《道德與法治》第一冊教材中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中的第二個主題,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在家中的飲食生活。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文明,吃得有禮貌、有教養,對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意義。符合課程標準“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二條“初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
【本單元與同主題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家庭是兒童最基本的生活空間,兒童的道德發展源于家庭,而我們的課程有指導兒童健康和諧家庭生活的任務,因為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了家庭主題,相關內容設置在一年級上冊《家庭的安全與健康》中引導學生健康安全的家庭生活基礎上循環上升到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中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相同場域,內容形成螺旋上升,體現兒童自主成長發展的脈絡。
【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的地位】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上學”成為其家庭生活的重要事件,相應的其生活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本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承接前兩個單元《我是小學生啦》和《校園生活真快樂》,沿著“去上學—在學校—回到家”
這一日常生活的敘事邏輯展開,在引導學生過好學校生活的基礎上,培養孩子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幫助學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狀態,進入到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狀態。
【本課在單元中的地位】本單元以學生在學校生活介入后家庭生活的變化為主線,分別圍繞家庭生活中的“游戲”“飲食”“安全”和“作息時間”這四個主題開展,它們是并列的四個內容,目的是提升學生生家庭生活的品質,使家庭生活在學生“上學后”發展為一種積極向上、講究文明與自治、注重安全與健康、與學校生活相協調的狀態。
【本課內容結構】本課的四個話題緊密結合“吃飯”這一主題,圍繞衛生、文明、健康、安全、合理等相關內容,來詮釋“講究”,分別突出不同的要點。“干干凈凈吃飯好”,開篇明示吃飯講究的第一要素是講究衛生,旨在引導學生懂得在吃飯上,講究個人衛生是最基本也是首先要做到的。“我在餐桌上”,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了解餐桌上基本的文明禮讓。“食物的訴說”,讓學生了解常見的食物,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飲食的常識。“這樣吃好嗎”引導學生明辨與飲食相關的是與非,從而愿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幫助自己過上健康的生活。
本課授課內容為第二課時,主要圍繞“食物的訴說”“這樣吃好嗎”這兩個話題展開。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啟蒙期,在飲食方面,他們大多還以
“喜歡吃”作為自己選擇食物的標準,均衡飲食和相關的科學飲食常識較為匱乏。他們中的許多人不會關注食品的衛生與安全問題,挑食以及暴食現象比較普遍。例如本班孩子在中午小餐桌時呈現出來的挑食問題嚴重,有的孩子不吃海帶,有的孩子不吃菠蘿,有的孩子不吃肉;遇到喜歡吃的東西暴飲暴食嚴重,比如中午午餐吃漢堡的時候,孩子們食量明顯增大,有個男孩子甚至吃了四個漢堡,還要吃第五個時被我勸止住了……因此,吃好飯,好好吃飯,了解均衡飲食以及良好飲食習慣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是兒童健康成長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也是本課程擔負的基本任務。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體驗探究飲食科學的樂趣的過程中,愿意嘗試和各種食物交朋友,形成注重科學飲食,健康飲食的生活意識。
行為與習慣目標:逐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
過程與方法目標:參與自助選餐的過程,體驗合理搭配自己飲食的過程。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食物的簡單分類,了解一些日常的科學飲食常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選擇搭配食物的基本方法,有嘗試在自己的生活
中應用的欲望。
難點:認可良好的飲食好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愿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活動教學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活動一:食物家族”小組合作中的項目紙,并準備好項目紙上相應的食物圖片卡片。
2、教師準備豐富的紙質食物圖片卡片,供“活動二:我是營養師”自助餐挑選時用。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食物家族
課堂伊始,由“孩子們你們喜歡吃嗎?那我們平時做飯用的材料都是從哪買的?”貼近生活的話題引入,設置幫助超市售貨員阿姨整理貨架的活動,讓孩子們在小組合作中完成項目紙(后有附件)對食物的分類過程。
在孩子們匯報的同時,老師根據孩子們匯報的情況并加以適當引導,將貨架上的食物圖片按照“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的分類標準以食物金字塔的形式貼在黑板上,對每種食物的營養價值以及最佳攝入量進行簡單的介紹,引導孩子們每一種類型的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價值,都是我們的身體不可缺少的組
成部分,所以每種類型的食物我們都應該吃一些,了解我們的生活都以通過一日三餐攝入的這些食物提供的能量維持,以及一日三餐的重要性,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要想讓孩子們科學飲食,營養均衡,首先要讓孩子們了解食物簡單分類以及對應的營養價值,通過這個活動,為下面挑選自助餐,引導孩子們均衡飲食做好鋪墊。 (二)活動二:我是營養師
同學們剛才幫助售貨員阿姨整理了貨架,辛苦大家了,那老師請大家吃一頓大餐吧!
設置吃自助餐的小活動:
請1~3個小朋友上臺挑選自己的午餐(課前準備的紙質食物圖片放進學校餐廳的飯盤上),并說一說自己這樣搭配膳食的理由,下面的同學擔任營養師的身份對他們的午餐做出評價,提出寶貴意見。
【設計意圖】在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和分類的基礎上,了解各類型食物的最佳攝入量,親身體驗合理搭配膳食的過程,在營養師提意見這一過程中,就已經把“合理的營養均衡的膳食搭配”這一觀念貫徹到孩子的腦海里,落實教學重點。
(四)“這些東西能吃嗎?”
剛才大家吃了這么多美味的食物,有個小男孩也想吃東西了,大家看看這些東西能給他吃嗎?
出示不知名的果子、方便面、毒蘑菇、發芽的土豆、黃瓜、發霉的桔子、蘋果等食物圖片,提問學生這些食物能喂給小男孩吃嗎?
為什么不能吃?點擊ppt上食物,設置動作路徑,能吃的進入小男孩嘴巴里面然后消失被吃掉,不能吃的設置動作路徑返回ppt頁面空白處,通過有趣的游戲式情境,對學生的食物安全意識進行引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啟示學生遇到不認識的、不了解的食物在沒有大人的指導下不可以吃,變質食品不可以吃,零食等垃圾食品不可以多吃等,喚起學生對食物的安全意識。
(五)“這樣吃好嗎?”
根據本班孩子在學校吃午飯表現出來的挑食、遇到喜歡吃的飯暴飲暴食等學情,設置了兩個小情境,請同學現場演一演,再請同學們說一說,以此達到讓孩子們審視自己的效果,并希望通
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讓不會合作的同學審視自己達到自省的效果,也希望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對他們產生啟發,最后老師再給予同學們如上這樣正確飲食習慣的指導,讓樹
立正確的飲食習慣真正的滲透進生活之中。
(5)那吃飯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播放《乖乖吃飯了》的歌曲視頻,讓同學們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了解深化樹立正確的飲食習慣的意識。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辨別哪些是餐桌上的不當行為,從而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和提升自己的飲食生活。最后播放歌曲歌詞十分貼切本課主題,讓孩子們在歌詞的啟示下復習這節課的內容,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下結束這趟學習之旅。 (六)故事大王
閱讀《肚子里有個火車站》的繪本,告訴我們小朋友們不可以暴飲暴食,切記冷熱交替吃,吃的太多肚子不是那么容易消化的等道理,對本節課進行拓展提升。
【設計意圖】通過繪本中有趣又充滿教育意義的情節對本課加以拓展提升,提升孩子們對安全、合理、健康飲食重要性的認識。
六、板書設計
吃飯有講究
肉蛋奶分類圖片 適量 水果分類圖片
蔬菜分類圖片 主食分類圖片 吃最多
【設計意圖】為了方便孩子們有依據的進行活動二挑選自助餐,
多一些
所以在活動一分類時直接將“食物金字塔”貼在黑板上,為孩子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深化了營養均衡、合理膳食這一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