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全民健身運動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三年級品德與社會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全民健身運動》閔行區汽輪小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全民健身運動》閔行區汽輪小學白永平
學校 | 閔行區汽輪小學 | 班級 | 三3 | 學科 | 品社 | |||
課題 | 全民健身運動 | 教時 | 1 | 執教者 | 白永平 | |||
一、 教學目標: 1、比較分析社區健身活動相關事例、數據,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感受、體會全民健身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2、通過現場體驗活動,制定我的家庭社區健身方案,知道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愿意自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較分析社區健身活動相關事例、數據,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感受、體會全民健身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難點:通過現場體驗活動,制定我的家庭社區健身方案,知道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愿意自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 三、教學準備: 小區健身照片、調查問卷和視頻上傳、ppt 四、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全民健身運動》是科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為了大家的健康》中第四課《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第二課時。課本6幅圖展現人們在社區中的健身活動:小區的拔河比賽;社區里的親子活動和游戲;老少都參與的馬拉松比賽;大媽們自編的健身操。這幾幅圖提示學生:在學校的體育健身活動之外,社區里的健身活動項目也很多,活動也很豐富多彩,在課余時間,我們可以積極參與社區的健身活動,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本課內容的主題精神是引導學生知道全民健身運動是人人參與的公眾行動,聚焦自身,學生社區里開展的全民健身運動,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也增強了居民的體質。 三年級教材的主題將學生的視野從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擴展至更大范圍的社會、社區生活。關注公共生活和公共事業,參與公益活動,增強公共意識,因而本課旨在使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社區健身活動相關統計數據,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感受、體會全民健身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意義。并通過現場體驗活動,知道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愿意自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本節課中還結合了《健康與幸福》課程三年級下C單元第四、五課的內容等。 在本課學習之前,通過學習第一單元《維護公共秩序》和第二單元《為了大家的安全》,學生對什么是公共場所,以及個人行為在公共場所中的安全有了初步認識。同時,通過本單元前三課《計劃免疫,人人受益》、《抵御傳染,群策群力》、《吃得更放心》和本課的第一課時《健康的學校衛生環境》的學習,學生對疾病的傳染性,環境衛生對疾病的影響,食品安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健康的學校衛生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因此,本課的教學視角從校園到社區,從個人到全民,在于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社區健身活動相關統計數據,了解自己所在社區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感受、體會全民健身運動對身體健康的意義。通過現場體驗活動,知道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愿意自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 2、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校生活中,每個孩子基本能保持體育鍛煉一小時,三年級的學生每周一節游泳課,孩子們的興致都很高。根據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可以發現在學校日常生活中,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學校的體育項目,加上老師的嚴格要求,能夠認真鍛煉。但是調查發現,由于學生放學后作業多,要參加補習或個人習慣的懶惰,參加社區鍛煉的并不多;家長中除了老人們能夠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或運動外,年輕家長也由于工作繁忙或個人習慣不能堅持鍛煉身體,這使他們的身體健康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問題。 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對公共場所的健康與安全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公共場所不僅要保護個人健康與安全,還要保證自己的不良習慣不能影響到他人,我們每天生活的學校,健康的學校衛生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在學校教育中,學生也都已經了解并能自覺進行一些健身鍛煉,比如兩操、體育課、游泳等等,但是他們對在社區中的全民健身活動和習慣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的認識還不夠深,因此,希望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的意愿。 本班學生經過半個多學期的電子書包學習,對于“電子書包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所了解,但鑒于技術支持的限制,孩子所熟知的功能并不多。本課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習效能,課前借助電子書包,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分別完成了關于“全民健身運動”的調查問卷,并上傳調查的小區健身項目,為本課的比較分析提供數據支持,課上也會借助電子書包項目開展一些交流活動,并整合《健康與幸福》課程,優化設計自己家庭的社區健身方案。《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個體的品德和社會道德的提高與發展,要通過學生自己的生活來實現。因此,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將教材中的材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努力實現教學活動的“生活化”。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
1. 播放學生游泳時的照片 你覺得游泳給你的身體健康帶來哪些好處? 2. 出示:學生游泳前后身高對照表。 小結:(板書課題)是的,游泳這種健身運動,能進一步幫助我們長高,對我們的體重、肺活量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走出校園,在社區的健身運動也不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全民健身運動”。 |
1、 觀看照片 2、回答問題 … 聽老師總結 |
回顧學生游泳時的照片,對比學生體能數據,從學校的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過渡到校外的全民健身運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
二、體驗“蛙跳”,交流感受 |
1.蛙跳體驗 (1)蛙跳規則的提示:由于室內場地的限制,請就近站好,做好熱身運動。 (2)學生活動 (3)交流活動感受 請氣喘吁吁、面不改色的兩類學生談活動感受和平時怎么鍛煉的。 (4)小結:他們有時間的差異,項目的差異,經常參加各種項目的鍛煉,確實讓你的體能優于其他同學,并能促進體能的均衡發展。 2、出示學生體能對比柱狀圖 師:結合剛才的體驗,觀察同學們體能的對比數據,你有什么發現嗎? 小結:經常鍛煉可以降低生病風險,保持健康體能 |
學生隨著音樂集體蛙跳。 看來,你還要每天加強鍛煉啊 觀察學生體能數據的對比,體會健身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 |
通過實地“蛙跳”的體驗活動,對比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的表現,體會體能的差距,知道有規律的體育運動能夠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目標(針對自己:訓練上臂、強身、減肥)、內容、時間安排 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制定健身計劃時,要根據時間,合理安排運動量,使自己的健身計劃科學可行。 |
|||||
一、分析事例、數據,了解意義 |
1、分組匯報: 師:我們生活的小區里,人們也參與各種健身活動,它們對身體也有各種作用。課前,我們分組調查了自己生活的小區的健身項目,哪個小隊來匯報? 2、 出示家長項目調查表。 (1)交流:家長喜歡的依次是哪些項目? (2)討論:你們覺得家長還可以參與哪些運動呢?為什么? (3)小結:你們的建議很好,回去可以跟爸爸媽媽溝通一下。 3、 出示學生項目調查表。 (1)交流:我們小朋友喜歡的依次是哪些項目? (2)討論:你們覺得我們還可以參與哪些運動呢?為什么? (3)小結:你們的建議很好,如果加以行動那就更有意義了。 |
小組匯報: 年齡的不同(視頻) 參與時間的不同、(圖片、講述) 性別的不同、(圖片) 場地的不同(圖片、視頻) 回答問題。 觀察家長和學生的調查數據,知道家長和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參與運動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
通過社區健身項目的調查,引導學生知道現在上海小區有很多健身項目,有些方便易行,為我們在課余參加健身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學生通過對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類整理,鍛煉對信息的收集、分類、整理的能力。 通過家長和學生不愿意參加小區健身活動的調查數據的對比分析, 理解有規律的健身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
|||||
三、制定健身方案 |
1.制定健身方案 (1)出示電子書包平臺方案設計 (2)學生活動、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方案 (1)出示現狀滿意度 (2)出示時間、地點、形式學生改進情況 3、活動實踐和家長評價 (1)出示家長評價平臺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對自己如何參與小區健身運動有了設想,那么在實踐中能否得到落實呢?加下來的4周,我們開展一次健身活動,并邀請家長對我們的活動進行評價和反饋。 |
設計自己的健身方案 討論,投票 從時間、地點、形式上改進。 |
通過設計健身方案,讓學生知道,根據每天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形式,可以按照愛好選擇健身項目,也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促進體能的均衡發展。 |
|||||
板書設計: 全民健身運動 保持健康體能 降低生病風險 豐富多彩 時間、地點、形式 |
||||||||
反思重建: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