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蜀相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選修系列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蜀相》課堂實錄_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選修系列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蜀相》課堂實錄_黑龍江省級優課
《蜀相》教學設計
劉菁華
教學目標:1、在誦讀的基礎上,品味作者情感 2、掌握詩歌煉字技巧 教學方法:誦讀法,分析法 教學設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杜甫,一位光耀千古,情動華夏的偉大詩人,他用嘶啞的喉嚨唱出一片中唐的血淚史,他用靈魂踐行著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他是那高山,是那景行,是千年之下,仍令我們敬之仰之的詩圣。千古詩圣杜甫拜訪千古一相諸葛武侯祠,又是在尋求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蜀相》,品味作者的情思。 二、知人論世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 , 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詩人。他創作的許多詩歌,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而稱為詩圣。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別”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稱為詩圣,與“詩仙”李白齊名。著有《杜工部集》。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亂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亂仍未平息,唐王朝仍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唐肅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這樣真正憂國憂民的文人。
目睹國勢艱危,生靈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詩人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這段時間,他創作了一系列贊揚諸葛亮的詩篇,《蜀相》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三、誦讀品味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多讀才能品味詩的情感,檢查課下朗誦成果。請一位同學朗誦,點評,(主要從字音、節奏方面) 全班同學一起讀,概括內容,品味情感
2、 內容概括:全詩共八句,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丞相祠堂,后四句寫丞相。
3、諸葛亮事跡、品格:
三顧——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 頻繁——多次。
天下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
2
(豐功偉績)
兩朝——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
開濟——幫助劉備開創基業/輔佐劉禪匡濟艱危 。
老臣心——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忠貞不渝) 出師——諸葛亮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統率大軍,占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積勞成疾,病死軍中,葬于定軍山。 (堅毅不拔)
淚滿襟——獻身精神的景仰、事業未竟的痛惜。
4、梁啟超先生有篇文章叫《情圣杜甫》,可見老杜的感情是非常豐富的,這首詩飽含了老杜的哪些情感? 追思 仰慕 惋惜 壯志未酬
教師總結:“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一字一頓,字字珠璣,三顧茅廬,縱論天下,火燒赤壁,三國鼎立。我老杜何時也能像我所敬仰的諸葛武侯一樣,一展才華,建功立業。然而,最后杜甫終于推出那痛徹心扉的千古絕唱“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直寫諸葛悲劇,這千古一哭,既是哭古人,也是哭自己,也哭出了歷代英雄們壯志未酬的心聲。 我們再請一位同學帶著這種濃厚的情感來朗誦這首詩。。 四、煉字技巧
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參考此說,說說“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聯里哪兩個字跟境界的關系最為密切。 碧草春色,黃鸝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極。 ——《杜詩解》 答:自的意思是獨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青草自綠,無人光顧;黃鸝好音,無人傾聽,這是一幅冷寂、凄涼的春日圖。作者寓情于景,表現了心中的感傷,為下文感嘆諸葛亮的壯志未酬作鋪墊。 總結煉字的技巧 (板書) 1、解釋字義 2、描述畫面 3、分析手法 4、意境情感 提問方式
1、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字是哪一個?為什么? 2、某個字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3、此詩某聯某句中的哪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五、課堂演練
3
一剪梅 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作者簡介】蔣捷,生卒不詳。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流浪漂泊,深懷亡國之痂,隱居不仕。晚年過著半隱半僧的生活。長于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1、賞析“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句中“紅”“綠”二字的表達效果。
“紅” ,使......變紅;“綠” ,使......變綠
初夏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為深綠,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化抽象為具體。
詞中借“紅”“綠”顏色之轉變,抒發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答借景抒情等亦可酌情給分) 小 園 【清】 黎簡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2、詩的首聯哪個字用的最好?為什么?簡要分析。 答案一:“窺”。即窺視。
“山光窺短墻”,好像那山光探頭進入短墻,在窺視這小園中的景物;
運用擬人手法巧妙突出了小園景物之富于魅力,形象生動的寫出小園環境的美,寫活了“山光”的意態神情,與王安石“兩山排闥送青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案二:“動”,使......晃動。小園中池水澄清,樹木倒映其中,本是靜止的,傍晚微風乍起,水中樹影也隨風婆娑蕩漾,這樣靜動結合,畫面靈動優美,表達了作者對小園的喜愛之情。
阮郎歸•初夏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注釋】
①熏風:這里指歌唱承平之曲。②水沉煙:指沉香點燃時所生的煙或香氣。③纖手:女性嬌小柔嫩的手。
4
3、試析“燃”字的妙用
“燃”是燃燒之意,榴花經雨一洗,更是紅得像火焰燃燒。
榴花本是靜物,但用了一個“燃”字,又使它仿佛動了起來,化靜為動。 表現了石榴花色的紅艷,突出了石榴的生氣,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悅心情。 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再一次感受了老杜沉郁的情感,體會了煉字的妙處, 希望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把外在形式沉淀成內在能力。 七、課后作業: 背誦該詩
板書設計: 蜀 相
杜甫
煉字的技巧
1、 解釋字義 2、描述畫面 3、 分析手法 4、 意境情感 教學反思:
人們常說:“教學是失敗的藝術。”教學是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的過程。我的這節課,可以說是有精彩之處,也有不足,現在我就將這節課的經驗總結如下,以促進以后教學的進步。
《蜀相》是選修古代詩歌散文一書上的一首詩,這個單元的整體知識點是要求學生掌握緣景明情,知人論世這一方法,所以我在設計這一課時,主要通過這個方法來分析作者的情感,情感出來了,后面的煉字題的感情也就迎刃而解了。詩歌的講解,我主要是運用以情帶析 ,學生真正的融入到了作者的情感中,后面的大體思路就是技巧問題了。
優點如下:
整體思路清晰,課堂設計簡潔,重點突出,課堂練習好。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誦為課堂加分。
不足如下:由于賽課經驗的欠缺,我在時間的控制上,課堂的節奏感方面存在著不足,導致了課堂節奏的前緊后松。后面的練習題,給學生做題的時間長,講解的時候倉促些,習題的分析不到位。
在此我要感謝辦公室各位前輩姐姐的課前指導和課后點評。在教學工作上,我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爭取在教學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