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項脊軒志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廣東省優課
《項脊軒志》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分析文中的細節描寫;
2、掌握細節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
3、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寫出人物的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研讀賞析\感悟朗讀\問題教學\討論交流\講解點評 (三)感情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家庭變遷的感慨 二、學習重點及難點
重點:細節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
難點:體會本文筆墨清新而情意纏綿動人的特色 三、學習方法:朗讀法、研討法 四、學習手段:多媒體 五、學習課時:一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導入
《陋室銘》與《項脊軒志》片段比較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引出“瑣瑣細細,均家常之語,乃至百讀不厭。” —— 林紓(近代翻譯家) (二)學習目標
品細事,悟深情
(三)分析示范(老師為主)
1.概念解釋:細事,即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包括外貌、神態、言語、動作、心理等描寫。
2.示范片段: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細節:犬、雞、籬、墻、再
悟情:諸父異爨——家庭破敗之傷 3.朗讀片段(老師指點)
(四)合作探究(5分鐘)
在第2-5自然段,哪一處瑣事的描繪最觸動你?用一個字\詞\短句概括情感,小組交流并誦讀。
對象:諸父、母親、祖母、妻子
(五)交流展示,朗讀感悟
生交流回答 老師補充:
1.母親 (細節:叩/兒寒乎?欲食乎?悟情:缺失慈母之苦) 補充歸有光母親情況:“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歸有光《先妣事略》”
2.祖母(細節:“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闔/頃之,持一象笏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悟情:辜負期望之恨)
補充歸有光生平:1510年(5歲)開始讀書
1513年(8歲)喪母
(19歲)寫作《項脊軒志》
1540年(35歲)中舉人。 1565年(60歲)中進士。
3.妻子(細節:憑幾學書/述諸小妹語曰/室壞不修/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悟情:痛失愛妻之痛)
補充對比:“撫尸號哭,幾經皆絕„„入室,覺伊不見„„又不禁仰天長號,淚盡聲嘶也。余述至此,肝腸寸斷矣。”——陳渠珍《艽野塵夢》
師小結:諸父異爨——家庭破敗之傷
回憶母親——缺失慈母之苦 回憶祖母——辜負期望之恨 回憶亡妻——痛失愛妻之痛
——借一閣以寄三世之遺跡。”——清·梅曾亮
生齊讀全文
(六)總結
“予讀震川文之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蓋古今來事無巨細,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長留天壤。”
——黃宗羲(明清五大家之一、中國思想啟蒙家)
點點滴滴,綿綿深情。意到筆隨,求切求真。 (七)延伸拓展,讀寫結合
門外的樓梯隱約傳來了一絲絲響動,那么輕、那么微弱、緩慢,那聲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門口,頹然停下。
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聽到一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一個物體慢慢地插入鎖孔,又是一聲輕輕的轉動聲。門,悄然打開了,“輕點,孩子睡著了”,這是母親的聲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著腳尖向我走來。
沒有聲音,我卻能感受得到,那個輕輕的腳步,正一步步地溫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親輕輕地拉過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離去„„
自始至終,家中的燈沒有亮一下,也沒有發出什么很大的聲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腳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頭。
——2009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踮起腳尖》
點出細節描寫的作用。 (八)作業
1、閱讀《寒花葬志》,兩處細節描寫,并簡析其作用。 2、運用細節描寫,寫一段關于親人的文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