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項脊軒志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北京市 - 海淀區(q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北京市 - 海淀區(qū)
《項脊軒志》案例
[教學目標]
1、感受作者善于從日常瑣事中選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細節(jié)來抒寫感情的特點。
2、體會本文筆墨清淡而情意纏綿動人的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作者善于從日常瑣事中選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細節(jié)來抒寫感情的特點。
[教學方法]誦讀、品讀、討論、探究、思維導圖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黃宗羲說在讀歸有光的文字時,總能感受到他“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蓋古今來事無巨細,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長留天壤。”這“長留天壤”的可歌可泣之精神”指什么?(生答:“一往深情”或永恒的動人的感情)對,正是這“一二細事”中蘊涵的感情感人至深。同學們在課下已經(jīng)選擇了一件令自己動情的細事進行了構圖,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圍繞“動情點”,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討論。
(PPt顯示交流步驟及要求:1、每位同學分別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的思維導圖作品,介紹完畢后,再分別對同學的發(fā)言及作品做出評價,提出意見或建議。2、在介紹自己的作品時,要用簡潔的語言對自己的構圖進行說明;并用流暢的語言說清楚是什么讓自己動情。)
(生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討論,之后,各小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進行全班交流。PPt顯示要求:臺上同學誦讀相關文字,用簡潔的語言對構圖進行說明,用流暢的語言說清楚是什么讓自己動情。臺下同學認真傾聽,對同學發(fā)言及作品做出評價,提出意見或建議。)
請各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進行全班交流。我們按文本內容的先后順序進行。先是“憶慈母”這件細事。
學生上臺展示(一生讀,一生講)
師:你主要是用文字來構圖的。我想問一下:文本中的相關文字有八十余字,你為什么篩選出這十幾個字?
生:這些文字很讓我動情,我能感受到這些文字背后的東西。
師:那這些讓你動情的文字有什么特點?
生:能引發(fā)我的聯(lián)想。比如:讀“兒寒乎?欲食乎?”,就好象看到了歸有光的母親焦急的神情,仿佛感受到了母愛的氣息。
師:好。這些文字屬于對人物語言、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它們之所以能夠打動人,是因為它們具有這樣的特點:(板書)有畫面感,可以定格;能引發(fā)人的聯(lián)想想象;具有強大的穿透力,能直擊人的內心,引發(fā)人的共鳴。
(下面分別請展示“憶祖母”、“懷妻子”的小組上臺。上臺展示的同學一生讀,一生講;臺下的同學補充糾正)
二、研讀感悟
到目前為止,同學們展示的思維導圖都是以文字為主的,剛才小組交流的時候,我注意到有的同學的導圖是圖畫的形式。
請趙晗等同學上臺展示:
生:我理解的思維導圖就是一個圖形、一個符號,就是文本定格在我頭腦中的畫面;我把它畫出來就是導圖。從震川先生用文字所營造的意境中感悟他的情感,呈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就是這一棵枇杷樹,和那貯藏了太多情感的南閣子。雖然為了表現(xiàn)震川先生對妻子深沉悠遠的愛戀已經(jīng)竭盡了我的所能,但我還是感覺震川先生文字中蘊涵的深情,遠非我這區(qū)區(qū)一張理解圖所能囊括的。盡管如此,畫圖時的感覺,以及面對圖畫的感覺,真的很好,很讓我回味。
我也準備了一幅圖,請同學們看課本插圖,這就是定格在我內心深處的畫面。如果給這幅圖配上文字,應該是哪一句呢?(生齊讀:“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有一位同學對這幅圖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大家請看,課本插圖是黑白的,董嘉晨同學把它變成了彩色的,枇杷樹亭亭如蓋涂成綠色,象征著作者對妻子懷念的深情;樹干涂成紅色,是因為作者睹物思人時內心傷感,紅色表示作者的心在滴血。這一紅一綠就把作者懷念妻子時感情的深摯充分表達出來了。
是啊,這亭亭如蓋的枇杷樹,讓我們想起了《人琴俱亡》中的琴,想起了寶玉哭靈所見的琴,想起了史鐵生的“合歡樹”(加省略號)移情于物,睹物思人;琴已非琴,樹已非樹。琴是子猷深愛著的子敬,是寶玉深愛著的林妹妹;樹是史鐵生深愛著的母親,是震川先生深愛著的妻。這“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啊,纏綿繞骨,搖曳著震川先生綿綿不絕的思念,也揉搓著我們每一個讀者的心,讓它始終皺褶,不得舒展。
三、品讀鑒賞
文中像這樣纏綿繞骨,具有穿透力的可入畫的文字還有很多,請同學們進行品讀鑒賞(板書品讀鑒賞的方法:展開聯(lián)想、想象,再現(xiàn)畫面;讓自己置身于畫面情境,體會“一往深情”;用生動形象、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畫面)
(PPt顯示:從下列語句中任選一句,進行品讀鑒賞
1、某所,而母立于茲
2、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
3、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4、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5、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請同學展示品讀鑒賞的文字。
生1:我鑒賞的是第一句:“某所,而母立于茲”。歸有光站在母親曾經(jīng)站過的地方,想著母親“兒寒乎?欲食乎?”的輕指扣問,仿佛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親的氣息,這氣息仿佛包裹了他全部的身心,多么溫暖,多么愜意啊!他想抱住母親,以慰藉他那顆因缺失而格外渴求母愛的心, 然而,他可親可愛的母親又在哪里呢?歸有光就只能在對這個情境的回味中寄托對母親的思念了。
生2:我鑒賞的是第五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是托物懷人。樹已長大,人卻早已不在人間,此情此景,怎么能不傷感?可為什么不寫與妻子一起植樹的情景?只是懷念,提卻不敢多提。他簡約,是因為欲言又止;他含蓄,是他不敢面對。放開說就意味著放聲大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他怕自己的心碎了。可不說又不甘心。于是,只能如此點點滴滴,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隱隱約約。
生3:我鑒賞的是“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妻明澈如水的眼眸告訴我,她喜歡聽我講述這些逝去的故事。波瀾迭起之際,她的心潮隨之起伏動蕩,她急切地追問究竟,企盼好人平安;平靜舒緩之時,她的心也隨之悠閑悠然,她會心地微笑頷首,沉醉于美好的憧憬之中。她輕輕拿起筆,一筆一筆描摹我的手卷。窗外明月半墻,桂影珊珊;看著溫柔嫻靜的妻,那一刻,我仿佛擁有了整個世界。
小結:同學們都展開了聯(lián)想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融了進去,于是我們讀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愛妻離世,震川先生的世界不再溫暖,不再完整。看著亭亭如蓋的枇杷樹,情何以堪?正是普通如枇杷樹的“一二細事”,卻蘊涵著震川先生濃濃的真情。我讀《項脊軒志》,一個“脊”字赫然在目。項脊軒,是震川先生今生今世的證據(jù),那里記錄著他的希望和夢想,承載著他“騰其姓氏,懸諸日月”的那份責任和擔當,更留下了他的喜悅和悲傷。走近項脊軒,撩撥不開的濃濃的哀傷便彌漫了我們的身心。細事至微,文字疏淡,卻遮不住震川先生思愁滿眼,蓋不住震川先生隱痛如山。正是用細節(jié)演繹出來的深情,才能令人欲涕,才會長留天壤。
附板書:
附學生的課堂感言:
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古文也能這么讀,而且這么讀這么有意思。同學的思維導圖引導我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品味。尤其是趙晗等同學的圖畫式思維導圖,讓我感觸更深。可不就是嘛,平平淡淡的文字間,竟蘊涵著如此深的內涵,我的頭腦中竟然也有畫面在定格了。(安述琛)
這堂課的精彩之處就在于趙晗同學對他自己的思維導圖的介紹以及老師的點評總結,加深了我對文章的理解。(陳鑫)
夏頤林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首《江城子》來配圖,別有新意;趙晗真的很用心,才會畫出那么好的圖,才會說得那么精彩。上臺展示的同學各有亮點。相比之下,我預習得還不夠充分。(趙楠)
今天上臺展示,我突然覺得我并不比別人差,我清楚地講述著自己用心畫出來的圖,看到同學們認真傾聽的樣子,我很感動,也增強了我的信心。而趙晗同學生動而深刻的講解,給我?guī)砹藟毫Γo我?guī)砹藙恿Γ蚁麓我欢茏龅酶茫。ㄍ蹙ЬВ?br />
我雖然沒有上臺展示,但聽得很投入,也在對比對于同樣的問題我們思考的不同之處,例如思維導圖的不同、對作者情感理解的不同等等;同時,我接收到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收獲頗多。(王詩云)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課網(wǎng)QQ客服:9899267 投稿信箱:9899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