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語文項鏈優秀課教學視頻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一語文項鏈教學視頻 龍崗區平岡中學姚雪
教學評析
一、從教學設計上看:課堂要筋少肉多。筋少,于是線索清晰,脈絡分明,學生活動空間也較大;肉多,則課堂飽滿內容充實,便于集中力量突破重點。“筋少”那就最好是“一條筋”! 以“借--失--賠--識”四字串起全文,教學總體設計思路較為清晰。以情節梳理串起全文,用情節分析作為課堂學生活動的切入口。這種思路是新大綱、新課程要求的體現。本課的設計,就把目標定位在“人物分析”上。優秀的小說,大多是以人物刻畫取勝。我想,《項鏈》一課,我們把握住了人物,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設計時,又力求找到一點新路子,既實用,又新穎。整篇文章設計重點在人物。文章是讀出來的,我在備課時,把文章反復的讀,不知多少遍?措娪埃犱浺,讀課文,反反復復。頭腦里慢慢就只剩下“只得”“懂得”“顯得”等詞語。經過同事提醒、老師指點,再精簡,最后用了“只得”和“懂得”兩個詞來貫穿整個分析過程。由“只得”這一現實過渡到“夢想”,在由此而回到“現實”,才使她“懂得”了那一切。
二、教學策略:主要以人物命運、性格探討為線索,扣住人物活動,分析評價。最后一個環節學生活動活躍而有質量,關鍵是教師設計了一個符合文本特點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活動平臺,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的空間。在評價人物的時候,學生的評價有一個傾向:那就是對于瑪蒂爾德的人格中閃光的一面挖掘的比較多。比如她誠信、可敬、有責任心、堅強、通情達理、勇敢;而對于她身上的缺點分析的不夠,僅僅是談到:虛榮、可憐、可悲。而更多的挖掘則不多。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師生討論,各抒己見。充分讓學生的活動來說話,是本課的一大特色。結論性的話由學生得出。首先,人物分析的切入點很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這節課通過“只得”“懂得”“顯得”幾個關鍵詞的深度挖掘,讓學生能夠不枝不蔓地理解人物性格特點,了解人物命運的變化給女主人公帶來的變化。
其次,還注意引導學生鉆研文本。無論是人物剖析還是人物評價,都要求或有意識引導學生要從文本出發。以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第三,學生的活動靈活多樣,有聲有色。或指名回答,或引導學生主動發言,或按坐位發言。不斷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教學方法:體現了師生互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特點。在了解了學生掌握的現有知識的前提下,注意提高學生的鑒賞與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這完全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和三維目標,這個目標貫穿整堂課的始終。將課文重點和難點設置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對整個單元其他小說的學習和鑒賞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這節課緊扣文本,抓住了“只得”“懂得”“顯得”幾個詞,展開情節,挖掘出了新東西,即隱藏在這幾個詞后面的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及變化,沒有架空分析,值得借鑒。
還有從角色轉換的角度講,我們一直倡導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從復述課文情節入手,自然過渡到了人物性格分析上,脈絡清晰地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挖掘出了文字后面的東西,學生活動空間大,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節課是否能讓學生至少知道鑒賞小說,要以情節人物為突破口,學到方法是最重要的。
語文課,是遺憾的藝術。一節課,難免有很多遺憾。對教材的進一步挖掘、精彩之處的反復品味,都還做得不夠,給學生更大的活動空間等,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語文課,永遠的求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