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蘭亭集序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單元8蘭亭集序-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第一部分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樂”;能夠背誦課文第一部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理解作者以樂景寫樂情的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品味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變化。
2學情分析
高一(1)班學生總體語文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對于學習文言文普遍有畏難情緒,有學習愿望但缺乏必要的學習方法。
3重點難點
聯系作者身世和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蘭亭集序
任務一:熟練誦讀課文。共有7個活動,每個活動有不同的目的。活動1:聽朗誦錄音(拿出筆來,標注,正音)
活動2:小組內自讀(每人一句)讀清句讀,注意停頓和斷句
活動3:推薦讀(每人讀一小節)
活動4: 齊讀
活動5:去標點讀
活動6 :讀繁體字版
活動7:朗誦展示
設計意圖:安排這7個活動,分別想讓學生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讀成誦,為理解文章內容做準備。
任務二:分析第一部分作者情感“樂”
這個任務共有4個活動
活動1:分讀第一段,男女生各一句。第二段齊讀。
活動2:探討這一部分哪個字最能體現作者情感?“樂
結合前兩段內容,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寫“樂”的?
提示:時間、地點、人物、活動?
活動3:展示交流各組探討的結果。
活動4:老師引導學生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誦讀第一部分,讓學生理解第一部分大意,根據文章內容,探討作者是怎樣寫“樂”。
任務三:背誦第一部分(教學檢測)
活動1:練習背誦
活動2:背誦展示
《蘭亭集序》課后自評
本節課,從學生的知識水平、課程標準對文言文的要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按照由淺入深、層次遞進的方式進行設計。具體分析如下:
一、本節課的地位
《蘭亭集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為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山水游記一般不只是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往往包含抒情或說理的成分。閱讀這一類的文章,一要欣賞其中描繪的自然風光,二要聯系作者身世和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二、教學重點的處理和難點的突破及教學方法的運用: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傳統方法,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節課旨在通過反復誦讀體,理解第一部分內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樂”。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的節奏、語氣和韻味,養成良好的文言語感。同時培養學生對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五、教學過程
本學期,我校推行整體把握學科本質,構建有意義課堂的研究,營造自主多彩的學生活動氛圍。本節通過設置問題串、活動組的方式,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構建有意義課堂。
本節課我一共安排了三個任務,13個活動。
任務一:熟練誦讀課文。共有7個活動,每個活動有不同的目的。活動1:聽朗誦錄音(拿出筆來,標注,正音)
活動2:小組內自讀(每人一句)讀清句讀,注意停頓和斷句
活動3:推薦讀(每人讀一小節)
活動4: 齊讀
活動5:去標點讀
活動6 :讀繁體字版
活動7:朗誦展示
設計意圖:安排這7個活動,分別想讓學生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讀成誦,為理解文章內容做準備。
任務二:分析第一部分作者情感“樂”
這個任務共有4個活動
活動1:分讀第一段,男女生各一句。第二段齊讀。
活動2:探討這一部分哪個字最能體現作者情感?“樂
結合前兩段內容,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來寫“樂”的?
提示:時間、地點、人物、活動?
活動3:展示交流各組探討的結果。
活動4:老師引導學生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再次誦讀第一部分,讓學生理解第一部分大意,根據文章內容,探討作者是怎樣寫“樂”。
任務三:背誦第一部分(教學檢測)
活動1:練習背誦
活動2:背誦展示
三、教學效果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任務串、活動組的設置來實現課堂教學,所以我從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設置觀察量表。教師觀察量表主要關注任務設置的有效性,主要從指令是否清楚、每個環節所用時間、呈現方式、是否達成設計意圖幾方面進行觀察;學生觀察量表主要從完成每個活動所需時間、每個環節的呈現方式、達成度幾個方面進行觀察。課堂設計從課標要求出發,貼近學生,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課堂反饋來看,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對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還需錘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