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鼓樂鏗鏘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六節《鼓樂鏗鏘》《東方鼓樂——絳州鼓樂》山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音樂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六節《鼓樂鏗鏘》《東方鼓樂—— 絳州鼓樂》 山東省優課
《東方鼓樂—— 絳州鼓樂》
【教材分析】
《鼓樂鏗鏘》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中第三單元“豐富的民間器樂”第六節的內容。本課選取了《滾核桃》為重點欣賞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了解樂曲的表現手法。由于學生對打擊樂有初步了解,因此本課傾重于認識了解音樂體裁、演奏形式、風格特征及等。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鼓的歷史及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中國鼓文化的興趣。
2、通過互動和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掌握和喜歡我國打擊樂的知識和魅力。
3、引導學生參與中國鼓演奏活動,促進學生深入了解中國鼓、發揚民族文化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聆聽山西絳州鼓樂《滾核桃》,了解樂曲所表現的音樂情緒與音樂內容,感受和體驗絳州鼓樂的演奏特點,從中體驗其樂趣。
2
【課時】一課時
【教學輔助教具】電腦多媒體、自制多媒體課件、鼓。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教師鼓樂表演提出問題:
1、這種樂器的表演給大家帶來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使學生預先感受中國鼓動人心魄的震撼。】 2、探討鼓樂社會功能、選擇鼓點對應的場景。 【創設情境、體驗感受教師演奏鼓點所表現的場景】 3、簡單介紹絳州鼓樂的歷史和成就
【介紹絳州鼓樂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吸引學生繼續探究絳州鼓樂】
二、講授新課 (一)鼓的結構 1、結合圖片識鼓。
3
【啟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主動探究、了解中國鼓的結構。】 2、運用了那些演奏方法?
敲擊鼓面、敲擊鼓幫、雙手交叉敲擊鼓幫、敲擊鼓槌、刮鼓幫、單手滾奏、向前(向后)推奏
3、讓學生去模打生活中核桃碰撞和滾落的聲音。 【根據前面學習鼓的打法,學生進行模仿。】 (二)欣賞鼓樂《滾核桃》的A B C三部分 1、選擇分別表現什么場景?
A部分為:從袋子里倒出核桃渲染出一種曬核桃的生活情景。 用音樂基本要素分析:
速度由慢漸快又漸慢;力度由弱漸強又漸弱;音色(演奏方法)敲擊鼓面、敲擊鼓梆、刮鼓釘等;節奏自由 譜例模打
(1)依附在主音前的音叫做倚音。倚音在記譜時首先要比主音小,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時,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時間。 (2)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 節奏
4
(3)反復記號 ||: :||
【師生根據作品中的代表性節奏共同學習與演奏核桃倒落場景。】 B部分為:核桃翻曬的過程。 (1)結合音樂想象翻曬的動作。 (2)再聽這段音樂時,提煉節奏型。
(3)特殊鼓譜——鑼鼓經每個字表示不同的演奏方法。 (4)看視頻找特點:加花和拍板。
山西絳州鼓樂:演奏時使用幾面鼓和一副拍板。由于演奏時既有音樂本身的情緒色彩,又有演員的表演藝術,因而不僅好聽而且十分好看。即表現了農民曬核桃的動作和心情,也模擬了曬核桃時發出的迥然不同的各種聲響。 用音樂基本要素分析:
速度由慢漸快;力度由弱漸強;音色(演奏方法)敲擊鼓面、敲擊鼓梆、刮鼓釘等;節奏規整。 C部分為:收核桃的場景 用音樂基本要素分析:
5
速度由快漸慢;力度由強漸弱;音色(演奏方法)敲擊鼓面、敲擊鼓梆、刮鼓釘等;節奏自由 (三)演奏精簡版《滾核桃》
【根據《滾核桃》的表演,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實踐,調動學生用多種方法演奏鼓樂,初步感受鼓的節奏魅力。】 (四)欣賞山西絳州鼓樂代表作品《滾核桃》
【運用豐富的視覺體驗,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打擊樂的喜愛情感。】 三、課堂總結
神奇而豐富的絳州鼓樂,震撼了我們內心,也激蕩了民族靈魂!今天我們欣賞和學習,明天更要繼承和發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