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獨特的民族風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模塊第三節《獨特的民族風》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模塊第三節《獨特的民族風》湖北省優課
獨 特 的 民 族 風
【教學目標 】
1、了解內蒙古、新疆民歌的特點與風土人情的關系。 2、認識長調、短調、愛情歌曲等民歌體裁。
3、能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地分辨出兩個個民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學情分析】
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性質不是培養音樂家,這門課的基本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和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從而增進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特點辨出不同民族的民歌。 2、認識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現狀及探討如何發展。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導入
1、組織教學,師生歌聲問好
2、師:播放兩段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教師并配上肢體動作(生模仿師一起)。 問:(1)學生說出兩段音樂來自哪里? 新疆、內蒙古
(2)兩個民族都有什么特點?
都在我國的邊疆,都是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但是由于生活環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他們獨特的民族風格。今天我們將對比進行學習,以便今后更好的區分他們。 二、走進內蒙古 1、內蒙古民歌:
內蒙古民歌的體裁眾多,其中有兩種最具代表性,通過聆聽這兩種不同體裁的民歌,從旋律、節奏、句幅等方面分析。 (1):《遼闊的草原》——長調 (2): 《嘎達梅林》——短調 2、拓展與探究
聆聽《贊歌》,思考: (1)長調還是短調?分析樂譜。
(2)教唱旋律片段,模仿劃腔和顫音的演唱方式(諾古拉) 4、蒙族的代表樂器--馬頭琴(關注音色和演奏技巧) 5、知識點總結,回顧。
6、師表演一段舞蹈,生辨別屬于哪里(新疆)。 二、走進新疆
帶領學生一起分析總結內蒙古舞蹈和新疆舞蹈有什么不同,與他們的地域和生活方式有什么聯系。
1、學生學習體驗新疆舞蹈的典型手位和肢體語言的表現。 2、聆聽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分析:
(1)體裁(愛情歌曲),伴奏樂器(彈布爾、手鼓)
(描寫愛情的歌曲還有哪些,并唱一兩句。 播放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樂器) (2)節拍、節奏(切分)
(模仿手鼓打節奏,并加上舞蹈動作) (3)旋律、情緒
迂回急進、逐步展開,常做反復,情緒熱烈歡快 (4)調式
受“絲綢之路”的影響,新疆音樂結合了中原、印度、阿拉伯等地區的音樂元素集于一體,形成了他獨特的調性色彩,“波斯調式”。它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叫做“木卡姆”,集(歌、舞、樂)為一體。
(5)教師帶領學生來一場歌、舞、樂的盛宴。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認識到我國的民族音樂博大精深,需要細細挖掘和品嘗,不管是演唱還是演奏出來,都有它獨特的音樂魅力,我們都能被它的音樂所感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