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獨特的民族風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模塊第三節《獨特的民族風》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模塊第三節《獨特的民族風》廣東省 - 珠海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歌舞形式感受體驗蒙古族民歌活潑的情緒和委婉的風格,了解民族民間音樂。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對比、互動等課堂活動,辨別蒙古族民歌長調和短調的體裁,理解長調舒展悠長、節奏自由的曲調特點以及短調整齊、緊湊,節奏規整的曲調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蒙古族民族民歌的學習與探究,激發學生喜歡少數民族民歌,弘揚民族音樂的熱情。
2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
本章節選自人音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模塊 第三節 《獨特的民族風》,本章節共兩個學時,本節課蒙古族音樂為第二課時,第一學時為獨特民族風的藏族、維族音樂。高中的學生對音樂的知識積累已能夠初步的辨別蒙古、新疆、藏族音樂,但似乎提不起十分濃厚的興趣,本節課將通過聽賞、模唱、學跳等活動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蒙、藏民歌的民族風格,更好地把握蒙、藏民歌的情感,激發學生喜歡民族音樂的熱情。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歌舞形式讓同學們感受體驗民族蒙古族民歌,辨認、判斷蒙古族的長調短調。
體驗蒙古族長調和短調音樂節奏旋律的特點和舞蹈動作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分析出曲調的節奏、體會長調的音樂特點,隨著音樂哼唱短調。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獨特的民族風
教學流程;
一、情景設置
1.回顧上節課內容-藏族音樂。
2.出示蒙古族草原的背景圖片,播放背景音樂《蒙古人》,讓同學們展開想象,蒙古族人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引出課題)-
3.讓同學們對蒙古人的生活展開想象,做出幾個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騎馬、摔跤等),并根據老師提供的素材,把動作加以實踐,通過蒙古族舞蹈的形式表演出來(播放背景音樂)。
4.蒙古音樂的特點(從地理環境、經濟形態、性格特征總結)。
5.蒙古族人民長期游牧生活和親人短暫的相聚,聯想到歌曲兩種風格:舒展漫漫無邊的旋律(長調)和歡快活潑(短調)的情緒特點。
6.蒙古族民歌的分類。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推動課堂進入主題,讓同學們對蒙古族的音樂有個初步的印象。
二、長調和短調
(一)欣賞歌曲《贊歌》
1.學生帶著問題聆聽《贊歌》這首歌曲,聽聽歌曲前段和后半段旋律和節奏有什么樣的區別?
2.學生概括出歌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旋律和節奏特點,并說出辨別出來的原因。老師提煉并板書。
3.老師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對比等課堂活動引導學生聽辯出蒙古族歌曲的長調和短調。
三、聽辯測試
聽歌曲《遼闊的草原》、《嘎達梅林》,辨別兩首歌曲哪一首屬于長調,哪一首屬于短調?
老師概括總結。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于短調和長調兩個歌曲體裁的掌握情況。
四、蒙古族歌舞體驗
(一)介紹蒙古族風服飾文化。
(二)蒙古族舞蹈動作和音樂的聯系:
1.蒙古族舞蹈的體態、動律。
2.舞蹈動作中表現長調的廣闊、自由、豪邁灑脫,是哪些動作來體現?(柔腕兒)同時表現短調活潑、歡快的氣氛用哪些動作來體現?(翻腕兒、抖肩).
3.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4.用音樂《嘎達梅林》學生們和老師一起舞動起來,感受體驗一段蒙古族舞蹈(柔婉、抖肩)等動作.
設計意圖:從舞蹈的形式入手,讓同學們真正感受蒙古族歌舞的情緒與情節.
五、總結
1.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2.知識總結和回顧。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以及本堂課知識的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