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光合作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五章5.4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_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五章第四節_(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_廣東省優課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 (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1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本節課在簡述了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后,介紹了英格豪斯、薩克斯、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等科學家歷年來關于光合作用原理的主要研究成果,這有利于為講述光合作用原理做好鋪墊,也讓學生對人類關于光合作用的艱辛漫長的探究歷程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以光合作用研究歷史中的主要事件為線索,遵循科學家的探索思路,總結出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2) 能力目標: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所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正確的科學態度;感悟生物學的發展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科學發展技術進步的關系. 3 教學重點
薩克斯的實驗分析、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分析、魯賓和卡門的實驗分析 4 教學難點
薩克斯的實驗分析、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分析、魯賓和卡門的實驗分析 5 課 型:新授課 6 課時安排:1課時 7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說明 引入
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光合作用知識,引出本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回憶初中光合作用知識 溫故知新,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
按時間順序,學習光合作用探索歷程的主要經典實驗
簡述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觀點
了解光合作用的認知歷程
演示海爾蒙特的柳樹實驗動畫,出示相關數據,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
觀察、分析,得出結論: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主要來自水,而不是土壤。
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
講述1771年英國的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并配以簡圖。引導學生思考。
觀察、分析,得出結論:呼吸作用呼出CO2,植物放出氧氣.
更新結論:植物可以更
培養學生分析實驗的能力。讓學生體會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
提醒學生注意:1785年,科學家才發現了空氣的組成。
新污濁的空氣
動畫演示1779年荷蘭的科學家英格豪斯的植物更新空氣的實驗,
觀察、分析,明確只有在有光條件下、植物有綠葉才能更新污濁的空氣。
完成學案
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介紹德國科學家梅耶觀點。
學習觀點: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完成學案
讓學生體會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
介紹薩克斯的實驗,并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為什么要暗處理?為什么要將葉片部分遮光部分曝光?要不要再另外設置對照組?自變量、因變量、觀察指標分別是什么?從該實驗能得出什么結論?
思考并由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完成學案
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實驗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對對照實驗、變量的分析的能力。
引導學生嘗試用化學反應式表示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和條件 同桌同學嘗試寫出化學反應式。 完成學案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介紹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課本P106資料分析)并引導學生思考:恩格爾曼想觀察什么?觀察到什么?此實驗方法有什么巧妙之處? 從實驗中能得出什么結論?
小組討論,由學生代表回答相關問題。 完成學案
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實驗進行分析,體會
恩格爾曼的巧妙的實驗設計思路。
引導學生綜合以上實驗結果,概括出光合作用概念并完善反應式。 小組討論,并完成相關任務。 完成學案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對魯賓和卡門的實驗進行分析, 引導學生分析課本P106練習6的小球藻實驗。
學生思考并回答:需要標記的元素為C18O2、H218O,需設計二組實驗進行對比。
由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得出相關結論 完成學案
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實驗進行分析,體會
魯賓和卡門的巧妙的實驗設計思路。 讓學生體會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聯。
簡介卡爾文的實驗結完成學案
簡單介紹,第二課時
論
再進一步學習。
總結提升 歸納總結 完成學案
歸納總結
課后作業
1.從人類對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來看,生物學的發展與物理學和化學有什么聯系?與技術的進步有什么關系?舉例說明。
分析人類對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你還有哪些感悟?請與同學交流。
課后思考、討論 感悟生物學的發展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科學發展技術進步的關系.
附:板書設計:
5.4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1.主要探究歷程 2.光合作用的概念 3.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