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群的特征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節種群的特征_新疆 - 烏魯木齊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節種群的特征_新疆 - 烏魯木齊市
《種群的特征》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章節、課題名稱
第四章第一節《種群的特征》
分冊(模塊)
必修三 授課時數
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課程標準的描述
例舉種群的特征。
教學內容分析
《種群的特征》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讓學生在
前面學習了穩態及其調節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宏觀層次來分析生命系統的特征。新課改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就是讓學生通過親歷模擬實驗的探究活動來領悟科學研究方法,學習科學知識。
知識結構框架(或概念圖、思維導圖等)
教學對象分析
教學對象分析
教材前三章內容是在個體水平上研究穩態,從本節課開始進入宏觀的群體水平。通過必修三前三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建立了穩態及其調節機制,盡管僅限于個體水平,但在這個基礎上,對種群和群體水平上的穩態及調節機制的內容,學生應該更加容易理解,更加容易接受。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掌握種群密度的概念及種群的其他特征。
掌握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2.能力目標:嘗試用樣方法、標志重捕法模擬調查種群密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會觀察自然界生物,了解生物種類,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和難點
項 目 內 容 解 決 措 施
教學重點
種群的特征
利用講述、討論、板書總結等方法,讓學生
能夠理解種群的各個特征及關系。
教學難點
用樣方法、標志重捕法模
擬調查種群密度
利用自制模擬草地、模擬標志重捕法裝置讓
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探究,體會并掌握兩種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
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的簡要闡述
《種群的特征》一節是從宏觀角度講述種群和群落的穩態,本節課教學我從種群的數量特征著手,分別重點講述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種群密度,以及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年齡組成
和性別比例等影響種群密度的因素。
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是重點和難點,我采用現場模擬樣方法、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種群密度的探究與調查,更深刻的理解樣方法與標志重捕法的概念。
種群的幾個數量特征是本節課的重點,尤其是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
比例對種群密度的影響關系,對于此處,我先通過講述、討論等方法讓學生有初步認識,再利用板書拼圖總結出各個數量特征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設計意圖、依據
一、引入 復習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通過前三章的學習,我們知道個體可以通過調節來維持穩態,那種群和群落如何維持穩態呢?
依次說出,并總結個體進一步形成種群、群落。
思考。
溫故知新,從微觀轉至宏觀角度,探討種群和群落的穩態。
二、種群的概
念
回憶種群的概念是什么?
判斷:下列敘述中屬于種群的種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的總和。
通過判斷總結出種群的概念及要點。
是: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車前草
2.九中校園內全部的樹 3.南山上的三只麻雀
4.一片農田的全部東亞飛蝗 5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符合什么條件才能稱為種群? 是 不是 不是
是 不是
①一定地域 ②同種生物 ③全部
個體總和
三、種群密度及調查方法 展示三種種群,并找出它們的不同。
我們用種群密度來衡量一個種群的數量。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它是指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量。
如何才能計算種群的密度呢? 數量不一樣多
判斷三個種群的密度大小。
講述估算的方法,構建種群密度計算的方法框架。
展示模擬草地圖片。
估算常用的方法有:樣方法、標志重捕法。
講解樣方法的概念,強調運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可做到隨機取樣,并且強調隨機取樣的重要性。
如果要調查澳大利亞草原上的羚羊,使用標志重捕法,詳細講述標志重捕法的過程。
學生通過觀察得知個體大,分布范圍小的種群可通過逐個計數獲得,對于個體小,分布范圍大的種群要通過估算獲得。
認真聽講。
四、模擬探究樣方法、標志重捕法調查全班分為兩大組(每四人一小組)同時進行探究活動。
一大組探究樣方法、另一大組第一大組(樣方法):根據導學案中的方法步驟操作,計算出種群密度并填寫在黑板上。
利用模擬裝置,突破重難點:樣
方法及標志重捕
種群密度 探究標志重捕法。
公布模擬草地上植物的密度,瓶子中的黃豆數。
同學們計算的結果與真實結果有一定的差距說明什么?
具體誤差形成的原因可在課后討論。
通過以上活動,你能說出計算種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第二大組(標志重捕法):利用模擬裝置(礦泉水瓶子,里面放了一定數量的黃豆)進行操作:第一次取出30粒黃豆,用記號筆進行標記后放回瓶子中搖勻,再次隨機取出一定量黃豆并數出其中被標記的黃豆數目,最后,記錄數據并利用公式求黃豆總數,將答案寫在黑板上。
存在一定的誤差。
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逐個計數
法。
分布范圍大,個體較小的種群:估算 對于不運動或運動范圍小的生物:樣方法
運動范圍大能理強的動物:標志重捕法
五、種群的其他特征
種群密度反映了種群在一定時期的數量,但是想要知道種群的消長、變化趨勢,還要研究種群的其他特征,例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1、 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
2、 遷入率和遷出率: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占
簡單的計算出生率,了解我國死亡率在下降,說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提高了。
得出結論:出生率、遷入率大,種群
密度增加,反之則減少。
在種群密度的基礎上,研究種群的變化趨勢。
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 3、 年齡組成:種群中各個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分為三種類型: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增長型的種群密度會如何變化?為什么?衰退型的種群呢?
探討:我國人口歷年變化金字塔,分析為何我國1978年實行計劃生育,2016年卻開放了二胎政策?
4、 性別比例:種群中雄性個體或雌性個體所占的比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
種群密度增加,因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種群密度減小,因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討論并回答:1953年開始人口呈增長型,要維持人口數量,就要計劃生育,而2010年人口趨于衰退型,二胎政策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
小結:種群密度的計算方法,種群的數量特征及關系。
認真總結,記筆記。 六、種群的空間特征
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布局叫做種群的空間特征。
例如:水稻的均勻分布、雜草的隨機分布、瓢蟲的集群分布。
補充空間特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