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節的內容,是高中生物的第一個探究實驗。是在細胞膜制取實驗基礎上的拓展延伸,也是為本章物質擴膜運輸的內容學習做好鋪墊,起承前啟后的作用。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證明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闡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能力目標: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會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嘗試設計實驗方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小組討論和交流中學會合作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習了細胞膜的制取方法、滲透裝置和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基礎上開展的,雖然學生對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具體原理并不清楚。但是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現象,所以從宏觀現象出發,借助顯微鏡,深入微觀層面的細胞來探究,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基于高一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在實驗操作和技能方面,還非常欠缺。尤其是我校學生,能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但是未養成嘗試解決問題的習慣,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針對學生現有的水平,制定學法:觀察法、合作探究法、動手實驗法。本節教學內容要求1課時完成,是以實驗探究為中心,以學生設計實驗思路、進行實驗探究、交流實驗結果為主,以教師引導點評為輔的新授課。教法為類比推理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式探究教學法。 三、重點難點
重點:證明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闡明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難點: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會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嘗試設計實驗方案。 四、教學過程
學習階段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情 境 導 入
1.先回顧上節課設計滲透裝置,觀察到的滲透現象,請學生思考回答發生滲透需要的條件。
2.聯想到植物能發生滲透現象嗎?生活中有沒有植物吸水和
學生進行回憶,并答出半透膜和膜兩側具有濃度差兩個條件。
學生積極思考,并對三個常見的現象根據常識進行了
滲透知識的鞏固,是學習新課的前提條件。
常見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
失水的實例?展示三幅圖。 3.從宏觀上說明植物吸水還是失水。而要解釋宏觀現象,應該從哪入手?
解。
學生很容易回答從微觀層面的細胞入手。
實驗探究熱情。 順利導入新課,展示教學目標。
合 作 探 究
實驗前的準備階段: 為了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要了解植物細胞的結構。
1.請同學來從細胞模式圖上辨認植物細胞的結構。并找出成熟的植物細胞中水分主要集中的部位。
2.引導學生指出,液泡中的水分要進入外界,需要經過哪些結構?
3.類比于動物細胞,教師提出兩個問題: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嗎?植物細胞是如何吸水和失水的?給學生提供實驗材料和試劑,進行分組討論和設計實驗思路。 實驗階段:
教師對學生實驗過程中遇到的
問題進行適當的分析與指導。 實驗后的結果共享階段: 教師隨時注意實驗的進程,指導學生及時將實驗結果拍照后上傳至生物實驗群。 教師補充和引導階段:
1.學生能很準確的說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液泡等細胞結構。并看出液泡占據細胞的大部分體積。
2.學生回答:液泡膜、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是全透性的,在水的跨膜運輸上可以不考慮。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和試劑,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思路。
學生根據設計方案,進行實
驗的具體操作步驟,包括臨時裝片的制作和觀察。
每組一名成員說明實驗選材、設計、結果和結論。
通過圖片的直觀認識,學生能看出細胞吸水和失水需要經過的結構,為原生質層的提出做好鋪墊。
順理成章的得出原生質層的概念。
給出問題,由學生討論和設計實驗方案,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鍛煉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學生自主選擇材料,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最終擇優,便于得出實驗現象。
教師將課件上提前準備好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引導全體學生最終得出: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原生質層半透膜特性實現需要的條件。
學生看圖片,在各組展示結果已經觀察到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最終得出結論。
實驗課上,學生做出的實驗效果很難控制,因此,教師的兩手準備,有助于達到實驗課的最佳效果。
總 結 提 升
通過實驗現象:
1.請學生分析:外界溶液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不同,細胞會發生什么現象。
2.質壁分離發生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有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的對比,很容易得出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學生回答。
對所學知識整理、強化。
知識的整合概括是能力提升的表現。
原 理 應 用 教師通過練習題的形式和回顧導入問題的解答,引導學生思考質壁分離的應用。
做練習題,從題意中得出前三個應用,最后回歸到生活實踐問題的解決中,得到第四個應用。
考查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又有本節課的首尾呼應,是在實驗基礎上的升華。
課 后 感 悟
1. 給學生提供反思的機會:本
節課學到了什么?(在知識或是技能或是團隊合作等方面)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2. 教師送給學生忠言:獨立思
考是成功的前提,團隊協作是制勝的法寶。
1. 學生回顧這節課,有知識上的掌握,還有實驗技能上的提高以及團隊協作的重要。
2. 學生能在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做的更好。
學生進行課堂反思,既掌握了知識,也能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體現了在知識學習之上的東西,不僅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也是學習和生活的經驗積累。
五、課后作業
1. 制作一種涼菜或腌制一種蔬菜,并寫出實驗方案,如使用的調料及濃度、制作過程等,請家長品嘗評價并反饋給老師。
2.其他物質(如Na+、K +、Cl-)的跨膜運輸與水是否相同,課下進行實驗探究。 六、板書設計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A>B,細胞失水,質壁分離
A<B,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評測練習
一、選擇題:
1.以下發生滲透作用的例子是
A.煮熟的馬鈴薯條放入水中 B.把干種子放在清水中
C.烈日下菠菜葉子下垂 D.放在鹽水中的蘿卜變軟
2.a、b、c是三個相鄰的細胞,已知a細胞液濃度> b細胞液濃度> c細胞液濃度,如圖所示,能正確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間關系的是
A B C D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