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云霄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云霄一中 方麗娜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一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第3章第1節的內容,本節介紹的是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該節的學習使學生開始從細胞水平了解生物體,并對細胞膜的功能建立初步認識,為后面第4章進一步學習有關細胞膜的知識奠定基礎。本節課的內容既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還蘊藏了豐富的科學史材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有關的科學史材料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材料進行體驗式教學。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中已初步認識細胞膜在整個細胞中的基本功能,但對細胞膜的成分卻是一概不知,為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對教學順序作了調整,先學習細胞膜的功能,再學習細胞膜的成分。
三、教學目標
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要求的教學目標:
教學環節 |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大膽猜想 激發思維 |
第二章我們學習了組成細胞的元素及化合物,那么如果你是一位魔術師,你能不能把組成細胞的分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放人一個容器中,變出一個細胞呢? 通過你們的猜想和討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細胞這個生命系統并不是其組分的簡單堆砌,而是組分間結構和功能密切聯系所形成的統一整體。這一章我們來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 |
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大膽猜想和討論,在興趣的指引下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 ||
引入新課 |
教師把雞蛋剝殼,然后將內容物小心地倒入大培養皿中。讓學生觀察現象,并對所觀察到的現象展開討論:雞蛋里的卵黃與卵清是如何分布的?為什么能如此分布?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卵黃與卵清被一層膜分隔開,未受精的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這層膜就是卵細胞膜,卵細胞膜成為卵細胞這一系統的邊界。 |
學生演示,學生描述。學生用細針扎進卵清部位并輕輕挑動,觀察現象,然后再用細針扎進卵黃部位也是輕輕挑動, 觀察現象。 |
聯系生活, 引發體驗 在這個實驗中,學生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真切地感受到細胞膜的存在。 |
||
一、 細胞膜的功能 |
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 通過引導學生對上述實驗的分析,認識細胞膜的基本功能是“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這一邊界的出現促使了原始生命的誕生。 | 觀察原始地球模擬圖,感知細胞膜的分隔作用和意義。 |
創設情境, 互動體驗 |
|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
教師演示實驗: 實驗一:取A、B兩個燒杯,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清水和沸水,然后將新鮮的紫色莧菜葉分別浸入A、B兩個燒杯中; 實驗二:取數量相等的玉米粒兩份,為A、B兩組,將B組玉米粒煮熟,然后分別加入紅墨水,幾分鐘后用緩水流沖洗兩組玉米粒。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實驗一中B燒杯的水為什么變成紫紅色?而A燒杯顏色不變?實驗二中B組玉米粒為什么被染成紅色,而A組的顏色不變? |
學生帶著問題在小組內相互討論和探究,并時而與教師交流,最終明白了細胞膜確實能控制物質的“進”與“出”。 |
創設情境,啟發思考,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 |
||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
“信息交流”對于當今人類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人們可通過各種方式實現相互間的信息交流。從古至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有哪些?那么細胞之間是如何交流的? PPT展示動畫和圖片,介紹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直接交流、間接交流、通道交流。 |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方式有飛鴿傳書、烽火、電話、寫信、QQ和郵件等。從動畫獲取信息,深入理解細胞膜能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的3中方式。 | 充分利用影像資料,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降低學習難度,培養學生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 ||
二、細胞膜的成分 | 1、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
導學問題展示: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40-P41內容并回答: (1)如何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正確選擇實驗材料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圖示不同細胞,讓學生比較后選擇) (2)如何得到紅細胞稀釋液? (3)用什么方法從紅細胞中獲取細胞膜呢? (4)如何設計嚴謹的實驗步驟呢? PPT展示實驗原理:吸水脹破 實驗步驟:制片——實驗處理 (5)如果上述實驗在試管中進行,細胞破裂后,還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
討論分析,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因為它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閱讀教材實驗資料,從文字中獲取信息,理解細胞膜的制備過程 觀看紅細胞脹破的圖片,加深對實驗的理解得出結論:獲取純凈細胞膜還需要采用離心法。 |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其自學能力,促進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培養實驗的嚴謹性。 |
|
2、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背景資料: (1)1859年,歐文頓選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膜的通透性進行了上萬次的研究, 發現凡是脂溶性物質,容易穿過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質的物質,不容易穿過膜。這一事實說明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什么物質? 教師提示相似相溶原理,以問題串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資料。 (2)資料分析2:科學家對細胞膜化學成分深層分析發現,細胞膜會被蛋白酶分解。這一事實說明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什么物質? 教師提示:蛋白酶是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只對蛋白質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質。設問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得出結論。 (3)PPT展示細胞膜成分的柱形圖,請學生分析并談談自己獲取的信息。 知識延伸: 細胞膜中蛋白質和脂質的比例與細胞膜的功能有關,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癌癥的診斷是通過細胞膜的成分來確定的。請閱讀教材P41的“與生活的聯系” |
認真閱讀資料,自主思考回答:細胞膜中含有脂質和蛋白質 (回顧舊知識: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中的磷脂) (證明蛋白質要用雙縮脲試劑,出現紫色的顏色反應) 學生回答:脂質、蛋白質、糖類的含量分別是50%、40%、2%—10% 認真閱讀,擴展知識面,聯系實際生活 |
以科學史為載體, 讓學生分析經典實驗,體驗探究的過程, 逐步搞清楚細胞膜的成分。培養學生從文字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知識,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
||
三、植物細胞壁 |
植物細胞的最外側是細胞壁,細胞壁是細胞系統的邊界嗎? 植物細胞壁,它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能起到支持和保護的作用。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所有物質都可以穿過。 |
不能,不是所有細胞都有細胞壁,另外細胞壁不具備系統邊界具有的相關功能。 | 形成嚴謹思維習慣 | ||
課堂小結 |
教師簡明指出課堂脈絡 |
傾聽、思考 | 強調重點 | ||
當堂訓練 | 精選題(由淺入深) | 練習、互評 | 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訓練知識遷移能力 | ||
板書設計 |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2.功能
蛋白質40% 糖類2%-10%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