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類遺傳病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人類遺傳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優質課比賽視頻_《人類遺傳病》
《人類遺傳病》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有選擇地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參與討論,自主構建知識。在整個認知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引導的角色,采用賞識性評價法,激勵他們在討論探究中有更深入了的思考,在精彩展示中有更精彩的表現。促進同學間的交流、合作、互助,力求在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環境中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協同發展的新課堂。
二、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5章第3節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遺傳和變異的基礎知識后,向學生介紹關于遺傳病的知識,既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總結歸納,又是對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進一步補充,也是對遺傳基本規律以及遺傳方式判斷的鞏固復習。本節核心是“人類基因遺傳病的概念”、“人類遺傳病的類型”、“遺傳病的檢測和預防”三塊內容,主要講述人類遺傳病及其監測與預防的常識性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進行學習興趣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啟發學生自學探究,幫助學生建構整個知識系統的框架。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的學習也對一些常見遺傳病,對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有一定了解,同時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已經掌握了遺傳基本規律、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會導致生物性狀改變及其危害。同時,高二學生具有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的能力 所以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選擇一種遺傳病進行調查,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
(2)概述人類遺傳病的產生原因、監測和預防的方法。
(3)簡述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
2. 能力目標
(1) 通過對人類遺傳病類型的分類學習,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總結能力。
(2)進行人類遺傳病的調查,培養學生的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及撰寫調查報告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關注遺傳病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危害。
(2)關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認同遺傳學研究的新成就對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積極思考遺傳學與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聯系,為普及遺傳學知識做出貢獻。
(3)關愛遺傳病人,向樂觀不屈、奮斗不止的疾患人士學習,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上進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以及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
2、教學難點:
(1)如何開展及組織好人類遺傳病的調查
(2)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五、教學策略
本節課主要采取拋錨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使得學生在一個系統的、真實的問題背景中產生學習需要,通過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在合作和探究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能力的提升。在學法的引導上,主要采取調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和合作學習的快樂,養成團隊合作的意識,形成勇于展示和表達的態度,同時提升分析、處理數據和概括綜合的能力。
六、教學流程
七、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 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黃舸(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視頻。 |
觀看視頻 |
關愛遺傳病人,向樂觀不屈、奮斗不止的遺傳病患者學習,激勵學生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 |
主題一:遺傳病的概念 課件展示:a.艾滋病 b.白化病 c.大脖子病 d.先天性心臟病 思考: 1.上述屬于遺傳病的是哪個? 2.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一定是遺傳病嗎? 3.什么是遺傳病? 點撥:先天性心臟病可能是孕婦在妊娠前三個月感染病毒而引起的,屬于先天性疾病,但不一定是遺傳病。大脖子病可能家庭飲食缺乏碘,家庭多個成員患大脖子病,屬于家族性疾病,但不是遺傳病。 |
1.b.白化病 2.不一定 3.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疾病。 |
以問題驅動的模式激發學生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
主題二: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 提問:說一說你所知道的遺傳病? 過渡: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在人類中表現為遺傳病。 討論: 遺傳病有哪些類型? 展示: ![]() 提問:
點撥:顯性遺傳病一個致病基因即可致病,隱性遺傳病必須有兩個致病基因才能致病。 介紹:軟骨發育不全、苯丙酮尿癥、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和血友病。 例題:判斷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 ![]()
|
學生分組搶答 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遺傳病,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1.由一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常見有 ![]() 甲: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乙: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2. 由多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常見有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唇裂、無腦兒等。其特點表現為 (1)表現出家族聚集現象。(2)易受環境影響。 (3)在群體中發病率較高。 3. 由于染色體結構異常或數目異常而引起的遺傳病。常見有21三體綜合征、性腺發育不良、貓叫綜合征。 |
培養學生競爭的意識。 引導學生從遺傳病的病理歸納遺傳病的類型,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框架。 鞏固復習遺傳方式的判斷,鍛煉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以及應用能力。 |
主題三: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 展示幾種常見的遺傳病患者圖片和數據資料。結合圖片和數據,引導學生談談遺傳病的危害。 提問: 1.導致遺傳病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對策? 2.如何進行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從而達到優生的目的? 點撥: 為了每個家庭都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我們應該考慮一下幾個問題: ①和誰生?②能不能生?③什么時候生?④生之前做什么? 介紹: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禁止近親結婚是預防遺傳病發生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展示:達爾文和摩爾根資料 思考: 為什么要禁止近親結婚? 展示情景題: 一個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伴X顯性遺傳)的男子(XHY)與正常女子XhXh結婚,為預防生下患病的孩子進行了遺傳咨詢,如果你是醫生,你的建議是? 結合情景題引導學生歸納遺傳咨詢的步驟。 展示表格: ![]() 根據表格分析為什么提倡適齡結婚? 點撥:女方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男方為25—35歲較佳。 討論: 產前診斷能及早發現有嚴重遺傳病和嚴重畸形的胎兒,是優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產前診斷的方法有哪些? |
影響患者本人身心健康,給家庭帶來嚴重德爾經濟和精神負擔,降低社會的人口素質…… 主要原因:環境污染。因此我們改善人類環境和醫療條件。除此之外,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也是一項重要措施。
近親結婚的雙方從共同祖先哪里繼承同一種致病基因的機會較非近親結婚的大大增加,結果雙方很可能都是同一只致病基因的攜帶者,使后代隱性遺傳病發病風險大大增加。 檢查、了解病史,作出遺傳診斷→分析遺傳病的傳遞方式→推斷后代發病概率 →提出建議 母親生育年齡越大,積累變異的因素越多,引起遺傳病的概率越大。 (1)羊水檢查、B超檢查;(2)孕婦血細胞檢查; 3)絨毛細胞檢查、基因診斷。 |
分析引起人類遺傳病的原因,加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引導學生高度關注遺傳病,意識到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的必要性。 在學習遺傳知識的同時,懂得用法律知識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通過情景體驗,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主題四:調查人類遺傳病 提問: 1.發病情況用什么指標表示? 2.選擇哪一類遺傳病進行調查? 3.調查范圍是什么? 同學們匯報一下遺傳病的調查情況。 討論: 1.調查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如何克服? 2.調查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
1.調查遺傳病的發病率和遺傳方式 2.選擇發病率高的單基因遺傳病進行調查。 3.發病率—人群中調查 遺傳方式—患者家系中調查 小組匯報遺傳病的調查情況。 1.困難:涉及個人隱私,因此要征得本人及家人的同意才能調查。 2.①.調查群體要足夠大。 ②.要注意保護被調查人的隱私。 ③.盡量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
在調查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從自已親身經歷的事物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 |
主題五:人類基因組計劃 簡介:人類基因組計劃 提問: 1.人類基因組計劃進行的目的是什么? 2.測定幾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3.進行這項計劃有何意義呢 ? 總結:科學是一把雙刃劍,HGP的研究成果使基因治療從不可能,到為人類健康帶來新的曙光,但也引起倫理道德的爭議,我們要正確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
1.目的:測定人類基因組全部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遺傳信息。 2.測定人類基因組24條染色體(22條常染色體和X、Y兩條性染色體)的全部DNA序列。 3.意義:幫組人類診治和預防疾病。 學生小組資料交流; 學生小組開展辯論: 小組1(正方):小組2(反方) |
培養學生關注科學發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培養學生辯證的看待問題,作好科學的宣傳,承擔起社會責任。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