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的電離,溶液的酸堿性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化學選修四第三章第二節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第一課時-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名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學科(版本)
人教版選修四 章節 第三章第二節
學時
第一課時
年級
高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在一定的溫度下,水的離子積是常數。了解水的離子積的含義。2、明確溶液PH的意義以及c(H+
),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總結知識的能力;2、培養學生對知識點遷移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水的電離平衡過程中H+
、OH-
的關系分析,體會矛盾的對立統一、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制約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以及措施
重點:1、水的離子積;2、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 難點:水的離子積;溶液的酸堿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措施:從運用已學知識分析、推導新知識入手,減少學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識的鋪墊。利用學生學習“最近發展區”先建立水的電離平衡,寫出其相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再通過分析水的濃度在電離過程的變化極其微小,故c(H2O)可看作一個常數,從而形成水的離子積的概念。利用“弱電解質平衡的影響因素”探究水的離子積的影響因素,從而構建水的電離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學習者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常數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后所學習的內容,學生對化學平衡,特別是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也屬于化學平衡已有認識和理解,因此本節內容在理論接受上應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媒體使用及分析(交互式電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情景導入 1、出示課題 2、視頻導入
兩例因電器火災視頻,
揭示課題。
視頻以全新的方式呈現信息,訓練
學生的觀察、挖掘
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利用白板的插入視頻功能,播放電器火災視。
電器著火能否直接用水來撲滅?為什么?
學生根據火災視頻思考并口頭回答。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二、活動中探究,體會有序思考
課堂演示實驗:
純水與自來水的導電性實驗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利用手機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錄像,并投影到大屏幕上。
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到整個實驗過程。 通過希沃助手中同屏技術功能,將實驗過程投影到白板屏幕上。 水中究竟存在何種微粒?
讓學生寫出水的電離
方程式。
讓學生了解純水中真實存在的離子形式及簡寫。 利用白板淡入功能出示兩種水的電離方程式。并利用板中板進行板書:一、水的電離
合作探究:哪些外界因素影響水的電離平衡?
先獨立思考,然后展開小組討論,完成下表空白:
讓學生小組之間討論找出結論,激發學生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 利用白板淡入功能出示表格。
學生小組討論形成共識,填寫導學案。教師通過手機拍照并上傳至白板屏幕上。
各小組的探究成果同時展示大屏幕上,可比性一目了然。
利用白板的投影和自由轉換功能,展現學生的探究成果,更直觀形象。
優秀小組代表總結,教師在白板板書。 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觀察總結能力。 在學生交流時,老師手握白板筆,猶如魔術師,手捏魔術棒,直接在白板課件中的表格中填寫。體現了交互式白板隨即書寫的功能。
小結:促進水的電離和抑制水的電離的方法。
傾聽并作好筆記。
讓學生形成知識的體系化。 三、實踐應用,提升認識。
過渡:既然水的電離是一個可逆過程,那么請同學們寫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的表達式。 學生回答、教師展示 溫故知新,檢驗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利用白板淡入功能出示水的電離平衡常數的表達式。并利用板中板進行板書:二、水的離子積常數——KW
演繹推理:演繹水的電離平衡常數的表達式的變形,從而引出水的離子積常數,并加以板書:
Kc=c(H+)·c(OH-
)/c(H2O)
Kc·c(H2O) =c(H+)·c(OH-
)
KW=c(H+)·c(OH-
) 了解25℃時,水的濃度如何計算,以及此時
水中c(H+)、c(OH-
)的大小。
主要讓學生理解水的離子積為常數的推理依據及推理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布置任務,指導學生通過數據分析尋找規律。
閱讀教材P46表格中數據,找到水的離子積隨溫度變化的
通過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
.
展示:KW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越高,KW越大,因為水的電離是一個吸熱過程。 常溫下:
KW=c(H+) ×c(OH-) = 1×10-
14
學生歸納小結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思考并討論:在100 ℃時, ①純水中的c(H+)與c(OH-)各為多少?
②pH=7的溶液是中性嗎?
展開思考與小組內討論,并歸納后口頭陳述。
幫助學生理清水的離子積的應用范疇,加深學生對溶液酸堿性實質的理解與掌握。
利用白板中的板中板功能進行演繹計算。
歸納總結:溶液的酸堿性需根據c(H+
)和c(OH-)的相對大小來確
定,c(H+)>c(OH-)溶液呈酸性, c(H+)=c(OH-)溶液呈中性, c(H+)<c(OH-)溶液呈堿性。
傾聽并作好筆記。
讓學生形成知識的體系化。
利用白板中的板中板功能書寫成果匯總。板書:三、判斷溶液酸堿性的方法。
四、課堂反饋,鞏固落實。
例1、常溫下,將0.1mol的HCl氣體通入水中形成1L的溶液, c(H+)與c(OH-)還相等嗎? Kw變不變?為什么?該溶液中: c(H+)= ,
來源于 , c(OH-)= , 來源于 由水電離出的
c(OH-)水= , c(H+)水=
例2、常溫下,0.1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c(H+)水= c(OH-)水= 。
例3、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H2O= 1.0×10-13mol/L,則該溶液呈酸性還是堿性?并求出該溶液中c(H+)的可能值和pH?
完成下列練習題 通過課堂練習,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利用白板中的板中板功能進行演繹計算。
五、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本節課內容歸納小結
回顧本節課內容
利用希沃中的思維導圖,對本節內容進行有效的歸納、分析和總結,同時還可以檢查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否合理,從而起到自我測評的作用。
六、鞏固檢測
布置課后鞏固檢測
完成鞏固檢測題
鞏固對知識的理解
白板呈現作業,提供課外網址,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