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的電離,溶液的酸堿性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二化學選修四第三章第二節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第一課時-甘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四第三章第二節水的電離及溶液的酸堿性第一課時-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教學設計
授課課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第三章章 第二節 (第一課時) | 課型:新授課 | |
教材分析 | 本節內容包括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和溶液的酸堿性三部分內容,只有認識了水的電離平衡及其移動才能從本質上認識溶液的酸堿性;水的電離過程的分析和水的離子積的適用范圍的討論,體現了化學理論指導的作用。教材是對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知識的延續和拓展;并為以后面學習鹽類的水解的本質及電解等知識提供基礎。 | |
課標要求 |
1、知道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 2、知道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離子積是常數。 |
|
教學目標 |
1、學生通過探究實驗及實驗現象的分析,知道水能電離;通過水的電離過程的分析,認識水電離的過程;通過定量數據計算比較,體會水是極弱的電解質。 2、學生通過問題探究 ,知道水的離子積常數Kw及其與溫度的關系;水的離子積常數不僅適用與純水,也適用于稀的電解質溶液。通過問題討論,提高運用電離平衡基本規律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通過水的離子積的有關計算,學會溶液中H+和OH-濃度的變化對酸堿性的影響分析,體會對立統一及由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思想。 |
|
教學器材 | 多媒體輔助設備,化學實驗儀器和藥品。 | |
教學思路 |
實驗導入新課→水的電離→水的離子積→離子積應用→本課小結→課后練習![]() |
|
重點 難點 |
重點: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概念 難點:水溶液中c(H+)和c(OH—)的計算 |
|
教學環節 | 教學內容 | 教學手段 |
實驗導入新課 水的電離 |
一、水的電離 |
問題一:水能不能電離? 探究實驗:1、向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分別滴加中2滴酚酞試液2、向HCl溶液和AlCl3溶液中分別滴加2滴石蕊試液學生對比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水能電離出H+和 OH- 問題二:水是如何電離出H+和OH- ? 分析水分子的結構,動畫演示水的電離過程。 問題三水的電離程度如何 ? 實驗事實:25℃時,1L水中只有10-7mol的水分子發生電離。 比一比:已知K 水電離=1.8×10-16,對比P43表3 -1數據 算一算:25℃時大約多少個水分子中有一個水分子發生電離?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對比數據,自己計算感受水是極弱的電解質。 |
Kw概念學習 Kw的應用 |
二、水的離子積 1、表達式 2、 Kw 只與溫度有關。 3、 Kw 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電解質溶液 4、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應用 ——稀溶液中的c(H+)和c(OH-)的換算 |
1、推導Kw的表達式 2、思考交流1:升高溫度后,水中的c(H+)和c(OH-)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水的離子積是否發生改變?學生由電離平衡的知識,的出結論:Kw 只與溫度有關,T升高,Kw增大。再通過閱讀課本數據印證推斷。 3、思考交流2:常溫下,向純水中加入鹽酸,加入NaOH后,水中的c(H+)和c(OH-)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水的離子積是否發生改變? 學生通過分析得出加酸、堿水的電離平衡移動而Kw不變得出結論:Kw 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電解質溶液 4、完成三個練習:1、已知100℃ ,KW=10-12,則在100 ℃時純水中的 c (H+)、 c (OH-)分別為多少? 2、已知25℃ ,KW=10-14 (1)0.01mol/L鹽酸溶液中 c (H+)、 c (OH-)分別為多少?由水電離出的c(H+)、 c(OH-)分別為多少? (2)0.01mol/L NaOH溶液中。 c(H+)、 c(OH-)分別為多少?由水電離出的c(H+)、 c(OH-)分別為多少? |
Kw的應用 | 三、溶液酸堿性和pH |
對比上述三個練習數據,當c(H+)> c(OH-) 溶液顯酸性 當c(H+)= c(OH-) 溶液顯中性 當c(H+) <c(OH-) 溶液顯堿性 |
課堂 總結 |
投影小結 |
歸納總結,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