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命可以永恒嗎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第一節《生命可以永恒嗎》-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第八課第一節生命可以永恒嗎-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教材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課 探問生命 第一框 生命可以永恒嗎
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開始出現比較強烈的自我意識,更加注重思考與自身有關的一些問題,這種思想意識為學生探索本單元的內容提供了學習動力。雖然七年級學生比較關注自我,但此時他們還是以感性認識為主,對生命的思考還比較粗淺和片面的,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有待提高。可以說學生在生命的學習中還存在認知障礙,如何感受生命的意義,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教材定位】
《生命可以永恒嗎》是人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課探問生命的第一框內容,作為第一框,主要是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命的特點及其自然規律,用“有時盡”“有接續”從自然生命、社會關系中的生命和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探討,從而為后面五個框題的內容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尊重發展規律的意識,培養熱愛生命、珍視生命的情感,認清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實現人生的價值。 2.能力目標:
①能正確認識生命的短暫性和接續性,學會從容面對生命,擔當一份使命。 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了解生命的不同特點,明白生命的接續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到生命是可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承擔著生命接續的使命。
難點:認識到生命的自然規律,向死而生。從人類生命的接續和傳承關系中認識和面對我們的生命。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表演、激發疑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環節) 教學活動 活動目的
新課導入
通過教師一首小詩、對生命的連續追問的方式導入新課。用旅程走進探索發現之旅,特別嘉賓阿貍作為主線,設置生命值引領全課,調動同學積極性。 運用小詩和探索發現旅行的全新形式,給予同學探討生命的全新視角。同時設置生命值調動同學積極性。
第一站
感受生命的律動
1.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圖片和提示表演,引導學生談感受。2.利用話題討論:地球一開始就有生命嗎?得出生命來之不易。3.通過特別嘉賓阿貍的陳述,發現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屬于自己的幸運。
通過學生自主表演,去感受生命的鮮活,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話題探討,引發學生思考,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最后阿貍的分享獲得學生情感認同,調動學生參與。
第二站
體會生命的多彩
1.通過填寫個人調查問卷,以小組的方式討論彼此問卷的不同,得出問卷分析的結論。
2.小組討論中選出小組發言人,積極增加小組生命值。最后通過教師引導,得出生命是獨特的。
問卷形式,訓練學生的動手和分析能力。以小組比拼形式,激發學生探究發
現的學習興趣。 第三站
探索生命的方向
活動要求:分享生命中的美好回憶。
話題探究:如果可以,你想回到以前的哪段時光?為什么?
通過分享回憶,激發學生去總結過去,從而對比發
現生命不可逆。 第四站
感悟生命的存量
1.展示“我們的生命還能用多久”圖片。根據圖片提示計算自己、父母、爺爺奶奶的所剩通過時間電量計算,沖擊學生既定認識,使學生重新認識生命的短暫。
生命。 2.解答阿貍的疑惑,牽引學生思考活著的意義。
通過話題討論等分析得
出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不可避免。生命有時盡,突破本課教學重點。.....
第五站
領悟生命的真諦
通過劇本《嘉嘉的問號》3場戲的演繹,思考生命有接續。
結合當下時政具體分析,引發共鳴。
形式上,加入情景演繹,以激勵學生的參與欲望,
活躍課堂氣氛。內容上,通過同學的演繹和教師的引導、總結,突破教學..難點..“注重精神上的接續”。
當下不同的我
通過寫下當下自己的“生命片段”,從而從課堂本身轉移到自己身上。
突破本課在行動上的態度:“找準位置擔當使命”。
特別禮物揭曉
評出生命值最高的同學,接過老師送出的特別禮物。
“我”的小詩贈與給全班的禮物。
通過最后生命值的評選,送出特別禮物和小詩,形
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