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讓家更美好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7課第三課時《讓家更美好》江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7課第三課時《讓家更美好》江西
《讓家更美好》教學設計
簡介 課程名稱:道德與法治 課題:讓家更美好 設計者:彭娟娟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圖片、視頻和音樂等教學資源,實施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情感體驗,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人的公民。
課程標準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交往與溝通”。具體所對應的內容標準是:“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勞動,孝敬父母和長輩。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調試逆反心理。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教材分析
《讓家更美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三框的內容。本框分為“現代家庭面面觀”和“和諧家庭我出力”兩部分,從現代家庭的變化和特點入手,幫助學生了解家庭結構、溝通方式和家庭氛圍的變化,了解現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進而明確建立和諧家庭的必要性以及怎樣為建設和諧家庭而努力。
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變化、心理特點以及學業與生活的壓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護,關注和關愛,享受家庭的親情,又容易與父母產生矛盾。有時對父母愛的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認同,不理解父母的關愛之情,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他們的家庭責任意識比較淡薄,較少關心父母和家人,對于家人共同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共建家庭美德缺乏責任意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到家庭文化建設、家庭美德建設、建立和諧親子關系、營造和諧家庭氛
圍的重要性;
(2)認同家和萬事興的家庭文化觀念,增強構建和諧家庭的責任意識,樹立家庭主人翁責任感,樹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 能力目標:
(1) 掌握創建和諧家庭的方法與技能,促進代際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2)提高傳承中華家庭文化傳統美德的能力,增強孝親敬長的行動力。 (3)提高與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知識目標:
(1)了解家庭結構的演化和現代家庭的特點。
(2)了解家庭成員在交流和溝通方式上逐漸發生的變化。
教學重點 怎樣為創建和諧家庭出力
教學難點 怎樣進行有效溝通,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沖突 課時安排
1課時
2
教學資源
視頻資源:道德模范李玉枝的事例、影視劇《小別離》片段 相關圖片、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家”的不同寫法,讓學生
猜猜這是什么字。
2.播放視頻:道德模范李玉枝的事例
1.看圖片猜字謎。
2.觀看視頻,感受道德模范的家庭責任感。
1.通過課前猜字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2.通過欣賞視頻,直觀的感受道德模范的家庭責任感,引發自己的思考。
二、現代家庭面面觀
活動一:你說我說
1.組織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圍繞以下方面:
①家庭成員有幾個?分別是誰?②誰是家里的營養大師?理財大師?美化大師? ③家人之間如何交流和溝通?④家人經常關注的話題是?
2.出示傳統家庭與現代家庭的圖片,提出問題:把自己的家庭與傳統家庭對比,你發現了哪些變化嗎?
3.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現代家庭的結構類型、家庭溝通方式、家庭氛圍、家庭生活主要內容的變化。
活動一:你說我說
1.學生對自己的家庭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同時傾聽其他同學介紹的家庭,找出現代家庭的共同點。
2.觀察圖片,并結合自己對傳統家庭和自己的家庭的了解,思考并回答家庭發生了哪些變化。
3.理解知識點:核心家庭和主
干家庭,了解自己的家庭結構,感受現代家庭溝通方式和家庭氛圍的變化,了解現代家庭生活的主要內容。
1.通過介紹自己家庭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庭,體會家人的付出,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學生家庭自豪感,同時為接下來了解現代家庭的特點做鋪墊。
2.引導學生通過把自己家庭與傳統家庭對比,發現家庭結構的變化和現代家庭特點
3.圖文結合,加深學生對現代家庭特點的理解。
三、和諧家庭我出力 活動二:我當小小評委 評選“最美家庭”,弘揚優良美德 1.組織學生活動:小組合作,討論哪些家庭美德可以作為評選標準?列出的評選要求(至少三條)。
活動二:我當小小評委 1.小組討論,組成模擬評選委員會,派小組代表發言。
1. 用最美家庭作為材料,
培養合作能力,樹立共建
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
3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和諧家庭我出力
結束語
2.提出問題:
(1)在我們的家庭中,會不會發生矛盾或沖突呢? (2)你知道的常見的家庭沖突有哪些?
3.播放視頻:《小別離》片段,提問:視頻中反映的是哪一類型的家庭沖突?
活動三:我來當編劇
4.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共同編寫故事結局,并試著和小組成員表演出來。
5.播放視頻:《小別離》片段并提問:(1)讓我們幫琴琴出出主意,幫她緩和父母之間的沖突。(2)面對新的家庭成員的加入,小宇的做法可取嗎?應該怎么做?
6.請學生小結:怎樣為建設和諧家庭貢獻力量?
7.播放背景音樂,組織活動。 要求: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家庭的美好祝福,寫在卡片上,并貼在心愿墻上。
2.根據自身家庭實際,思考并回答問題,并列舉常見的家庭沖突。
3. 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
活動三:我來當編劇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續寫故事結局,并上臺表演。
5. 觀看視頻,結合自己的經驗,找出調和父母矛盾的方法,并思考如何正確對待家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6. 理清思路,梳理教材知識點,回答問題。
7.學生書寫自己內心的家庭祝福,大聲表達自己的心愿。
2.直接提問,引導學生直面家庭中客觀存在沖突或矛盾。
3. 通過學生熟悉的視頻來呈現案例,引發學生的思考。
4.此活動意在培養學生團結
協作能力和掌握如何化解與父母的沖突的方法。
5.通過視頻中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掌握調節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方法,學會用正確的心態對待家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6.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歸納總結能力。
7.通過活動,增強學生構
建和諧家庭的責任意識,樹立家庭主人翁責任感,實現情感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