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命可以永恒嗎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命可以永恒嗎》-天津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命可以永恒嗎-天津市省級優課
《生命可以永恒嗎》教學設計 天津市津南區葛沽三中 張文婕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認識人的生命的獨特性;了解生命的不可預知性;理解生命的延續承載著多種意義。
2、能力目標:了解生命的內涵和生命發展規律的難以抗拒性。
3、情感態度目標:樹立尊重生命發展規律的意識,努力實現生命的接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命的獨特性和不可預知性。
教學難點:理解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努力實現生命的接續。 三、教學用具: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的學習,很顯然這一單元的主題詞是什么呢? 生:生命….
師:說起生命,老師想問大家,我們身邊都有哪些生命呢? 生:學生七嘴八舌話生命。
師:同學們,那么你會用哪些詞描述“生命”呢? 生:書寫詞語描述生命。
師:老師也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師的描述,生命是脆弱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生命也是堅韌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生命是唯一的,但是生命也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精神可以永恒;生命是平凡的,但是平凡中又見證著一個個偉大時刻;再精彩的生命也不免留有遺憾。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問生命,學習第八課第一框題《生命可以永恒嗎》【板書】。同學們,在學習新課以前,我們先一起談談生命可以永恒嗎? 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個知識點《生命有時盡》。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尋找生命并且描繪生命,一問一答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過渡到本課教學內容。 (二)探究活動一:想一想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89頁,閱讀相關鏈接的兩個故事思考兩個問題: 1、在兩個生命的故事中,兩個女孩表達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2、她們的分享使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生:思考問題,并回答。
師:生命能夠得以存活和延續都實屬不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存在許多意外性或者偶然性的事件。我們生命的存活和延續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幸運。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生命的第一個特點是什么呢?
生:生命來之不易。【板書】
師:同學們,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說“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世界上有完全一樣的人嗎? 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師:大家都辦過身份證嗎?為什么辦理身份證的時候要輸入指紋呢?請大家伸出我們的雙手,觀察一下我們的指紋。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約為640億分之一。指紋可以幫助我們確定一個人的身份,它是一種有力的唯一性個體識別依據。那么這則材料揭示了生命的那個特點呢? 生:生命是獨特的。【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能回到孩提時代嗎? 生:不可以。
師: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明了生命的哪個特點呢? 生:生命是不可逆的。【板書】
師:宋代詩人蘇軾年過半百被貶黃州的時候,抒發了這樣的感慨,“人生如夢,一樽還酌江月”感嘆人生好比一場夢一樣。莊子在《知北游》中,感概“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為什么這么說呢?據科學家推算,地球已經走過了45.5億個年頭,那么,在這時間長河中,假設我們每個人的壽命是100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僅僅是地球年齡的1/4550萬。也就是說100年的壽命,僅僅相當于地球眨了一下眼睛。這又說明了生命的哪個特點呢? 生:生命是短暫的。【板書】
師:因為生命是短暫的,所有自古就有人研究煉丹術以延續生命、逃避死亡,有人成功過嗎?還有《西游記》中,妖怪們都要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真的可以嗎?
生:不可以…
師: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面對終將逝去的生命,我們應該怎么活著呢?下面讓老師和大家一起分享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的三位主人公是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當他們直面死亡的時候,有什么話想對我們說呢? 故事一:播放視頻。
看完這段視頻,老師想問大家,面對家文、Dora和奕華他們沒有完成的夢想,我們應該怎么對待生命的? 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師:當我們肆無忌憚地消耗我們的生命的時候,當我們為一個小小的挫折而難過、沮喪時,是否想過對于有些人而言,活著都是奢侈呢?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著呢? 故事二:播放視頻
這位主人公叫于娟,他是復旦大學的女教師,一位海歸博士,一個一歲半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對生命的反思。她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所以我們活著就要愛父母,感激生命的獲得,同時也要愛孩子,感動生命的延續。她的生命倒計時,給我們留下了最真誠的心聲,給活著的人留下一份生動的“死亡教育”,那就是向死而生。什么叫做向死而生呢?同學們在課本上給老師找一找?
生: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向死而生,讓我們擁有一份好好活著的感動,從容
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個知識點,生命有接續。大家聽過親子鑒定嗎?原理是什么呢?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父母的遺傳信息DNA。DNA(脫氧核糖核酸)是生物遺傳信息的載體。科學研究表明,父母會把各自一半的DNA遺傳給孩子,孩子是父母各自一半DNA的結合體。 (三)探究活動二:說一說
師:你的身上遺傳了父母哪些基因呢?你的出生給你的家庭帶來了什么呢? 生:獨立思考,回答問題。
師:每個人的生命都在身體上接續著家庭,使得家庭的生命得以永恒。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除了遺傳基因,我們還在哪些方面傳承呢? 播放微課
師:同學們,大家認識圖片上的東西嗎?這就是傳說中的魯班鎖。下面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有關魯班鎖的視頻吧。 生:觀看視頻
師:同學們,看完這個視頻,老師想讓大家思考兩個問題: 1、為什么魯班鎖的工藝能夠歷經千年得以流傳呢?
2、為什么李克強總理會將魯班鎖作為禮物送給默克爾呢? 生:思考問題
師:因為文明需要人類的傳承,世代的中華兒女把魯班鎖這項工藝傳承下來。魯班被譽為中國工匠的鼻祖,魯班鎖是中國“工匠精神”的象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大國,傳承著我國嚴謹、勤勞、崇尚科學的民族精神。所以李克強總理把魯班鎖作為禮物送給默克爾總理。
師:我們不僅僅在身體上接續著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傳承著人類的文明成果。那么我們還傳承了人類的哪些文明成果呢?我們一起來看。
師:繼續展示微課視頻。比如我們的家訓。司馬光“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的家訓流傳至今,教育祖祖輩輩的子孫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還有我們千年相傳的文化習俗,每當春節的時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放鞭炮、吃團圓飯,一家人其樂融融;每當中秋節的時候,我們吃月餅,賞月亮,思念著遠方的親人,也留下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我們祭奠逝去的故人,道不盡對故人的思念。還有薪火相傳的思想成果。孔子“仁義禮智信”的成果現在依舊深深地影響著中華兒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何嘗不是對“仁義禮智信”成果的延續和繼承呢。所以可見,人類生命的接續不僅僅表現在身體生命的接續,還表現在社會關系,精神信念等方面上生命的傳承。【以上都為微課展示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一環扣一環的教學案例,認識到生命的特點,通過獨立思考,認識到應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增強對生命的熱愛。引導學生從生命延續的角度認識生命的意義。 (四)探究活動三:寫一寫
通過本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寫一句屬于自己的生命箴言,并與大家分享。(張貼在知識樹上)
(五)課堂總結:
教師寄語:最后老師想用詩人汪國真的詩句結束本節課的內容“我不去想,未
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