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南省,創新是關鍵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河南省初中思想品德優質課評比觀摩課《創新是關鍵》(附課件.焦作)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河南省初中思想品德優質課評比觀摩課《創新是關鍵》(附課件.焦作) 執教:濮陽市第五中學 李春燕
——中國制造的未來之路
作課人:李春燕
單位:濮陽市第五中學
聯系電話:
Email:lichunyan@china.com.cn
創 新 是 關 鍵
——中國制造的未來之路
濮陽市第五中學 李春燕
個人簡介:李春燕,女,中共黨員,2002年7月畢業于河南信陽師范學院政法系,中學一級教師,2004年考取法律職業資格證A證,2016年考取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有多篇論文發表于國家級核心刊物,多次參與編寫書籍,曾參與《五步自主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于初中校內主要法律關系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等課題研究,有較強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曾榮獲市骨干教師、市技術能手、市教研聯盟兼職教研員、市直教育系統特聘律師等榮譽稱號,多次擔任河師大外國語學院國培計劃特聘專家。
²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主動了解國家有關創新和中國制造的方針政策,積極關注我國教育改革措施,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弘揚創新精神,致力于以匠心筑夢中國。
能力目標:通過視頻分析,感受中國制造的科技成就;了解中國制造的現實問題,學會結合生活,用哲學的觀點理解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的關系;學會團隊合作分工,深入探究我國制造的未來發展之路。
知識目標:明白“自主創新能力是實現我國制造真正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² 教學重點
為什么說自主創新是中國制造發展的關鍵?
中學生如何以匠心筑夢中國制造,以創新精彩人生?
² 教學難點
為什么說自主創新是中國制造發展的關鍵?
² 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問題啟迪法、方法點撥法、合作探究法、生活教育法
² 教學媒體
多媒體
² 課時安排
1課時
² 課前準備
老師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分為3大組—國家組、工匠組、青少年組。每個組都會獲得老師贈送的錦囊一個。
² 教學設計過程
教學 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 意圖 |
|
導 課 3分鐘 |
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小游戲--《腦洞大開:鉛筆的用途》。 |
結合生活實際,大膽想象,打開思路,設置不同情境,從不同的方面思考鉛筆的用途。 | 以游戲啟發思考,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學習興趣。 | |
活 |
成 就 篇 9分鐘 |
播放視頻《天宮二號,身負重任》。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我來分析”——① “天宮二號”肩負的三大任務是什么?② 你覺得天宮二號的任務能實現嗎?信心來源是什么? 過度:我們相信天宮二號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給中國、給世界一個滿意的答卷。其實,中國還有很多驕人的成就令世人稱贊。你一定知道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讓我們的民族自信心跳動的更激烈。 組織學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關中國制造方面的自主創新成就。 |
拆看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個錦囊————溫馨提示:帶著問題觀看視頻——①②。 拆看老師給學生的第二個錦囊————關注國家發展,關注時政新聞,需要我們帶著問題從感想啟示,說明什么,有何意義、原因、做法等方面深度思考。 認真觀看,根據視頻資料,結合自己的思考,分析回答問題。 在分享中感受中國制造的成就,增強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提升科技自信。 |
以中國制造的科技自主創新成就引領學生對時政的問題分析,激發學生對中國制造的信心。 |
動 探 |
問 題 篇 9分鐘 |
新聞播報道出了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產品質量、高消耗高污染、處在價值鏈的最底層。 老師設問——解決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什么辦法,引發學生思考。 引導學生參加“我來辯論”——解決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主要靠自主創新,還是引進技術? 正方:解決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主要靠自主創新。 反方:解決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主要靠引進技術。 小結:解決中國制造的問題,補救中國制造的致命短板,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提升中國質量,創造中國品牌。 |
學生播報新聞——、墻內開花墻外香、高消耗高污染、出大力賺小錢,透視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 拆看老師給學生的第三個錦囊——溫馨提示:論點要明確、論據要充分(理論論據、事實論據)、論證方法要恰當(正面論證,反面論證、類比推論等方法)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論證方法,形成自己所在一方的辯詞。 |
以新聞播報的方式引發學生對中國制造的問題思考,以及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之間的關系辯論,增強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
究 |
筑 夢 篇 16 分 鐘 |
展示問題——“鑄就中國制造的強國之夢,誰的責任”,引發思考,進入“我來探究”,多角度多方面探究“如何鑄就中國制造的強國之夢”。 組織小組展示。展示順序依次為國家組、工匠組、青少年組;展示時間不超過2分鐘。 老師對各小組的展示成果進行點評或必要補充。 小結:我們相信在國家、企業、匠心人才、青少年的通力合作之下,中國制造的未來一定絢麗多姿。 |
根據老師的設問,思考并回答問題。 國家組、工匠組、青少年組分別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并簡要介紹人員分工、資料搜集、材料撰寫等合作探究方法。 老師給學生的第四個錦囊——閱讀教材、賞析創新大賽獲獎作品、結合自己的創新之作或創新之思,談談如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對其他組的展示結果進行補充。 |
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深入探究的學習能力,在合作分享中明白國家、工匠(企業)、個人的職責;以中國制造推廣到中國夢實現的各行各業,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
尾 聲 3分鐘 |
拓展:讓我們把目光從制造放寬到其他領域。想一想:傳統文化要像《功夫熊貓》一樣深得大家喜愛,必須?旅游業推出的農家樂旅游新舉措也是創新。治理霧霾實施灑水噴霧降塵制度,也是創新……可見,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各行各業都需要創新。創新是中國發展的主旋律,創新是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源泉。 小結:課堂接近尾聲,但是創新的種子才剛剛發芽。鑄就創新中國夢,希望在我們青少年!讓我們立足生活多創新,永遠行走在創新的路上,讓創新鑄就中國夢! |
在傾聽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 傾聽老師的期望,勵志以革新自我的狀態投入到以后的生活中。 |
教給學生日常訓練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以達課雖終意未絕的教育藝術效果。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