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湖南省 - 婁底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7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過程與方法:品味文章生動睿智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味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品格,感受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教學難點: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引導法 朗讀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這么一個地方,法國大文豪雨果稱它為“世界奇跡”,說它是一座恍若月宮的建筑;是亞洲文明的剪影。同學們知道是哪里嗎?到底有多美,想不想看看【圖片2視頻】
這么美的圓明園,遺憾的是,歷史上并沒有留下多少可以見證的文字。雨果雖然沒有見過圓明園,但是他憑借想象,描寫出了心中的這座名園【圖片3】
請同學們看課文,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來探究課文第三自然段,賞析作者筆下的圓明園。剛才看了美美的視頻,我們請一位同學美美地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思考:雨果對圓明園總的評價是什么?作者又從哪些方面分寫圓明園? 總評:“世界奇跡”;
分述:① 與巴特農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
術性質和成就; ② 具體講園中之物; ③ 耗費了巨大勞動;
④ 圓明園屬于全人類的亞洲文明杰作。【圖片
4】
此段對圓明園的描述,語言生動優美,你最欣
賞哪一句或哪幾句呢?
A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
跡叫圓明園。
(作者以全球眼光,高度概括地評價了圓明園的藝術價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B請你想象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
(作者充分調動想象,用“恍若月宮”形容圓明園,足見它的美麗與神奇)
C 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同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那就是這座名園。
(大理石,玉石是中國特色的建筑材料;琉璃、琺瑯是裝飾材料;神像,異獸是圓明園里的陳設。它綜合了洞府、神廟、宮殿的所有優點,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圓明園的贊美)
D.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 (運用疊詞,令人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E.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
(把圓明園和世界上其他的有名建筑相提并論,足見圓明園的地位之高)
F.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用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圓明園不朽的藝術價值,窺一斑而見全豹,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象征) 3、談談本文語言上有何特色?
作者用浪漫主義筆調,豐富奇妙的想像,華麗優美的詞句,以及排比、比喻、夸張等手法,盛贊人世間這座空前絕后、令人神往的藝術建筑。【圖片5】 (四)師生共同探討,體會情感
可是 ,這座富麗堂皇的萬園之園,在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焚為灰燼。【視頻火燒圓明園6】
面對殘垣斷壁【圖片7-10】
痛惜?憤怒?這些都不足以表達我們此刻的心情!法國作家雨果站在正義的立場,對侵略者的滔天罪行進行了怎樣的控訴?
1. 齊讀5-10段,感受你內心的強烈情感。 2. 說出這些段落中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圖片11】 (“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全部贊譽”。
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2、這些句子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到什么作用? (反語。產生極其尖銳的諷刺意味)【圖片12】
例1. 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
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更徹底,更漂
亮-運用反語,旨在說明破壞得更殘酷,更丑惡,更野蠻。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憤怒之情)
例2. 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
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豐功偉績,收獲巨大—運用反語,譏諷英法兩個強盜搶劫了大量財富,干出了歷史上罕見的損害人類文明的罪惡行徑。
手挽手,笑嘻嘻—-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挖苦英法兩個強盜狼狽為奸,得意忘形,恬不知恥的丑態。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鄙視之情)
例3 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運用反語,所謂文明其實是野蠻,就是對人類文明的破壞。所謂野蠻,正是人類文明之所在)
3. 本文是雨果給巴特勒的回信,那么,巴特勒給雨果寫信的目的是什么?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巴特勒想利用雨果的聲望,為這次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 。從信中的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而您想知道,我對英法的這個勝利會給予多少贊譽。) 【圖片13】
4.作者在信中是怎樣回答遠征中國的意見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針對巴特勒的來信中認為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謬論,作者針鋒相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信中首先憑借豐富的想象,描繪了世界奇跡圓明園,然后痛斥英法兩個強盜搶劫、焚毀圓明園的罪行,指出所謂“文明人”其實是最野蠻的。
作者對他們的強盜行徑提出了強烈控訴,充分反映了作者對圓明園的無比熱愛,對人類文明的無比熱愛。【圖片14】 內容回顧 (六)板書設計
贊美圓明園的美 (以美襯丑) 正直公正 是非分明 胸懷博大 譴責侵略者的丑 (反語)【圖片15】
(越是寫圓明園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毀滅人類文明的丑惡行徑,這就是“以美襯丑”的手法
(七)拓展
雨果在本文中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什么?圣母院。是的,這座位于塞納河畔的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哥特式教堂,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仍安然無恙,卻終究沒能躲過大火這個殺手。”
巴黎圣母院起火【視頻16】 1、你如何看待巴黎圣母院的失火
2、圓明園遺址公園官微如何發聲,體現了怎樣的情懷?
4月16日電 (記者宋宇晟),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引發熱議。有個別網友提到圓明園,認為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比巴黎圣母院更加珍貴。對此,圓明園遺址公園官微發聲回應:“這一刻的中國人,怎能不想起,背負了一百多年圓明園燒毀的心靈創傷,何其艱難、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圓明園,文化不應該這樣毀滅,更不應該人為踐踏。”微博還稱,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這是有態度有格局的發聲,暗含其中的是超脫而深刻的文物觀、文明觀、歷史觀。【圖片17】
圓明園的珍貴文物約有150萬件,大都流失海外。有一些通過各種方式回歸到祖國,著名的十二獸首【圖片18】 2、 雨果說:“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這個夙愿如何才能實現?
沒有人會否認,文物歸國最硬核的理由、最強大的背景,正是國家實力的提升;是中國實力從弱到強的滄桑巨變。愿祖國更加強盛,重拾昔日的輝煌,續寫千年古國的夢想與榮光!【圖片19】
習主席今年的意大利之行,帶回了796件流露海外的中國文物,生動地詮釋了大國的崛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