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重慶市 - 南岸區(q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抓關鍵詞、句感知圓明園的特點,了解圓明園的價值及地位。
2、品味文章的議論性語句,體會反語、反問、對比、排比等修辭在情感表達上的作用。 3、 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博大情懷和高尚品格,懂得珍視人類文 明成果,激發(fā)學生的正確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品味文章語言的詩意和強烈的諷刺性,領會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綜合運用對比、反語、反問等修辭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方法:提煉法、誦讀法、品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展示:你看見了什么?
1、多媒體展示巴黎圣母院外觀和內飾圖,請學生說說看見了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看到巴黎圣母院建筑藝術和文化價值。)
出示介紹:巴黎圣母院,不僅是一座建筑,也是巴黎的女主人,法蘭西的榮耀。 2、多媒體展示巴黎圣母院火災后的圖片及法國民眾為之祈禱的照片,請學生說說看見 了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看到巴黎圣母院在民眾心中的地位。)
師:今年四月,巴黎圣母院遭受了一場火災,大火對這座有近800年歷史的古建筑造 成嚴重的損壞,看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是怎么說的: 出示介紹:馬克龍:“被火焰吞噬的圣母院,是整個國家的情感。”
師:歷史常常出現(xiàn)驚人的相似,火災發(fā)生后,許多中國網友想到了100多年前,在 北京上空升起的滾滾濃煙。
3、多媒體展示圓明圓圖片,請學生說說看見了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看到圓明園被燒之后的滄桑。)
4、多媒體展示圓明園斷壁殘垣的特寫照片,請學生說說自己看見了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通過斷壁殘垣遙想圓明園盛世華顏。)
二、背景介紹:你還看見了什么?
1、多媒體展示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圖畫,請學生上臺介紹自己還看見了什么。 學生指著畫圖介紹
師:無數(shù)的珍寶器玩、古董字畫、鼎鐺玉石、佛塔銅像……侵略者滿載而歸,能帶 走的帶走,不好帶走的肢解帶走,無法帶走的就一把火燒個精光! 2、多媒體展示文字介紹:
1860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大肆擄掠后,火燒圓明園,一連三日,火光燭天。 “委棄道途”的部分物件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泰晤士報》:“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 3、引出課題: 多媒體展示 如果,
歷史的悲劇從未上演,
圓明園呈現(xiàn)給世人的將是怎樣的—— 驚艷
2
多媒體出示課題:“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師:如果,那場悲劇從未曾上演,今天我們將透過晨曦瞥見她怎樣的驚艷? 三、整體感知:你本應看見什么? (一)多媒體展示任務:
瀏覽第2段:
1、找出你喜歡的描寫句激情朗讀,體會雨果語言的風格。
2、摘錄關鍵詞句,思考本段從哪個角度表現(xiàn)了圓明園的驚艷。 示例:讀:“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
品:我從“恍若月宮”看見了圓明園風格夢幻。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板書:
裝 文 規(guī) 景 飾 化 模 致 華 深 宏 豐 麗 厚 大 富 (二)你本應看見什么?
1、多媒體出示圓明園鳥瞰圖及建造歷史介紹:
圓明園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海淀,經歷雍正、乾隆等5代皇帝,前后共150余年的
精心經營,擴建、修繕,共花費了二億兩以上的白銀。 2、多媒體展示圓明園內的奇珍異寶。
3、多媒體展示圓明園的結構圖及風格介紹: “萬園之園”
集江南主要名園、西方建筑、神話、詩詞描繪的建筑風格,由三園組成,在雍正
時
就占地3000多畝,建成后懸掛匾額的主要園林建筑約達600座,實為古今中外皇家園 林之冠。
師:所以作者說圓明園是想象,是夢幻,是詩。
4、多媒體展示圓明園的十二生肖,并對其特點及回購價格進行介紹:
12生肖,代表一天的12個時辰,每日按時依次噴水,至正午時12生肖同時噴泉。 1400萬歐元
師:我們自己的東西呀,我們想要近距離深情凝望,遙遠的上空就會飄來冰冷的三個 字:拿——錢——來。愛國人士慷慨解囊,花巨資回購,光是一個兔首就耗費了 1400萬歐元!
5、多媒體展示《圓明園四十景詠圖》及文字介紹:
詩、書、畫完美統(tǒng)一,是我國成就最高工筆畫、世界上最長的絹制彩色工筆畫,
被掠走后獻給法國皇帝拿破侖第三。愛國人士出巨資幾百萬購回了原圖底版,并從法 國國家圖書館購得版權在國內的10年使用權。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侵略者“干得怎么樣”? 學生回答
四、情感把握:作者看見了什么? (一)多媒體出示任務:
1、對于如此美輪美奐的一座宮殿,雨果先生給予了怎樣的高度評價? 學生展示原文。
2、第4段盛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博物館”,為何又在第7段說“富麗堂皇的破爛”?
3
學生回答后教師概括:雨果先生眼中的圓明園不僅是財富,更多是藝術,是文化,她屬 于勞動人民。雨果先生珍視的是藝術文化,而侵略者貪圖的只是財富。 3、找出文中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指導朗讀,力爭讓學生讀出反語、反問、反語等修辭的語氣。 4、小組討論經歸納:全文用了哪些方法來表達這種譴責之情? 教師展示正確答案: 一、語言上
1.用豐富的想象、華麗的長句極力描繪; 2.用鋪陳排比夸張地渲染;
3.用高度的議論點明價值、地位; 4.用反語、對比的修辭加重諷刺; 二、寫法上
1.單句獨立成段形成突兀感進行譴責;
2.開頭、結尾遙相呼應,用“敬詞”加重諷刺;
五、深度解讀:你需要看見什么? (一)作者認知:
師:巴黎圣母院遭受火災之后,部分網友發(fā)文了: 多媒體展示圖片及文字:
巴黎圣母院起火,網友紛紛表示“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師:針對此種現(xiàn)象,讓我們回讀本文,更清楚地認知雨果先生。多媒體展示任務:
1、如果雨果作為一個中國人看到這一幕,會這么說嗎?根據(jù)課文說說理由。 2、從中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雨果。
學生作答后教師概括,百度上我們看到的雨果是這樣的: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一生倡導人道主
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九三 年》等長篇小說。
在本文中,我們看到的雨果還是這樣的:
他是一位正直的作家。他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他愛憎分明、正直、公正、無私、勇敢、胸懷博大、俠骨錚錚。 他代表了人類的良知。 (二)情懷培養(yǎng):
師:讓我們看看,巴黎圣母院遭受火災之后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是什么態(tài)度? 多媒體展示文字:
多媒體展示圖片及文字:
2019年4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法國巴黎圣母院發(fā)生火災向法國總統(tǒng)馬 克龍致慰問電,向全體法國人民表示誠摯的慰問。
2019年4月16日,圓明園遺址公園通過官方發(fā)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殤》一 文,稱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2019年4月17日,外交部發(fā)言人陸慷說,巴黎圣母院是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 產,對文化的珍視、對美的熱愛超越國界。
課堂小結:同學們,每個中國人心中都一個中國夢、強國夢,讓我們以經濟實力為基石,以對藝術和文化的熱愛為柱石磚瓦,再飾以遠見,飾以大愛,戮力同心,共同構建起中華民族的精神殿堂,讓這座神殿屹立歷史,恒久輝煌! 板書:•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
4
•登高博見 大愛無疆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