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富貴不能淫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新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1孟子二章《富貴不能淫》新疆省級優課
21 《孟子》二章 主課件配套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用準確的語調有節奏朗讀課文;
2、正確辨析課文中的疑難字、詞、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本文舉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逐層推論的寫法;理解排比句的表達作用。 2、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氣度。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積累重要文言實詞。 2、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學習本文舉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逐層推論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味孟子氣勢充沛的語句,體會圍繞論點,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分層教學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富貴不能淫》 一、學習目標:
1、熟讀文本,背誦精彩片段。
2、小組互助學習,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氣度。 3、以客觀的眼光看待經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作者知多少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三、你讀我讀,疏通文意
1、誦讀本文。(小組內以各種形式讀文章,推薦讀得好的同學,班級展示) 2、解釋文本。(先對照課文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交流,有不明白的問題班級內進行互助學習)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往之女家,畢敬畢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人名,縱橫家的信徒。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著 名的說客。張儀:魏國人,與蘇泰同為縱橫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橫去服從秦國,與蘇泰“合縱”相對。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安靜 指戰火熄滅,天下太平。
句意: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 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 代詞,這,這個。 怎么。 句意:
孟子說:“這個怎么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 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代詞,他。 句意:
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訓導,告誡。 留神,當心。 介詞,把。 正理。 道理。 句意
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 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動詞,居住。 名詞,居所。 道路。 句意
至于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得到,實現。 志向。實行。 固守,堅持。原則。 句意
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 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動詞使動用法,使… …迷惑。動詞使動用法,使… …改變。威脅暴力。 動詞使動用法,使… …屈服。
句意
富貴不能使其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其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丈夫(或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孟子說:“這個怎么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至于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 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其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其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丈夫(或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四、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1、從景春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對公孫衍、張儀持什么態度?是如何看出來的?這兩句話應該以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2、孟子并不認同景春的觀點,他的反駁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主要內容是什么?分別應該以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3、怎樣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貫徹儒家倡導的仁義禮 )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立身處世態度)
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有兩個標準: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遠大志向和抱負,并能將此大道推行到廣大人民中去;二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這樣,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五、你講我講,感受英雄
思考: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標準,肯定珍藏著許多大丈夫的名字,談談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請舉例說明。
富貴不能淫——關羽、文天祥、方志敏。 貧賤不能移——陶淵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顏真卿、聞一多、劉胡蘭。 六、你說我說,暢談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別,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質。結合自己的理想,說說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七、你找我找,拓展思維
衛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1.白:告訴。2.益:更加。
3.降:使……投降。4.以為:把……當作。 5.既:已經。6.羝:公羊。
7.廩食:公家供應的糧食。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匈奴理應供給吃的用的。9.脅:用威脅的手段 13.嚙:嚼14.徙:遷移15.并:一起 16、幽:禁閉
1、這段文字表現出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表現出“______ ______的骨氣(用孟子的名言填空)。(2分)
2、你認為蘇武是大丈夫嗎?
除了蘇武,你通過上網,圖書還能再搜集一些關于“大丈夫”的小故事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板書設計
富貴不能淫
富貴不能淫———高官厚祿不能亂我心 貧賤不能移———家貧位卑不能改變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