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的互聯網時代,網絡詞語小研討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我們的互聯網時代-網絡詞語小研討》湖南省 - 張家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我們的互聯網時代-網絡詞語小研討》湖南省 - 張家界
《我們的互聯網時代》
——網絡詞語小研討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于追求個性的階段,網絡詞語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學生這一點,學生在生活中更是頻頻使用網絡詞語。但是并非所有網絡詞語都是積極向上的,很多青少年無法清晰、正確地判斷這種語言的使用情景,所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詞語,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時下流行的網絡詞語的由來和含義,了解網絡詞語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在寫作中能否使用網絡詞語。
2.學會正確認識網絡熱詞,文明、健康地使用網絡熱詞,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交流中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學生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的良好交際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了解時下流行的網絡詞語的由來和含義,了解網絡詞語的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在寫作中能否使用網絡詞語。
(二)難點:學會正確認識網絡熱詞,文明、健康地使用網絡熱詞,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 四、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師: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給力”、“雷人”等熱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青少年更是對這些詞語了如指掌,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校園,看看老師和學生眼中的網絡熱詞吧。(播放視頻)看完這個視頻后,大家有發現什么問題嗎?(生:對于網絡詞語,大部分老師都不了解,而大部分學生都能知道這些熱詞的意思。)是的,網絡詞語的出現極大地激起了中學生的好奇心,所以很多學生通過電視、手機、網絡等多種途徑去了解這些熱詞。今天,周老師想要代表90后老師群向同學們發起挑戰,看看你們對于網絡詞語到底掌握多少?你們準備好迎戰了嗎?(準備好了!)那么現在就開啟我們的挑戰之旅,走進今天的語文課堂——網絡詞語小研討。
設計意圖:通過自制的視頻導入,以闖關的形式貫穿整堂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進入教學情境。 (二)挑戰一:網絡詞語之認識
師:首先來看看我們第一個要面臨的挑戰是什么?(PPT展示)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做網絡詞語?
明確:網絡詞語是指在互聯網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語言或文字。 設計意圖:了解網絡詞語的定義是學習網絡詞語的基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網絡詞語的定義,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三)挑戰二:網絡詞語之釋義
1.師:恭喜大家成功的挑戰了第一關!認識了網絡詞語,下面就要考一考大家對于它的熟悉度了。歡迎大家來到第二關:接下來呢,老師會給大家出示一些網絡詞語,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想一想怎樣用非網絡用語解釋這些網絡詞語的含義?并說一說它們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1)小豬佩奇社會人:小豬佩奇是一部動畫片,小豬佩奇社會人這個梗最早是由快手上某MC帶動起來的,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于是某寶上面迅速熱賣關于小豬佩奇的紋身貼、手表等社會人裝備。很多未成年人還處在看小豬佩奇動畫片的年齡階段,但身上也有著“社會人”的影子,所以結合起來,形成“反差萌。”
(2)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因為游戲《絕地求生》而火遍網絡,當玩家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就有彈出一個窗口出現一句話:“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所以這句話意思就是玩家在游戲中取得第一名的意思。
(3)盤他:這一詞是在綜藝節目《相聲有新人》中,孟鶴堂和搭檔周九良表演相聲作品《文玩》,其中有句臺詞:“干干巴巴,麻麻賴賴,一點都不圓潤,盤他!” 所以一般當與人起爭執的時候,就會說“盤他”,也就是“懟他”的意思。
(4)陳獨秀你坐下:來源于微博熱評,通常贊美這個人的評論特別精彩,太秀了,太優秀了的意思。由電競圈,斗魚直播間用語由此走紅以后的衍生梗,形容游戲操作很厲害很溜。現在網絡用語“陳獨秀”想要表達的,是當你看到某句評論很精彩,很犀利獨特時,發出來的感慨。
(5)吃瓜群眾:在網絡論壇中,經常有人發言討論一些問題,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隊跟帖或發表意見,不著邊際閑聊圍觀。于是干脆有人用于形容圍觀某事物的人們。
(6)扎心了老鐵:老鐵是東北的方言,意思是鐵哥們,扎心是內心受到極大的刺激和摧殘,也可以理解為“痛心了,哥們!”,主要在罵人或訴苦時使用,一開始來源于斗魚抽象TV,這個直播間觀眾基本十幾歲到二三十歲這個年齡階層,直播間突然混進了一幫東北小朋友,很多人發“扎心了,老鐵”這句彈幕,于是迅速在互聯網走紅。
(7)官宣:因2018年10月16日趙麗穎和馮紹峰發微博表示“官宣”下方配的是結婚照與結婚證的照片而走紅。“官宣”就是正式宣布的意思。 (8)洪荒之力:用盡了自己全部的力氣去做某事。(原是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詳觀記牒,洪荒莫傳。”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形態,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多次洪水。)2015年《花千骨》趙麗穎飾演的花千骨“洪荒之力”一詞被用于劇中最強神力,同時花千骨中經典臺詞“我已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激發該詞熱度迅速走紅。真正讓這個熱詞火遍網絡的是在里約奧運會女子仰泳半決賽的時候,中國游泳員傅園慧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并配上搞怪的表情,快速走紅網絡,還被入選為2016年十大網絡用語。
(9)真香警告:該詞最早出自湖南衛視《變形記》里面城市主人公王境澤初到農村家庭時撂下的狠話“我王境澤就是餓死,也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后面鏡頭一轉,他端著飯邊吃邊發出感概“真香”。現在主要用來調侃某人喊口號下定決心后不久即用行動自打臉的行為。
(10)佛系青年:含義是指蕓蕓眾生中崇尚一切隨緣、崇尚得過且過,不
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年輕人。該詞最早源于2014年日本某雜志,該雜志介紹了“佛系男子”,把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刷爆朋友圈,火爆網絡而走紅。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分享。
4.師:接下來請大家盤點一下剛剛所探討的這些網絡詞語,回想一下近幾年來的一些熱詞,想一想:這些網絡詞語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被大家所接受又頻頻使用呢? 明確:(1)簡潔性:平時我們經常在社交軟件上使用這些網絡詞語,網絡交流需要及時接受和傳遞信息,才能保障交流的順利進行,網絡詞語就能實現這一點。它可以用字母或者數字代替長串的文字,例如:886(再見了)、(是啊是啊)這些字母和數字相對來說簡潔很多,減少了輸入的時間。
(2)創新性:創新性是網絡語言最大的特點。它不受束縛,構思巧妙,來源廣泛,可以是數字(886)、字母(PF),可以是某部火熱的電視劇(大豬蹄子)或者綜藝(盤他),又可能是某游戲(陳獨秀),極大地程度地反應了每個人在語言上的創造力。 (3)詼諧性:詼諧性是網絡語言更為吸引人主動使用并進行傳播的又一特點。它的使用人群多為年輕人,他們能營造出輕松幽默的氛圍。例如:“菌男”、“霉女”指相貌丑陋的男女。一方面這兩個詞與“俊男”、“美女”諧音,有反諷意味,另一方面,“菌、霉”指過期的食物。
(4)形象性:很多網絡詞語往往給抽象、平淡的概念賦予了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形成了網絡詞語的形象性的特點。比如:如把網民稱為“網蟲”,于是初級網民就是“爬蟲”,高級網民就是“飛蟲”、又如“囧”字,馬上讓人聯想到表情的郁悶、悲傷和無奈。
設計意圖:出示一些常見的網絡熱詞,讓學生交流討論,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交流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交流中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挑戰三:網絡詞語大比拼
師:這么輕松就連闖兩關,厲害了,我的同學們!接下來這一關是考驗大家平時對于網絡詞語的了解情況。除了老師所例舉的熱詞以外,你還知道哪些熱詞呢?歡迎大家來到第三關之“網絡詞語大比拼”。(游戲規則:全班分成A、B兩大組,以搶答的形式說一說自己所熟悉的網絡詞語的由來及含義,答對一個積一分,最終分數最多的小組獲勝)
設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時下流行的網絡詞語,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樂學。 (五)終極大挑戰之即興演講
1.師:隨著網絡熱詞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都在使用網絡熱詞來互相調侃,增進交流,網絡詞語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那么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場合都能使用網絡詞語呢?(生:不是)最近啊,市民李先生就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的女兒麗麗上小學時作文經常被拿來當范文,可自從她上了初中,學會了上網后,經常在作文里參雜一些網絡熱詞。這天,老師請家長來學校看麗麗的作文,里面盡是一些“OMG(我的天)”、“9494(就是就是)”、“BT(變態)”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語言。李先生回家批評麗麗,作文應該使用規范語言,可麗麗卻反駁道:“現在網絡上都是這么說的,我又沒說錯!”
近幾年來,中小學生在生活中大量涉及網絡詞語的現象十分普遍,那么想一想:網絡詞語“入侵”中小學作文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我們在考場作文中能否使用網絡語言呢? 下面,我們以這“考場作文能否使用網絡語言”為話題,來一場即興演講。先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構思一下,待會兒請同學分享你的觀點。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分享。
師小結:剛剛聽了大家的看法,都很有道理。關于這個話題,老師也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探討。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語言對大家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正因為網絡語言的創新性、詼諧性和多樣性等特點滿足了青少年對于個性的追求,所以被頻繁使用。我們要清楚的是,網絡語言被允許在寫作中使用需要符合兩個標準:一是詞語已經約定俗成,被公眾熟知;二是必須符合語法和修辭規范。而很多青少年是沒有無法清晰、正確地判斷這種語言的使用情景。所以對于大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網絡語言,我表示很理解,但是站在一個語文老師的角度來看,并不提倡大家在青少年階段頻繁使用網絡詞語,更不提倡大家在寫作中引用網絡詞語。(PPT:作為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還是使用規范漢字好。認真學習漢字,規范使用漢字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和尊重,同時要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和使用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就會向著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簡而言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上本堂課的重難點,用具體的事例引導學生去思考網絡詞語的使用場合,并以即興演講的方式并去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詞語。 (六)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我設置的四個挑戰都沒能難倒大家,對此深表佩服。關于對網絡詞語的認識,老師最近改編了一首比較火的歌——《生僻字》,下面我們一起去聽一聽改良版的《生僻字之網絡詞語的認識》。(請生演奏) 總結:網絡詞語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利也有弊,至于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我們交給時間長河來判斷。我們所要做的是,正確認識網絡詞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六、板書設計:
網絡詞語小研討 特點:1.簡潔性 2.創新性 3.詼諧性 4.形象性
七、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提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本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既緊緊結合教材,又適當向生活延伸,注意學生應用性和審美性的辯證統一,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這是一堂綜合性學習課,在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迸發出思
維的火花。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網絡詞語頻頻出現在我們視線中,學生更是“熱詞”的忠實粉絲,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為了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課前,我精心擬定活動內容,動員學生積極參與,要求學生去搜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網絡詞語,并了解他們的由來及含義。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很高,討論環節也很激烈,都能在小組中敢于去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搶答環節,學生熱情高漲,紛紛舉手來搶答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網絡詞語。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網絡詞語,我采用即興演講的方式去鼓勵學生發表觀點,去思考寫作中能否使用網絡詞語,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但是,本堂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學生雖然搜集了很多網絡詞語,但是用規范語言去表述這些詞語的含義稍顯吃力,說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欠缺,日后需要多加訓練。
總體來說本堂課的教學效果不錯,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在小組活動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展示意識、創新意識,更引發了學生對于網絡詞語的思考,對網絡的認識。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如何使自己的教學更高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