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記承天寺夜游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10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湖北省 - 黃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10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湖北省 - 黃石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記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古詩文作品皆是歷代文人描寫山水風物的名篇,本文則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在被貶黃州期間寫下的詩意小品。全文僅有85個字,卻寫描摹出了月夜美麗的畫面,道出了作者微妙復雜的心境,是蘇軾寫景抒情的佳作。教學本文應從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作品的詩意美,在合作探究中賞析作品精湛的語言,揣摩作者的復雜心境。
二、學情分析
初二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能夠做到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來疏通文意,而且背誦名家作品的積極性也比較高。但是,由于缺乏生活體驗,學生對作者的人生遭遇以及貶居生活的復雜情感缺乏深入的認識。所以,有必要在學習新課前加強學生對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的了解。
三、課型及課時安排
新授課、朗讀賞析課,一課時。
四、教學目標
1.理解“藻荇、相與、但、遂”等詞語。 2.熟讀背誦全文,理解課文大意。
3.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及寫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品意境。 4.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走近古圣先賢,從中汲取精髓。
五、教學重點
品味本文描摹月色的精妙,學習作者寫景抒情的方法。
六、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能解讀“閑人”二字,學會讀文識人。
七、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中感受文本的內容和情感,力爭當堂成誦。
2.賞析討論法。以學生活動為主要方式,賞析課文美點,探討作者的復雜心境和人生態度。
八、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走近作者
導入:今天老師第一次與大家見面,為了加深印象,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我來比劃你來猜!就是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所展示的信息,說說他是誰?
他一輩子有月亮情結,他是在中國歷史上遭貶次數最多的文人; 他多才多藝——詩詞、歌賦、散文、書畫他樣樣精通,他是歐陽修之后北宋文壇的領袖,他是唐宋八大家的問鼎人物;
他成就了黃州,黃州也成就了他;
——他就是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創新的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2. 黃州因他而聞名天下,作為黃州人,我們還對他有哪些了解呢? 3. 大屏幕展示資料
2
在黃州,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賦》,一篇《記承天寺夜游》… …——林語堂
師:這是大學者林語堂《蘇東坡傳》第16章里的一段話,說的是蘇東坡在貶謫期間,寫的作品里面有四篇是絕世妙文。我們今天學的《記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學術界,人們認為《記承天寺夜游》是“神品”,究竟“神”在何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板書課題、作者)
【活動二】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齊讀課文,給加點的字注音,并標出句子的節奏 遂.至承天寺 懷民亦未寢. 相與.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
影也 2.默讀課文,結合課下注解,理解句子的含義 ①月色入戶
②解衣欲睡 ③欣然起行 ④念無與為樂者 ⑤遂至承天寺 ⑥相與步于中庭 ⑦蓋竹柏影也
⑧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提示:同座之間互相交流,然后集體解疑釋疑
3.本文只有85個字,卻完整的表現了作者生活的一個片段,請找出文章寫景的句子,抒情的句子和記敘作者行蹤的句子。
明確:先記敘、再寫景、最后直接抒情。結構緊湊、簡潔。(板書) 4. 齊讀文章,注意每個層次之間做稍長的停頓。
【活動三】品讀課文,賞析美點 過渡:學習到這里,有同學一定會暗自嘀咕:不是說神品嗎?神品被解釋為神妙的精品,但我怎么沒讀出來,應該還是一篇普通的游記文么?老師讀第一遍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但多讀幾遍,慢慢就品出些許滋味來。大家不妨來試試?
1.我們以前也學過一些精美的文章,想想從哪些方面去品讀美文?
明確:抓關鍵字詞、品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效果、理解文中獨特的情感等。 過渡:那不妨用這些方法品一品吧。
2.賞析美點 ①品“字”
●月色入戶:“入”好,不僅有月色朗照的動感,更寫出了月的人情味,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寂寞的夜里,它猶如一個不期而至的評優,讓作者頓起勃勃興致,披衣起行找老朋友共賞明月了。
●懷民亦未寢:“亦”字好,一個普通的虛詞,卻能使我們讀出了作者尋找好友共賞明月而實現的激動之情。(相切相知)
下去大家可以再品品其他的字
歸納:一字一畫、一字一境、一字一情,精煉而富有表現力。當然,我們品字要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構成整體的畫面與意境。經過這一品字,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用詞的精煉與生動、意蘊的深厚與無窮——堪稱一奇。(板書)
3
●齊讀課文
注意試著對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加以重讀,讀出韻味來。
②賞“景”
過渡:蘇軾是一個一輩子有月亮情結的男人,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他是如何寫出月的神韻呢?
請分組討論: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人這樣的評價:全句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仔細品讀,仔細品讀,看看寫出了月夜怎樣的特點?
明確:“庭下如積水空明”一句,作者把月色比作積水,從積水的清澈透明可以看出月色是多么澄澈空明啊;在月光的朗照下,竹柏的影子猶如水中的藻荇,縱橫交錯,搖曳生姿,像一幅水墨畫,可見月色的清麗淡雅!
作者筆下的月夜是一幅美麗的畫。
●老師把這個句子做一個改動,在這個句子的后面添上這么幾句話:叢中蛙鳴不斷,空中流熒飛舞,村中狗吠雞鳴,幾處納涼處笑語陣陣。你們看好不好?
同學們討論討論
明確:文中表現的時間是冬季,加上的句子表現的時間是夏季,時間不符。而且,深夜的承天寺不可能狗吠雞鳴,笑語陣陣;文中這幾句營造出的意境是淡雅的清麗的明凈的,添上的句子寫的是夏夜嘈雜之聲,破壞了原文清幽淡雅的意境。
所以說作者筆下的月夜意境更美。美得讓作者沉醉其中,美得讓作者浮想聯翩,仿佛進入一個似真似幻的境界。一個“蓋”字更是寫出了作者一種從夢境中晃過神來的真實感受。
難怪此處歷來被譽為寫月色的絕唱——堪稱一奇吧。(板書) ●這種清麗淡雅的句子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明確:用舒緩深情的語氣:讀出夢幻般的感受。請一個同學試試。
③悟“情” 過渡:面對如此美的月色,我們的詩人自然是感慨萬千。沉吟良久,他竟只吟出一句話: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真的是一個無所事事、閑來無聊的人嗎?本處的“閑”可以有哪些解讀?請大家結合背景討論。(師出示背景資料) 先思考,再討論
提示一: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為被人指出用詩歌來誹謗新法,其政敵以“訕謗(譏訕毀謗)朝政”的罪名把蘇軾投進監獄,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審訊歷時五個月,在多方營救下,加之神宗皇帝憐惜其才,蘇軾幸而死里逃生,被貶往黃州,充黃州團練副使(宋代閑散不管事的官職),但不準擅離該地,并無權簽署公文,沒有薪俸。他租數十畝荒地經營,筑水壩,建魚池,移樹苗,種植稻麥和蔬菜,并在坡邊自筑茅屋,“東坡居士” 之號便得于此時。
明確:“閑人” “閑”指“時間上、事務上的清閑”
提示二:蘇軾一生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從政,寬簡愛民,這時在黃州閑職四年,空有報國之志,空有滿腹才情。
明確:他自許自己是閑人,既是憤懣,也有自嘲,當然更有無奈和失落。他何嘗要做一個閑人呢?賞月只不過是他的自我安慰罷了。閑是憤懣、是自嘲,是人生低谷的自我安慰。
提示三:一個人只有在怎樣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見這樣空明的月色、優美靜謐的景色? 明確:這“閑”不止是不得簽書公事的“清閑”, 在常人看來不過是一輪最普通的山月,但在蘇軾的眼里卻寫滿了情趣。要知道,此時的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經歷了貶謫和冷落,換做常人早就一蹶不振,但蘇軾沒有。他能在這樣凄冷的夜晚,孤寂的心情下欣賞到月
4
亮的美。這是一種閑情逸致。從這種閑情中可以看出蘇軾的豁達和樂觀人生境界。
閑是豁達、是樂觀,是賞月時的自得其樂。 ……
總結:寥寥數語,意味無窮:編者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語言凝練,含蓄深沉,精美傳神。 歸納:——更堪稱一奇吧。(板書)
●讓我們試著走進作者的內心,隨他一起感慨吧!請讀一讀 明確:語速稍慢,語調低沉,讀出復雜微妙的心境。
總結:你們現在還會說本文是一般的游記嗎?本文的確是一篇神品啊!一篇不可多得的小品文。林語堂說過:蘇東坡最快樂的時候是寫作的時候,因為蘇軾能隨手寫心、隨性抒懷、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請同學們帶著深情來背誦全文,給2分鐘的時間。 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
【活動四】拓展延伸,感悟蘇軾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感受到文章高手文字的魅力。讀文識人,蘇軾一生的浮沉,入世與出世的矛盾,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才氣,也形成了他豪放與婉約兼具,總能不斷尋求解脫的豁達與瀟灑的氣質與情懷。
(出示相關的詩句)
1.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棗花》(鄉村野趣)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老當益壯)——《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老當益壯)
3.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獵》(期待重用的愿望)
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充滿哲理的思考) 5.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赤壁賦》(風流豪放的激情)
結束語:(一)最后讓我們齊背全文,全身心的去慢慢體會他那如汩汩清泉流瀉而出的美妙情感,那如空明月色傾瀉而下的美好意境吧!
(二)“黃州成就了蘇軾,蘇軾成就了黃州”這是文化名人余秋雨的感慨,我們也是感同身受!那么,讓我們一起依托人杰地靈的黃州古城,沐浴著古圣先賢的光輝,愿我們的心靈永遠澄澈明凈,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樂觀。
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記事 神 品字
繪景 賞景
抒情 品 悟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