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10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10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重慶市朝陽中學
《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喻晗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韻味。 2.正確理解文章大致含義,能翻譯重點句子。 3.領悟月色之美。
4.準確揣摩作者心情,學習蘇軾曠達樂觀的情懷。
教學重點:
1.領悟月色之美。
2.準確揣摩作者心情,學習蘇軾曠達樂觀的情懷。
教學難點:
準確揣摩作者心情,學習蘇軾曠達客觀的情懷。
教學過程:
導:人們常說“文如其人”,文章風格常常反映一個人的性格。蘇軾,在他的文學作品里,常常出現一個詞語。我們一起讀資料——
是什么原因,讓蘇軾這么偏愛“空明”?我們通過學習《記承天寺夜游》,去尋找答案。
預習檢查:
對重點詞語的掌握情況。 聽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文章含義。
活動一:賞景——賞月之空明
1.空明,課下注解特別作了交代:形容水的澄澈。文章景物描寫的真正對象是水嗎? 2.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說一說:今晚的月色帶給你什么感覺。 3.改句判斷賞析: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庭下月色如積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橫。
4.讀。(注意體會驚喜陶醉,恍然大悟之情)
活動二:識人——識人之空明
1.梳理情節:根據注釋,理解記敘性的文字,了解這個事件。用自己的話把它講給我們聽。
2.體會:品析記敘事件的文字,體會事件中的蘇軾是______的人。
3.感受:蘇軾是這樣評價自己的——“閑人”。請一生讀資料。有著絕世才華的你,成了這樣有個閑人,你的心情會怎樣?
4.討論:人們常說“文如其人”。聯系今天對蘇軾的認識,是什么原因讓他這么偏愛“空明”這個詞語?
活動三:讀情——讀情之空明
內心空明的人,才能看見空明的風景。
1.讀句子: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注意讀出自得之意) 2.不僅是這個晚上,不僅是這篇文章。蘇軾的內心永遠像孩子一樣空明:
被貶黃州,他路途偶遇風雨,欣然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簫且徐行。竹杖芒
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被貶杭州,他筑蘇堤,造福百姓,欣然曰:“我本無家更安在,故鄉無此好湖山。” 被貶惠州,他欣然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3.讀全文,讀出情感。
越是賦閑,越要悠閑。不僅是這一晚,空明已經代表了蘇軾的一種心境,受辱不驚,越挫越勇。沒有永遠的憂傷,沒有不散的陰霾。學習《記承天寺夜游》,老師更希望的是:同學們和蘇軾一樣擁有空明的心境,樂觀豁達的情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