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少年正是讀書時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云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少年正是讀書時》云南省優課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少年正是讀書時》
1.整體設計思路、指導思想及依據說明 ①整體設計思路:
一、以學生為主體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放于教學的主體,他們的活動始終貫穿整個課堂。通過對學生各個感官的調動,讓學生參與教學。特別是在綜合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基于文本,在活動中穿插知識點與考點。讓學生學有所得。《少年正是讀書時》是綜合性學習專題,在教學中,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節有利于學生的學和用。
二、以教師為主導
在初中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新課標的要求是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這些對于價值觀雛形的初一學生來說,需要教師的引導,以助其做到課標對綜合性學習的要求,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組織能力是一堂好課的關鍵,調動學生興趣,化被動為主動,將知識盡收眼底。《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中,對于材料的整理和活動方案的策劃,教師的主導必不可少。
三、以文本為中心
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文本是根據地,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都基于文本。在導入時引用課本上的孝心漫畫,讓學生投入其中,以播放形式為主,代入感很強,將文本內容有效利用起來。《少年正是讀書時》中,圍繞三維目標進行,將有關于孝的一些關鍵語段穿插在教學中,讓學生善于發現,善于利用資源,善于完善知識。學生通過反復使用文本,在文本中尋求答案,抓住孝這一關鍵,就能夠將其完整地演練和講述出來。通過反復查詢,增強文本的熟悉度,更好地學習。
四、以練習為主線
講練結合一直是語文教學之法,在課堂中,適時的、恰當的練習能夠使所學內容得到更好的鞏固。練習是檢驗一個學生是否鞏固知識點的標準,在練習中解惑,在練習中升華。《少年正是讀書時》中的課后習題分享讀書樂趣,讓學生自主推薦以及給同學寫寄語等動手能力的練習,使學生在解答時結合自身實際,并且升華教學,達到情感價值觀要求—培養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這樣,教學時內容就不會太散,過渡自然,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②指導思想:
- 2 -
依據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指導思想為: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積極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以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機制。
③依據說明:
一、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寫標題,復述故事情節,猜主人公,講自己故事等環節,讓學生親身感受讀書狀況,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新課標指出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 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教學的自主環節,我以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主,帶動學生體會關于孝重要性。通過多種方式的完善,使學生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言”字做文章,抓住“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言中悟,悟后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2. 學情分析
一、七年級的學生學習熱情高漲,主動性很強,渴望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才華,但還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因此,在這方面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時注意調動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穿插自己的考點,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如猜主人公的辯論會,復述故事的表演等環節,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加上現場發揮,使學生更觸景生情,更加愉快地接受。
二、由于本文的板塊比較特殊,內容較多,較散,學生受自身知識和閱歷所限,對于自己內心的話表達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時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加深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結合自身實際,使其親身演示并加以解說,印象更為深刻。
三、本班學生比較乖巧,但缺乏一定的動手能力及表現能力,在動口環節這一過程中顯得羞澀,這就需
- 3 -
要教師引導,師生探討一些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強其動手操作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材施教,針對這個特點,加上學生動手,動腦的表演及解說過程,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文本知識。
3.教材分析
① 本課教學內容的教學定位分析
《少年正是讀書時》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專題。編者將其安排在該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專題中,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時代對讀書的呼喚,豐富內心情感。在動手表演與講解中體會中國閱讀文化,講述讀書故事、名言,發現讀書樂趣并激發閱讀熱情;分享好書,體味、交流讀書感悟,收獲讀書心得。 基于文本,深入了解自己內心感悟,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引發學生對閱讀讀有所得。
②教學內容與結構分析:
《少年正是讀書時》是綜合性學習,在教學時分為三個環節進行:環節一:聆少年 品書韻。這一環節主要要求1、填詞(自由發言) 說出你的理想 :少年正是 時 2、認字(自主討論) (1)這是什么字? 談談你對它的認識?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聆聽學生心聲,獲悉學生的讀書愿望。接著進行環節二:看少年 展書言 寫名言,要求學生選一句印象最深的進行積累。鍛煉學生收集資料和動手能力,重在積累。過渡到環節三:聽少年 講書事。學生選做題:4道,每組一題。 1、講故事(關于讀書) (1)認真欣賞 (2)為所講故事擬一個小標題 (對仗) (3)師生共評 2、請復述下面故事:(有感情) 可加人物描寫方法和環境描寫
映月讀書: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窮,白天做鞋為生,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 3、看故事,猜主人公
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4、講述自己關于讀書的故事 3“w” 原則
學生分別用了辯論、表演和講述等方式互動完成,在完成之前進行精心的討論。展示后有所得的基礎上進行環節四:觀少年 享書樂 1、分享閱讀之樂
為激發同學們閱讀經典的興趣,你所在的班級正在開展“與經典同行,與好書為伴”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為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并說說理由。
我推薦的書是: 理由: (組內先討論,再推舉)2、激揚文字之樂 請給你的同桌寫一句讀書寄語,有感情地朗讀給他聽。讓學生分享好書,體味、交流讀書感悟,收獲讀書心得,在無窮的樂趣當中完成教學。
③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聆聽少年心聲,獲悉讀書愿望;
2、講述讀書故事、名言,發現讀書樂趣并激發閱讀熱情; 3、分享好書,體味、交流讀書感悟,收獲讀書心得。 難點:
學生在環節三講故事的引導和自身的表達,潛移默化的體會讀書的樂趣。
4.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
聆聽少年心聲,獲悉讀書愿望。
過程與方法:
講述讀書故事、名言,發現讀書樂趣并激發閱讀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分享好書,體味、交流讀書感悟,收獲讀書心得。
5.教學設計策略
一、自主學習法和討論法 二、環節教學策略
6.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1:《少年中國說》朗讀及問題導入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師讀)
學生與教師共同讀《少年中國說》片段
- 5 -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生)
看到少年你會先到哪些詞語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 步驟2: 一、聆少年 品書韻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1、填詞(自由發言)
說出你的理想 少年正是 時 2、認字(自主討論) (1)這是什么字? (2)談談你對它的認識?
1、填詞,自由發揮。
2、猜字,自主表達。
設計意圖:聆聽少年心聲,獲悉讀書愿望。 步驟3:二、看少年 展書言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寫名言 選一句印象最深的進行積累
學生上黑板寫自己積累的名句
設計意圖:通過寫,增強學生的收集資料和自主學習能力 步驟3:三、聽少年 講書事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 6 -
選做題:4道,每組一題 1、講故事(關于讀書) (1)認真欣賞 (2)為所講故事擬一個小標題 (對仗) (3)師生共評
2、請復述下面故事:(有感情) 可加人物描寫方法和環境描寫
映月讀書: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窮,白天做鞋為生,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 3、看故事,猜主人公
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4、講述自己關于讀書的故事 3“w” 原則
1、 學生分組選題
2、學生派代表講述,辯論會,話劇表演等方式。 設計意圖:講述讀書故事,發現讀書樂趣并激發閱讀熱情; 步驟4:觀少年 享書樂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1、分享閱讀之樂
為激發同學們閱讀經典的興趣,你所在的班級正在開展“與經典同行,與好書為伴”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為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并說說理由。
我推薦的書是: 理由:
當堂完成
(組內先討論,再推舉) 2、激揚文字之樂
請給你的同桌寫一句讀書寄語,有感情地朗讀給他聽。
設計意圖:分享好書,體味、交流讀書感悟,收獲讀書心得。 ﹝課堂小結﹞
少年是一個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時期,是將來一切光明和幸福的開端。韶華易逝,需求知若渴。 捧起書本,來一場讀書盛宴吧!
﹝板書設計﹞
少年正是讀書時
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
書 書籍是黑暗中最好的慰藉
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書山有路勤為徑
7.學業評價方式設計(作業設計)
選做完成課本p87第2題的六個問題中一個(400字左右) 8.教學特色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開放而有活力課堂教學
三、在活動中積累教學知識點,考點。
9.教學反思 生成之處: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對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是: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學生與自主學習為主,積極、主動探究。
- 8 -
存在問題:
一、 教學緊靠考點方面有所欠缺。
不注重學生的應試方面的培養,淡化解題能力的培養。
二、要求學生具有極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引導和過渡不太自然,銜接不是很恰當。 在教學的三個環節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銜接不是很自然,特別是一、二環節,從猜到品的內容有些牽強,應該加以中介環節,讓學生不會感覺太突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