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少年正是讀書時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少年正是讀書時》-陜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少年正是讀書時-陜西省 - 西安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
黃向麗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引導學生好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從而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靈。
2.借助搜集資料、課堂展示、調查訪問、交流討論等活動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并通過活動的參與和成果的展示,使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3.通過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搭建課內外學習的橋梁,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并形成長期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和負責學習機制。
4.通過對收集資料的分析,學生對照自己的讀書實踐,找出自己在讀書習慣、方法和對書籍的選擇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寫出參加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就主題進行交際并能悉心傾聽對別人的交際過程進行恰當的評價。 三、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綜合性學習活動,搜集名人讀書故事、讀書名言,制作讀書卡片,書寫好書推介詞,感受閱讀的快樂。
2
課型:口語交際評價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同學們想過推動這進步的動力是什么嗎?(同學會回答:知識)那么,知識從哪里獲得呢?(書本)
1.同學們喜歡讀書嗎?
老師想采訪一位同學,你為什么那么喜歡看書呢? 看來,讀書是很有好處的,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更加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少年正是讀書時嘛!(展示課題) 二、名人讀書故事
1.生命誠可貴,讀書價更高。若為好書故,萬事皆可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故事,是關于陳毅兒時讀書的,請欣賞,然后說說你的感受。
展示視頻 同學談感受
2.課前同學們也搜集了很多名人讀書的小故事,請分享給大家。
3.古代名人讀書的故事 同學點評 外國名人讀書的故事 同學點評 三、同學講述自己的讀書故事
三個故事,三個人,雖處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愛讀書,我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毫不遜色,在你讀書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有趣的經歷呢,快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由兩位同學講一下自己的讀書趣事,并請同學點評。 四、讀書方法舉隅
幾位同學的分享真是精彩,讀書的經歷也著實有趣,愛讀書自然是好的,那么,怎樣讀書才能更好汲取書中的精華呢?請同學們將自己搜集讀書方法體會分享給大家聽。
同學發言后,請大家總結,讀書的方法。 五、讀書卡片
同學們制作了精美的讀書卡片,請同學們趕快拿出自己設計的讀書卡片,與周圍同學交流交流自己讀書的心得吧。 請兩三個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卡片。 六、好書推介
1.從同學們的讀書卡片不難看出,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讀的書,不妨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大家在讀書時也更多一些選擇。
出示推介語言的要求
(1)語言清楚、連貫、流暢 (2)對書的內容介紹完整
(3)讓聽者盡可能的感受到書的優秀
2.在同學推介自己的書后由同學進行點評。(請三位同
4
學上臺推介自己的愛書)
3.《朗讀者》這個節目從開播就引起廣泛關注,掀起了讀書誦讀的熱潮,今天想請同學們欣賞《平凡的世界》的片段,借以給大家推薦這部作品 播放視頻
今天,我給同學們推薦自己十分喜歡并讀了很多遍的書——《平凡的世界》,他是陜西籍作家路遙所著,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全書表現了改革時期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感情的巨大變遷。同學們欣賞到的片段是孫少平進城攬工時想辦法讀書的情節,書中孫少平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無論是高中上學時、在村中當民辦教師時、進城攬工時,還是在煤礦當工人時,在他的身上,時刻洋溢著一種不懈努力、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和干勁。 七、課堂小結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靈魂交流,同學們,喜愛閱讀吧!培根曾經說過:讀書使人明智。同學們,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與書為伴,便是與快樂為伴,讓我們行動起來,多讀書、讀好書,因為少年正是讀書時。 八、布置作業
請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讀后感。
5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反思
黃向麗
《少年正是讀書時》是一個綜合活動課,課程標準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有表述如下:能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與能力,發現、探究問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搜集整理相關資料,交流、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中考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考查內容是豐富的、開放的,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運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重在考查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因而我的這節課的設計思想就是讓同學們在這次活動的參與中明白如何進行語文綜合活動,所以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1.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引導學生好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從而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靈。
2.借助搜集資料、課堂展示、調查訪問、交流討論等活動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并通過活動的參與和成果的展示,使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3.通過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搭建課內外學習的橋梁,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并形成長期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和負責學習機制。
4.通過對收集資料的分析,學生對照自己的讀書實踐,找出自己在讀書習慣、方法和對書籍的選擇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寫出參加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6
對學生來說,在這個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學會就主題進行交際并能悉心傾聽對別人的交際過程進行恰當的評價。因此在上課前我進行了如下的準備工作:自由組成小組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綜合性學習活動,搜集名人讀書故事、讀書名言,制作讀書卡片,書寫好書推介詞,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中我由知識帶來社會和時代的進步導入,引導學生明白要“多讀書,讀好書”,進而展示課題《少年正是讀書時》,學生會更加有興趣。接下來按照“要熱愛讀書----怎么讀書-----讀哪些書”的思路,安排了講名人讀書故事、自己讀書趣事,讀書方法探討,讀書卡片展示,好書推薦等環節,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并通過活動的參與和成果的展示,使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在試講的時候,我讓同學們將自己要講的故事和推介做成了課件,打在屏幕上,當時的想法是他們上臺可能會緊張,可效果并不好,學生都照著電腦上的內容念,沒有講故事的感覺,下課后李老師和閆老師就指點我說讓學生脫稿講,我就在一班做了布置,上課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還不錯。只是讓學生講,課堂就會不夠生動,所以在同學講故事之外,我加入了一段陳毅少年時讀書的視頻,課堂氣氛好了很多,這也要感謝李老師和閆老師的指點。好書推薦環節,在學生推薦之后,我結合近期熱播的《朗讀者》,給學生推薦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引導學生多讀好書。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圍繞“讀書”,先告訴學生要想進步需要讀書,然后讓學生在名人讀書故事中體會讀書對成才的重要性,進而通過分享自己讀書的趣事感受讀書的樂趣,
7
接下來討論讀書行之有效的方法,分享積累關于讀書的知識和心得,最后進行好書推薦,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
這節課雖然講完了,但是我覺得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如果再講這節課的話,我會在講故事之后設計一個投票評比的環節,如在講名人故事和自己的故事后可選出“最佳故事獎”,在好書推薦的環節可以設置一個“最佳推薦獎”,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課堂也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反思,敬請批評指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