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非洲的靈感,阿伊亞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非洲的靈感-阿伊亞》天津市 - 河東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非洲的靈感--阿伊亞
一、 教學內容
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非洲的靈感-阿伊亞》 二、 教學目標 (一) 在律動體驗、聆聽感受、模仿實踐中學唱歌曲,感受非洲“一領眾和”的獨特歌唱形式,
體驗非洲歌曲的風格特點。
(二) 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音樂實踐中,發展多聲部節奏肢體配合能力和多聲部聽覺,學
生能夠初步的進行三聲部的演唱。
(三) 激發學生對非洲音樂的熱愛,并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音樂文化。 三、 學情分析
(一) 分析學生現有階段的水平和能力
初三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初中音樂教學,思想已經比較成熟,對音樂的理解已經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有明顯的變化。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合唱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課堂合唱教學還有不少困難。究其原因有
1. 識譜能力差,演唱歌曲音準不到位;
2. 自我意識強烈,不懂得合唱需要互相配合、避讓的精神; 3. 進入變聲期,聲音不穩定。
學生合唱的能力水平要因班級而異,一部分孩子正處在變聲期,因此在演唱時,學生要懂得嗓音保護。
(二) 課標確定本階段學生應達到的能力
通過聆聽學習,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與意境。能夠對自己、他人或集體的演唱作簡單評價。能夠主動參與各種演唱活動,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積累演唱經驗,進一步感受合唱的藝術魅力積。聆聽世界部分國家的民族民間音樂,能夠對其風格特點進行簡單描述。 四、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通過學唱歌曲,體驗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感受非洲歌曲獨特的歌唱形式 2. 教學難點:三聲部的合唱。 五、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教師一邊演唱一邊打鼓(多媒體同時投影非洲圖片)學生聲勢打擊為教師伴奏。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讓學生進行聲勢打擊伴奏,師生合作創設情境,引出本課跟唱歌教學有關,為后面教學做好準備。 (二) 了解非洲鼓,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猜猜這首歌曲來自于哪個地方?——非洲 師:老師剛才使用的樂器是什么?——鼓 師:非常正確!在非洲多數音樂中都離不開鼓,它是非洲人表達音樂語言的最重要樂器,可以說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當然,非洲鼓種類眾多,最流行的要屬金貝鼓了。
(多媒體展示金貝鼓的圖片及資料,教師并在金貝鼓上示范擊打高、中、低三個音色。)請學生體驗金貝鼓的音色。
設計意圖:通過聽、看、打節奏的有機結合,介入到非洲鼓的了解認識和感受中,切入主題,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節奏練習
師:節奏是音樂的重要因素,節奏也是非洲音樂之魂。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完成以下節奏型。(課件展示節奏型)
4/6 XX XX 0 XX X -
StR L K OsRL BrL K 4/6 XX XX XX XX XX 0 BrR Sn Br Sn Br OsRL 2/4 0 X X X | X X X X
R&L K Os K R&L K Os K
講解節奏型:分析譜例(PPT展示譜例)
師:上面的譜例都是變化拍子,分別是四/六拍和二/四拍。其中四/六拍是復拍子(由同類單拍子復合而成的拍子叫復拍子),如此處為3/4+3/4。強弱規律是:強-弱-弱-次強-弱-弱。二/四拍的強弱規律為強-弱-次強-弱。
師:讓我們按照復拍子的強弱規律,再把前面的節奏重新打一遍,要體現出強弱對比。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用身體輔助節奏教學,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復節奏的強弱規律,以及力度變化在音樂中的樂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過渡導入課題《阿伊亞》,讓學生有不斷探索的求知欲。 (四) 初次聆聽《阿伊亞》
師:如果在這樣的節奏上加入歌詞會是什么樣的歌曲呢?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那古老而淳樸的原始音樂。請同學們思考3個問題。思考:
1. 歌曲演唱形式?(合唱);
師:那么現在老師追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聽到有一個人在唱“領1、2”,那么這種一個人在合唱里面單獨演唱,我們稱之為什么?(學生齊聲答“領唱”)這首作品是一首帶有領唱的無伴奏合唱,在非洲的各個部落里,只要有一個人發出聲音,其他人都會與之相應和,形成“一領眾和”的獨特歌唱形式。請同學們一起來說一下“一領眾和”。(板書)
2. 樂句和旋律有什么特點?(樂句短小,旋律重復。)
3. 你覺得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聽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呢?(沒有歌詞,只有一些
沒有實際含義的襯詞;沒有伴奏,純人聲)
師:剛才老師觀察到了……
教師總結:無實意的襯詞,帶有領唱的無伴奏合唱,典型的非洲黑人“一人領唱,眾人應和”的歌唱形式。
設計意圖:通過完整聆聽歌曲,采用“思考法”進一步體驗、感受歌曲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并總結出非洲歌曲風格的特點。 (五) 合唱部分教學
師:同學們,這類歌曲最難唱的是伴奏聲部而不是主旋律。我相信我們班的同學一定沒問題,讓我們來試試一邊模仿老師演唱一邊加入身體動作。
師:中聲部…… 高聲部…… 低聲部……
師:同學們學的真快,現在我將同學們分成三組,分別演唱這三個樂句,請注意老師的指揮,三組同學依次接唱,注意音樂的情緒。(三組接唱)
師:你們的演唱非常成功,我想增加點難度。剛才我們是輪流唱,現在我們試試三個聲
部同時演唱呢,能做到嗎?先由演唱中聲部和高聲部的同學開始。(二聲部可多唱幾遍)
師:中+低。高+中。
師:同學們很棒,雙聲部對于你們來說比較簡單,那我們再加另一個聲部一起來試試。 中+高+低(解決三聲部演唱)(不斷糾正、提醒學生注意聲音的狀態、和諧)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完成了三聲部的合唱,相信你們對歌曲的學習應該是非常有信心了吧?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合作,你們輕聲跟隨自己的旋律聲部演唱伴唱聲部,老師來唱領唱部分……
設計意圖:在律動開課,模仿實踐中不斷豐富和聲效果,發展三聲部節奏肢體配合能力。三個聲部的伴唱節奏相同,僅有一個樂句,僅在三四度范圍內進行,因而旋律起伏很小,讓學生體會到非洲歌曲音域較窄的風格特點。通過師生合作、互動演唱,讓學生逐步有了和聲感受。
(六) 領唱部分教學
1. 學唱領唱1、2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領唱1,領唱1的旋律非常簡單,跟著老師的琴一起來演唱(師邊彈琴邊教唱)在這個地方,老師給你們一個建議,如果你們的眉毛能夠飛起來,笑肌能夠提起來,效果就更好了。(師做小貓動作)一起來做動作。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唱領唱2,和領唱1有一點點不一樣,你們一起來聽一下(師彈琴唱)一起來。
師:誰能告訴我一下,這是什么記號?(生:頓音)要求我們唱的短促、富有彈性。下面我們一起來演唱一下“咕咕”(教師示范動作)一起來。音不要掉下來,豎起來。
2. 學唱領唱3
師:現在請大家分析一下,領唱3的這段旋律由幾個樂句組成? 師:有幾個樂句?——生:4個
師:對了,這段旋律有四個樂句組成。(板書:旋律簡單)
師:現在老師為每一個樂句加上了換氣記號,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演唱這段旋律。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我們的聲音像船、氣息像水一樣的流動。(師范唱,鋼琴)看著譜子,調整坐姿,腰板挺直,背立起來,自信的,口腔空空的,豎起來。(一起唱)
師:請同學注意一下譜子,上面什么記號?(生:重音記號)我們的力度要唱得稍微強一點點(老師范唱)
師:下面大家一起來聽一下領唱和伴唱結合在一起是什么樣的效果?(音頻截領3) 師:聽起來是什么樣的和聲感受?(提示:和諧嗎?)(生:和諧)一個是4/6拍,這個是幾幾拍?(生:2/4拍)它們的拍子是一樣的嗎?(生:不一樣)所以這種不同節拍的重合,它們相互交替而又相互應和,它們顯得非常的自由,但是在錯落有致的同時又非常富有生氣。
師:現在我們已經全部學習演唱完成了,現在老師追加一個問題,這首歌曲的旋律有沒有裝飾音?(板書:無裝飾音)歌詞有什么特點?(板書:歌詞簡單)而且伴唱部分一直在怎么樣貫穿作品當中?不斷的反復在整首作品當中(板書:不斷重復)
師:下面老師邀請幾個同學跟老師一起來演唱領唱部分,其余同學還是演唱伴唱部分。有沒有同學踴躍一點?
(告知演唱順序:1-2-2-2-2)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來說很少有機會學習演唱到這種不同節拍重合的歌曲,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配合演唱會有一定難度。 師生合作,發展了多聲部節奏肢體配合能力和多聲部聽覺,并鞏固復習了三聲部的合唱。 (七) 小組討論
師:同學們,和你們合作非常愉快。
1. 非洲音樂一直以它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著我們,它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有著神秘的黑人文化,有著不一樣的熱帶大陸與氣候,還有眾多我們很難見到的野生動物群。我們把非洲定位神秘而古老的地方,由于非洲的這些特質,塑造了它獨特的音樂文化。
2. 請同學們根據之前的分組進行討論。我們剛剛所學了《阿伊亞》和它的節奏特點,你還可以用什么其他藝術形式來展現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呢?你能創編出非洲的舞蹈動作嗎?第X組根據第X段來創編,……。
3. 老師這里有一些非洲的服飾、頭飾還有一些伴奏樂器,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在創編的過程中加以使用。
(小組討論,創編)約3min
學生分組展示,其他同學輕聲伴唱其他聲部,老師打鼓
師:同學們表演得都非常精彩,一起領略了非洲歌舞音樂的無窮魅力。下面咱們集體合作一次好嗎?在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常圍著篝火載歌載舞、自娛自樂,非洲黑人的舞蹈節奏強烈、動作粗獷。下面咱們也像他們一樣,圍成一個大圓圈,一邊演唱阿伊亞,一邊跳起非洲舞蹈,讓我們感受與非洲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4. 請各組領唱同學到老師這邊來,我們一起來領唱。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非洲歌曲的特點是“一領眾和”,那么我們領唱第一句的時候,我們一起做呼喚的動作(教師示范);接下來伴唱的同學一起做出回應(教師示范)。然后再依次演唱領唱1-3,同時各組同學一起表演各自創編的節奏和舞蹈,你們明白了嗎?
表演(3min)
設計意圖:讓生在模仿演唱中,師引導生體會出非洲人崇尚自然,熱愛動物,向往自由的人文特點。非洲歌曲與非洲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提問法,學生體會出非洲歌曲歌詞精簡、較少裝飾音的特點。 (八) 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非洲歌曲《阿伊亞》,掌握了歌曲中的4/6拍和2/4拍的節奏特點,在合唱中體驗到了非洲音樂一領眾和的呼應形式,在表演非洲歌舞的過程中,打開了非洲音樂的窗口,走近非洲,讓我們對這片神秘的土地有所了解,感受到了非洲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當然還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寶藏,期待我們下一次的探索。
課后作業:明天是5月25日,也是非洲解放日,請同學們課后了解一下有關非洲解放運動的文化內容。
最后讓我們一起用非洲語的再見(Wa wa go se ko la i go.)來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堂!請同學們跟我一起演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