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my party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1a-1f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1a-1f湖北省優課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1a-1f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堂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Go for it 八年級上冊Unit 9 Section B(1a-1f),主要為聽說教學,主要圍繞如何向別人發出邀請,在邀請遇到拒絕的時候如何更換邀請時間,如何拒絕邀請并說明理由,并學會安排自己的日程這一功能項目,引出語言項目What’s today? It’s Tuesday the 14th. have/has to do sth, I’m doing sth. , I’m going to do sth.
學生情況
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1.興趣: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已不滿足簡單的機械練習。2.記憶:對刺激記憶手段多的知識記憶深刻,遵從記憶規律。3.思維:抽象思維發展迅速,但形象思維仍占主導。 4.評價:主要通過他人評價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自我認識較模糊、片面,但自我意識卻不斷增強。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啟發引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活動激發興趣,層層遞進。
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掌握并靈活運用本課的與時間相關的新詞匯,以及問日期以及發出邀請拒絕邀請的新句型。
2.能力目標:能夠發出邀請,如何拒絕邀請并說明理由。
3.情感目標:學會安排禮貌的拒絕邀請,學會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1)能夠運用What’s today? It’s…句型問日期;
(2)能夠運用Can you…句型發出邀請,以及運用Sorry,I have to…拒絕邀請
并說明理由。
難點:(1)掌握和運用與日期相關的詞匯,并將這些詞匯靈活地運用到問日期和發
出邀請、拒絕邀請這一功能語言目標中。
教學方法 視聽法、啟發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情景交際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含時間設置)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Step 1: 熱身準備(2-3分鐘)
老師播放《Months of the year》視頻與歌曲,調動學生情緒,為課堂做準備。 學生觀看《Months of the year》視頻并跟唱歌曲 營造輕松氣氛,復習月份,為后面學習詢
問日期做鋪墊。 Step 2: 導入(5-6分鐘)
(1) 教師詢問學生們這個月是幾
月,學生回答May. 教師問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May?
(2)呈現五月的日歷,問學生: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What is the first day in a week?...
(1)學生one by one 回答:May 1st, May 2nd….
(2)學生回答并列出一周七天
由歌曲過度到復習序數詞和星期,為后面學習詢問日期做鋪墊。另外,one by one的形式可以給更多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
Step 3 2分鐘 呈現新單
呈現五月的某一個星期的表格,由
學生學習新單詞
將時間通過表格呈
詞匯和句型呈現與練習(15-17分鐘)
詞
today引導學生說出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weekday…
現出來,加強學生對新詞的理解,并對新詞匯之間的關系有清晰的認識 6-7分鐘
呈現新句型
由學生已知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引出新句型: What’s today? It’s Tuesday May the 7th. 并引導學生用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等詞匯進行替換練習。
學生由舊知學習新知 教師由舊知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并引導學生將新學的時間詞匯運用到新句型當中
2分鐘 Game
教師通過幻燈片呈現新單詞和新句型,輔助學生玩Who has the quickest eyes?這個游戲。
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鞏固新單詞 詢問時間的單詞和句型都比較枯燥和抽象,通過游戲激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2分鐘
Pair work & Group work
教師指導學生兩兩練習新句型;
教師指導學生小組洋蔥圈練習;
學生練習新句型
通過練習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在上步記憶的基礎上,練習與運用新句型 3-4分鐘
小組競賽問答
兩組PK,教師用幻燈片呈現不同日期,并將學生分為2組,每組每次選一名學生代表,二人輪流提問與回答,問與答都必須盡可能快,如果誰說的不夠清晰流利,就會被淘汰,另一組得分。
學生運用新學句型What’s today? It’s…What was yesterday? It was…等新句型進行競賽問答。
本環節比上環節難度加大,通過小組競賽問答,形成良性競爭環境,提高課堂緊張感,激勵學生集中精力,反復練習新句型,掌握新單詞 Step 4聽力(6-8分鐘)
2分鐘 播放聽力 播放第一遍錄音,學生完成1d.
Can Vince play tennis with Andy?
聽力前教師指導學生對題中的問題的答案進行猜測,指導學生學習聽前預測的聽力技巧。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題中的問題的答案進行預測,聽錄音核對答案。
通過指導聽力技巧,完成1d,為1e做準備。
2-3分鐘
再次播放聽力
播放第二遍錄音,學生完成1e. 聽前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思考:Why can’t Vince play tennis with Andy? 學生回答教師問題:Because he is busy. He has many
activities to do. 將方框中的活動與時間進行匹配。 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迅速在聽力中抓住關鍵信息,提高自信心。
2-3分鐘
朗讀聽力材料
要求學生讀聽力材料,讓熟悉提出邀請和拒絕邀請的功能性語言:
Can you play tennis with me today? Sorry, I can’t. I have to…
學生朗讀聽力材料,熟悉提出邀請和拒絕邀請的目標語言。并在關鍵句下面劃線。尤其注意邀請的時間的更換。
朗讀聽力材料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提出邀請和拒絕邀請的功能性語言,并體會本課前半部分的時間詞today,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等是如何運用于發出邀請和拒絕邀請的,發出邀請的人是如何更換邀請時間的。
Step 5:聽后活動(10-12分鐘)
3分鐘
學生寫自己的activity calendar 教師要求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從周一到周日的activity calendar
學生寫出自己的activity calendar
培養學生的安排自己日程的良好習慣,給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的情景,并為后續的活動做準備。 3分鐘
編造新對話
(1)教師指導學生使用目標功能語言編造新對話:Can you… Sorry, I can’t. I have to… (2)要求學生盡量使用today,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學生根據要求編造
新對話
此活動將本課前半部分學習的時間詞很好的與后半部分聽力中的目標功能語言結合起來,難度比之前的活動難度進一步增加。
學生之間合作完成編造新對話,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并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 4-6分鐘
對話展示 教師邀請學生上臺來展示他們的新對
話 學生上臺表演對話
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其表達的積極性。
Step 6:作業(1分鐘)
1分鐘
作業
教師根據本課內容和特點布置作業。
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完成作業。 加深知識鞏固,檢驗運用知識的能力。
家庭作業:homework
1. Try to invite your classmates to do homework on the phone.
板書設計: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 B (1a-1f)
Key word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eekday Useful expressions: -What’s today? – It’s Tuesday the 7th.
-Can you play tennis with me? – Sorry, I can’t. I have to look after my little sister. Competition records:…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課題是八年級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 B(1a-1f), 是一節新授課。 主要圍繞如何向別人發出邀請,在邀請遇到拒絕的時候如何更換邀請時間,如何拒絕邀請并說明理由,并學會安排自己的日程這一功能項目,引出語言項目What’s today? It’s Tuesday the 14th. have/has to do sth, I’m doing sth. , I’m going to do sth.,很好地貫徹了“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教學設計貼合學生的實際,不斷給學生教學支架,注重學生的基礎,運用情境法、交際法,試聽法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和感受目標語言,自然有效。教學過程中層層遞進,逐步由舊知引入新知,過渡自然。
教學過程中通過playing a game, group PK, pair work, group work, listening practice, exercise, making new conversation
等多種方法分散了本課的難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將活動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但語言和表情還不夠豐富,這可能就需要我們老師平時多多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本教學設計特色:
1. 各環節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2.教師逐層引導,知識徐徐展開,活動難度逐層遞進,符合學生認知。
3.將抽象繁雜的知識點巧妙的設計到不同的活動中,分散了重難點,并注重引導,鼓勵學生表達,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