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壓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第十六章第1節《電壓》福建省 - 寧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第十六章第1節《電壓》福建省 - 寧德
《電壓》教學設計
【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習電學的基礎知識,同時為下一章歐姆定律的學習作好鋪墊。本節課前,學生已經具備電路、電流知識及電流表的使用等基本實驗技能。本節內容將設計為教師引導下的感知、認識、分析、對比。通過實驗、類比、觀察、合作交流討論,循序漸進,讓學生達到一定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讓學生體會一些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通過一定程度地放開課堂,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根據教學目標把本節課分成五個部分:趣味實驗引入、認識電壓、常見電壓、測量電壓、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及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 知道電壓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記住干電池及家庭電路電壓值。 3. 認識電壓表,了解電壓表的用途與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
【教學重點】
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電壓的單位 【教學難點】 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儀器】
水果(檸檬、桃子)、銅片、鋅片、發光二極管、干電池、開關、燈泡、導線、電壓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3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出示蘋果,
“水果不但好吃,還能點亮發光二極管,你相信嗎?” 趣味實驗:分成二人學習小組,體驗水果電池使二極管發光。
(多媒體出示二極管正確使用)
用水果電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認識電壓(12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要求學生用桌面器材使小燈泡發光
2.問:“怎么能讓小燈泡變得更亮些?” 3.請學生討論,對比三次實驗,
你發現了什么?
4.問:①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②電源的作用?
5.就像水管中的水需要水壓才 1.實驗:用一節干電池連接電路使燈泡發光。 2.發現:用二節干電池使燈泡變更亮。
3.通過討論,交流,認識: ①水果扮演了“電源”的角色; ②電流的大小與電源有關。 4.復習回看書P37 第二段
答: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②電源對自由電荷產生“推動力”
使學生能自主的嘗
試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的能力。
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并學會知識的遷移。
能流動一樣
電路中的自由電荷需要電壓才能做定向移動
6.電路中有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
問:“一節干電池的電壓?“ 展示:世界上首次制成能連續供電電源的科學家伏特。(人物圖片+伏打電堆)
7.不同電壓的比較: 人體生物電1mV 一節蓄電池 2V 家庭電路 220V 高壓輸電 500kV 閃電 109
V
(視頻)水中高壓線-電鰻
水壓水流 (推動力)
認識:電壓電流 (推動力)
6.觀察電池,發現“1.5V” 閱讀課本,認識電壓的符號和單位。電壓的符號:U。電壓的單位是
伏特,簡稱伏,符號用V表示。
認識:一節干電池U=1.5V (強調要記住)
7.知道電壓的常見單位: 千伏(kV)和毫伏(mV) 換算關系: 1kV=103
V 1V=103mV 1mV=10-3V
用水壓對水流的推動力類比電壓的作用。用動畫模擬電路內部,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讓學生學會自學,
自己歸納、整理知識。
通過觀察生活和查閱資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電壓,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學會關注生活和社會,有將知識應用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意識。
安排視頻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感受生活中自然界中動物植物也能提供電壓并感受生活中電壓的測量。
三、電壓的測量( 21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電壓的測量:電壓表 2.出示:兩個外觀一模一樣的電表:“哪個是已經學過的電流表?為什么?
3.對照電壓表實物結合說明書中的產品外形圖逐一認識
問:是什么? „„
4.引導閱讀說明書中關于電壓表的使用與操作
2.學生回答:
①表盤中央標“A“是電流表 表盤中央標“V“是電壓表 3.知道調零旋紐、正負三個接線柱,與所學電流表形成對比。
4.一起讀一讀:電壓表的使用與操作,邊讀邊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
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歸納。
邊讀邊初步提煉重要
信息,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