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熱容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三章第3節《比熱容》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三章第3節比熱容_安徽省優課
教學目標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學會查比熱容表,了解一些常見物質的比熱容。
(3)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通過閱讀“氣候與熱污染”,了解利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問題,并了解一下“熱島效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情分析
本節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應全面體現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體驗探究活動的全過程,增加學生主動參入的程度和思考深度,充分發動學生進行討論,倡導學生提出更完善、甚至更好的思路。本知識點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比熱容的知識點對初中學生來說,還是一個較為抽象難懂的概念,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加深對物質的這一特性的理解。
3重點難點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會用比熱容解釋一些自然現象。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比熱容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一段天氣預報視頻,讓學生觀察沿海與內陸的溫度區別,并進行討論。提出問題:為什么海濱城市早晚的氣溫變化不明顯,沙漠早晚的氣溫變化很大?要解釋上述現象,就要了解不同物質吸、放熱性能的有關問題。
二、新課教學
(一)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討論教材上“想想議議”的問題。
提出問題
如何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需要控制哪些變量?現有一些器材供同學們選擇,如何設計實驗?討論如何安裝實驗器材及注意事項? 說明:熱量無法直接測量,用加熱的時間長短來表示物體吸熱的多少。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學生考慮要測量、記錄的數據,設計實驗表格。
分析與論證
分析得出結論。
(二)比熱容
為了比較不同物質在吸、放熱性能上的差異,物理學中引入了比熱容這個物理量。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用符號c表示。
2、單位: J/(kg·℃ )
3、物理意義:C水=4.2×103J/(kg·℃)
4、觀察表格“一些物質的比熱容”,你發現了什么?
5、小組討論回答想想議議問題。
(三)熱量的計算
解決想想議議,通過計算得到熱量公式Q=cm△t。
(四)知識應用
1、利用比熱容解釋海邊與沙漠晝夜溫差問題。
2、分析城市熱島效應。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P134動手動腦學物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