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比熱容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三章第3節比熱容_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三章第3節比熱容_河北省優課
教學目標
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3.會分析比熱容表。
2學情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并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
從學生角度看,初中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采用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3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除了跟物體的質量、升高或降低的溫度有關以外,還跟物質種類有關,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歸納理解比熱容的概念。
難點: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并能解釋有關現象。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比熱容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思考及設計意圖 | |||||||||||||||
導入新課 | 利用ppt展示沿海圖片并問學生夏天如果去海邊旅游你們喜歡嗎?為什么?進一步問誰真的去過海邊旅過游哇?為什么夏天海邊要比我們內陸地區涼爽,又為什么同是在海邊踩在沙灘上和踩在海水中的感覺不一樣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并揭示課題。 | 觀察、回答 | 在自然導入新課的同時,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 |||||||||||||||
在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在熱傳遞的過程中有的物體吸熱有的物體放熱,ppt想一想:圖片中左右兩杯液體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相同嗎?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注意傾聽,直到學生答出三個影響因素才可以。 |
思考、回答: 聯系實際說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
這種設置問題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問物質吸收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更具開放性,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 ||||||||||||||||
議一議:教師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反駁,對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補充完善。 分析歸納出:(教師板書) 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質量 、物質的種類、升高的溫度有關。 |
討論、交流 | |||||||||||||||||
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 |
(ppt)提出問題:今天我們要通過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收熱量的情況 | 思考 | 這樣的問題設置使探究目標更為顯性化。 | |||||||||||||||
給出實驗器材(ppt) 鐵架臺、溫度計、計時器、火柴、酒精燈、石棉網、廢物桶、燒杯、水、植物油 |
||||||||||||||||||
教師補充說明有40克水和80克水,40克植物油和80克植物油 (ppt)若探究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情況
教師加入學生的小組討論之中,傾聽學生的思路,適時點撥。 3,若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那么實驗中應如何確保兩杯液體每秒吸收的熱量相同呢? 總結概括得到:要用相同的酒精燈或同一個酒精燈對準兩杯液體的中間部位加熱并且還要用相同的燒杯。 在得到所要的結果后,教師介紹實驗要求,學生分成六個大組每個大組又分成A、B兩個小組,(ppt)A組需要對40克水和40克植物油,同時加熱到30℃開始計時,把他們分別加熱到33℃、36℃、39℃記錄加熱時間。 B組需要對80克水和80克植物油,同時加熱到30℃開始計時,把他們分別加熱到33℃、36℃、39℃記錄加熱時間 實驗開始之前設計實驗表格 提示學生要把表格繪制在報告單上 |
小組討論交流、設計方案。 回答 2、討論認為: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學生思考 回答 學生思考 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 利用電子白板學生回答老師繪制 初溫30℃
|
再次運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交流的過程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既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又使聆聽的學生從別人的設計中得到有益的啟發,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
||||||||||||||||
教師提醒實驗時要注意的問題在報告單上注意查看。 注意:為節省實驗時間,本實驗用到的液體已經提前做了加熱大約為27℃左右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
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 必要的指導有助于實驗的順利完成。 | ||||||||||||||||
實驗完成后讓學生臺前展示數據并闡述結論(要A組和B組分別展示) 注意:A組和B組都可以得到1.質量相同的同種物質升高的溫度越高吸收的熱量越多2.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 學生展示后,教師再讓每一個大組的兩個小組的結果放在一起對比看又能獲得什么結論?(最好選和展示同一組的學生回答) |
學生臺前利用展臺展示并闡述結論,各小組根據實驗收集的數據仔細傾聽。 學生回答 3.質量不同的同種物質,物體的質量越大,加熱時間越長,需要吸收的熱量越多。 |
在探究目標的統一的前提下,各小組之間有的方法不同,這種開放的探究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 ||||||||||||||||
歸納分析 |
綜合實驗結論,(ppt)顯示3個實驗結論)并講解實驗器材有限,科學家還通過實驗進一步得到物體吸收的熱量和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和升高的溫度成正比,而且和質量和溫度的乘積成正比,(板書)所以對于同種物質吸收的熱量與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的乘積的比是一定的,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與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的乘積的比是不同的。如何體現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的性質呢? 引導學生分析:用比值定義法給比熱容下定義。(ppt)介紹比熱容的符號、單位。 引導學生觀察比熱容表:ppt(1)歸納所獲取的信息(2) 尤其要把水的比熱容和干泥土的比熱容作比較,回答物理意義,并思考質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在吸收相同的熱量時誰的溫度升高的多?并討論前面遇到的海邊沙子燙腳而海水很涼的原因。 教師指導 總結比熱容的實質(ppt) |
思考 思考回答 觀察、對比、分析 閱讀比熱容表,了解常見物質的比熱容。 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由學生進行補充和完善。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
學生可以自己下定義,讓學生體驗到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是物質的熱特性的理解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體現物理與生活緊密相聯 |
|||||||||||||||
應用提高 |
讓學生觀看比熱容應用視頻 引導學生總結:水的比熱容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PPt): |
學生觀看視頻 回答解釋 |
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以致用,有利于將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步轉化為以后學習的志趣。 | |||||||||||||||
自主總結 |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ppt), 練習(ppt)。 |
回憶、表達 在教師指導下小結 學生練習 |
自主建構 及時反饋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